担保法第二节保证课件.ppt
《担保法第二节保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担保法第二节保证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担 保 法,担 保 法,第一节 担保法概述,本节重点提示:担保的从属性(例外:涉外担保中,当事人可约定独立性担保)担保的分类,第一节 担保法概述本节重点提示:,一、“担保”概念和特征1、“担保”:是指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保障债权实现和债务履行的制度。,一、“担保”概念和特征,2、担保主要特征(1):从属性担保法第5条:“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从属性例外:独立担保,即主合同的效力不影响担保的有效性。,2、担保主要特征(1):从属性,担保主要特征(2):担保履行的条件性 只有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义务才须履行。,担保主要特征(
2、2):担保履行的条件性,二、担保的分类,法定担保/约定担保法定担保:基于法律规定(如留置)约定担保:基于当事人约定(如保证,抵押,质押),二、担保的分类法定担保/约定担保,本担保/反担保本担保:为保障主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担保。反担保:在本担保设立后,为保障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对被担保人的追偿权得以实现的而设立的担保。,本担保/反担保,人的担保/物的担保物的担保:以某一特定财产为债务履行提供的担保。人的担保:以第三人的信用为债务履行提供的担保。,人的担保/物的担保,第二节 保 证,本节重点提示(本节是本章重点):保证合同问题保证人的主体资格保证方式保证责任最高额保证,第二节 保 证本节重点提示(
3、本节是本章重点):,一、“保证”保证:是指第三人(即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该第三人按约定承担责任的担保方式。,担保法第二节保证课件,二、保证合同,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书面订立保证合同。保证合同成立的具体方式:1、保证人与债权人签定保证协议 2、保证人出具保函,债权人接受的 3、保证人以保证人身份在主合同签字保证是担保的一种,因此保证合同具有从属性: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也无效,二、保证合同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书面订立保证合同。,案例:保证合同的效力,原告: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市北区第一支行(简称工商支行)被告:青岛华悦物资发展公司(简称华悦公司)被告:青岛海尔空调器总公司(简称空
4、调公司)因华悦公司无力偿还工商支行到期800万元贷款。经协商,工商支行同意华悦公司再次办理贷款手续,将华悦公司所欠800万元转为贷款。,案例:保证合同的效力原告: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市北区第一支行(,后来华悦公司要求空调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并称贷款用途是为购房,空调公司同意。1995年11月2日,工商支行与华悦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由工商支行借给华悦公司800万元;借款用于购房;借款期限至1996年5月7日。空调公司以保证人身份在该借款合同表明:“空调公司对华悦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签字盖章。,后来华悦公司要求空调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并称贷款用途是为购房,贷款期满后,华悦公司仍无力
5、偿还该800万元欠款本息,工商支行遂起诉华悦公司、空调公司。,担保法第二节保证课件,主要法律问题1借新还旧的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2保证人空调公司是否应承担担保责任?,主要法律问题,对“借新还旧”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文禁止,应视同合法行为。借款合同有效。担保法:“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最高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9条: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对“借新还旧”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文禁止,应视同合法行为,三、保证人的主体资格,主体资格问题属于保证合同审查的基本事项。(一
6、)“具有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三、保证人的主体资格,(二)不能作为保证人的主体: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学校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授权的除外),(二)不能作为保证人的主体:,1995年9月,食品厂以过节生产需要集中备料为由,向银行申请贷款30万元,经银行审查认为:食品厂生产很不稳定,似有亏损苗头,不打算贷款支持。就此,二轻局主动出面当贷款保证人,而且针对该厂现状,制定了改进性措施。银行再次考虑到既有主管机构出面担保,而且食品厂是全县唯一的食品厂家,关系到全县40多万人口的节日食品供应,决定贷款30万元,期限六个月,由其主管部门二轻局担保,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担保法 第二 保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