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合材料的增强体ppt课件.ppt
《第三章复合材料的增强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复合材料的增强体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增强体,2,3.1 增强体概念及分类,概念:增强体是复合材料中能提高基体材料力学性能的组元物质,是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提高基体的强度、韧性、模量、耐热、耐磨等性能的作用。,3,增强体具备的特性:应能明显提高某种所需特性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基体有良好的润湿性,4,分类:纤维类(连续长纤维和短纤维)颗粒类晶须类金属丝片状物,5,一、碳纤维 是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纤维状材料。它强度高(最高强度可达7000MPa),弹性模量高(可达900GPa),密度小(约为1.82.1g/cm3),并具有低热膨胀、高导热、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3.2 无机非金属纤维
2、,碳纤维由高度取向的石墨片层组成,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沿纤维轴向性能高,沿横向性能差。,6,碳纤维的制造:(1)气相法:在惰性气氛中小分子有机物(如烃或芳烃等)在高温沉积而成纤维。该法适宜制取短纤维或晶须。(2)有机纤维碳化法:先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理变成耐焰纤维,然后再在惰性气氛中在高温下进行煅烧碳化,使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他非碳原子,形成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此法可制备连续长纤维。,7,有机纤维碳化法制造碳纤维的5个阶段:1 拉丝 2 牵伸(通常100300 拉伸)3 稳定(预氧化,400)4 碳化(10002000)5 石墨化(20003000),8,有机纤维碳化法 制造碳纤维的主要
3、原材料:聚丙烯腈(PAN)纤维:黏胶碳纤维;沥青碳纤维,9,二、硼纤维(B)硼纤维具有较低的密度(2.42.6g/cm3)、较高的强度(3.45GPa)、很高的弹性模量(400)和熔点(2000以上)及较高的高温强度。,10,硼纤维的制造:采用化学气相法在一根受热的钨丝或碳丝上沉积而成。反应式:2BCl3+3H22B+6HCl,11,三、碳化硅纤维(SiC)碳化硅纤维是以碳和硅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陶瓷纤维。碳化硅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直径为1015m的纤维,拉伸强度为25003000MPa,弹性模量为180200GPa,密度为2.55g/cm3)、耐热氧化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12,碳化硅纤
4、维的制作方法:(1)化学气相沉积法(直径95140m,单丝)(2)有机聚合物转化法,也称烧结法(直径10m的细纤维,有500根纤维组成丝束),13,碳化硅纤维的应用: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飞机螺旋桨受力部件、大口径军用步枪枪筒套管、坦克履带、火箭推进剂传送系统、先进战斗机的垂直安定面、火箭发动机外壳等。,14,四、氧化铝纤维 氧化铝纤维是以氧化铝为主要组分的陶瓷纤维。一般氧化铝含量大于70%的纤维成为氧化铝纤维,儿氧化铝含量小于70%,其余为二氧化硅和少量杂质的纤维称为硅酸铝纤维。氧化铝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抗拉伸强度大,弹性模量高,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多用于高温结构材料,也可用做
5、高温绝缘滤波器材料。,15,氧化铝短纤维制备:离心甩丝法:将熔融的氧化铝陶瓷熔体流落到高速旋转的离心辊上,甩成细纤维。,16,氧化铝长纤维制备:烧结法:以Al2O3细粉与Al(OH)3及少量Mg(OH)2混合成一定黏度的纺丝料进行干法纺丝,纺成的丝在1000以上高温烧结成Al2O3纤维,为减少表面缺陷,常在纤维表面途覆一层0.1m的SiO2涂层。,17,氧化铝长纤维制备:先驱体法:将烷基铝或烷氧基铝与水进行水解缩合为聚铝氧烷,再与有机聚合物混合制成浆液,用干法纺丝后,在空气中逐步加热,形成-Al2O3纤维。,18,氧化铝长纤维制备:熔融法:将Al2O3在坩埚中加热熔化(约2400),熔融的氧化
6、铝通过喷丝板,以一定的速率拉出,冷却凝固形成直径为50500m的氧化铝连续纤维。,19,五、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成,单丝直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20,无碱玻璃纤维(E玻纤):以钙铝硼硅酸盐组成,纤维强度高,耐热性和电性能优良,抗大气侵蚀,化学稳定性较好(不耐酸)。碱性氧化物含量小于1%。,中碱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在11.5%12.5%之间。耐酸性好,强度不如E玻纤,价格便宜。,有碱玻璃(A玻璃)纤维:含碱量高,强度低,对潮气侵蚀敏感,很少用作增强材料。碱性氧化物含量大于12%。,特种玻璃纤维,21,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化学组成
7、主要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氧化钙、三氧化二铝等。玻璃纤维中加入氢化钠、氧化钾等碱性物质为助熔剂:通过破坏玻璃骨架,使结构疏松,从而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和粘度,使玻璃熔液中气泡易排除。,22,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玻璃纤维拉伸强度高,防火,防霉,防蛀,耐高温和电绝缘性能好。缺点是脆性大,易折断,模量低,不耐磨,长期放置强度会稍有下降。,23,(1)外观和比重:表面光滑,密度2.164.30g/cm3。(2)表面积大(3)拉伸强度高:15004000MPa原因:微裂纹理论:玻璃纤维高温成型时减少了玻璃溶液的不均匀性,使微裂纹产生机会减少。玻璃纤维断面较小,随着表面积减少,微裂纹存在概率也相应减少。
8、影响因素:纤维直径大小(直径小,拉伸强度大),纤维长度(长度增加拉伸强度下降),化学组成(含碱量增加,强度下降),纤维存放时间,纤维成型方式等。,24,玻璃纤维拉伸强度与直径的关系,25,玻璃纤维拉伸强度与长度的关系,26,(4)耐磨性和耐折性差:玻璃纤维的耐磨性和抗折能力都很差。纤维表面吸附水分后能加速裂纹扩展,更降低其耐磨性和耐折性。(5)热性能:导热系数小0.035W/(m.K)耐热性较高(软化点550580)热处理后强度会明显下降,可能是热处理是微裂纹增加所致 300下经24h,强度下降20%;400下经24h,强度下降50%;500下经24h,强度下降70%;600下经24h,强度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复合材料 增强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