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风荷载ppt课件.ppt
《第四章风荷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风荷载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风荷载,4.1 风的基本知识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4.4 风荷载体型系数4.5 顺风向风振4.6 恒风向风振4.7 桥梁风荷载 思考题,4.1 风的基本知识,4.1.1 风的形成,风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由于太阳对地球各处辐射程度和大气升温的不均衡性,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产生大气压力差,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风。当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遇到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等阻碍物时,将对这些阻碍物产生压力。,风荷载是工程结构的主要侧向荷载之一,它不仅对结构物产生水平风压作用,还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振动效应。,4.1 风的基本知识,4.1.2 三类性质的
2、大风,1.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一种气旋。在暖热带洋面上空,在合适的环境下,气流产生上升和对流运动。2.季风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3.雷暴 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是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发生雷暴的必要条件是暖湿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高空形成高耸的对流云。根据其发生原因,将雷暴相应地分为热对流性雷暴、地形性雷暴和锋面雷暴。,4.1 风的基本知识,4.1.3 我国的风气候总况,4.1 风的基本知识,4.1.4 风级,为了区分风的大小,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的影响程度将风划为若干等级。风力
3、等级(wind scale)简称风级,是风强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国际通用的风力等级是由英国人蒲福(Beaufort)于1805年拟定的,故又称蒲福风力等级(Beaufort scale)。由于早期人们还没有仪器来测定风速,因此就按照风所引起的现象来划分等级,最初是根据风对炊烟、沙尘、地物、渔船、渔浪等的影响大小,分为13个等级(012级)。后来又在原分级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速界限,将蒲福风力等级由12级台风扩充到17级,增加为18个等级(017级)。,表4.1 蒲福风力等级表,4.1 风的基本知识,4.1 风的基本知识,4.1 风的基本知识,4.1.5 风的破坏作用,当风速和风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就
4、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害。2005年8月23日,卡特里娜飓风在在美国新奥尔良以西地区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225km/h(64.4ms)。,4.1 风的基本知识,英国Ferrybridge电站有8座冷却塔,每座高116m,直径93m,其中3座在1965年11月1日由于塔群尾流相互干扰风毁。,4.1 风的基本知识,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1 基本风速,风的强度常常用风压来表示,而风压可以根据风速来求出。但是风速随着高度不同,位置越高,风速越大,而且不同的周围环境,风速亦有不同,因而风速随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貌而变化。为了比较不同地区风速的大小,必须对不同地区的地貌、测量风速的高度等有所规
5、定。在规定条件下确定的风速称为基本风速,它是结构抗风设计必须具有的基本数据。根据规定的高度、地貌、时距和样本时间所确定的最大风速的概率分布,按规定的重现期确定基本风速,然后依据风速与风压的关系即可确定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基本风速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1.标准高度的规定 风速随高度而变化。离地面越近,由于地表摩擦耗能大,因而平均风速越小。因此为了比较不同地点的风速大小,必须规定统一的标准高度。由于我国气象台记录风速仪高度大都安装在812m之间,因此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以10m高为标准高度,并定义标准高度处的最大风速为基本风速。,4.2 基本风
6、速和基本风压,2.标准地貌的规定 地表越粗糙,例如大城市市中心,风能消耗也越厉害,因而平均风速也就越低。粗糙程度越低,如海岸附近,平均风速很高,空旷平坦地区次之,小城市又次之,大城市市中心最低。由于粗糙度不同,影响着平均风速的取值,因此有必要为平均风速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风速仪大都安装在气象台,它一般离城市中心一段距离,且一般周围空旷平坦地区居多,因而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规范规定,基本风速或风压是按空旷平坦地貌而定的。,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3.平均风速的时距 风速随时间不断变化,常取某一规定时间内的平均风速作为计算标准。平均风速与时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如果时距取的很短,例如3s,
7、则平均风速只反映了风速记录中最大值附近的较大数值的影响,较低风速在平均风速中的作用难以体现,致使平均风速较高;相反,如果时距取的很长,例如1天,则必定将一天中大量的小风平均进去,致使平均风速值较低。一般来说,时距越大,平均风速越小;反之,时距越小,则平均风速越大。风速记录表明,10 min至1 h的平均风速基本上是一个稳定值,若时距太短,则容易突出风的脉动峰值作用,使风速值不稳定。另外,风对结构产生破坏作用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或一定次数的往复作用,因此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所规定的基本风速的时距是10 min。,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 样本时
8、间对最大风速值的影响较大。以时距为10min的风速为例,样本时间为1h的最大风速为6个风速样本中的最大值,而样本为1d的最大风速,为144个样本中的最大值,显然1d的最大风速要大于1h的最大风速。最大风速有它的自然周期,每年季节性地重复一次,因而年最大风速最有代表性,对于工程结构应该能承受一年中任何日子的极大风速。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取1年作为统计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5.基本风速的重现期实际工程设计时,一般需考虑几十年(如30年、50年等)的时间范围内的最大风速所产生的风压,则该时间范围内的最大风速定义为基本风速,而该时间范围可理解为基本风速出现一
9、次所需的时间,即重现期。设基本风速的重现期为T0年,则 为每年实际风速超过基本风速的概率,因此每年不超过基本风速的概率或保证率户。为实际每年的最大风速是不同的,因此可认为年最大风速为一随机变量,图为年最大风速的概率密度分布。显然,基本风速的重现期越大,其年保证率加越高,则基本风速越大。,图 年最大风速概率密度分布,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2 基本风压,根据风速,可以求出风压。由于风压在地面附近受到地面物体的阻碍(或称摩擦),造成风速随离地面高度不同而变化,离地面越近,风速越小。而且地貌环境(如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和高低情况)不同,对风的阻碍或摩擦大小不同,造
10、成同样高度不同环境的风速并不同。为了比较不同地区风速或风压大小,必须对不同地区的地貌、测量风速的高度等有所规定。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3 非标准条件下的风速或风压的换算,基本风压是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件确定的,但进行实际工程结构抗风计算时,需考虑很多非标准条件情况,如非标准高度、非标准地貌、非标准时距、非标准重现期等,因此有必要了解非标准条件与标准条件之间风速或风压的换算关系。,1.非标准高度换算 即使在同一地区,高度不同,风速将不同。要知道不同高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必
11、须掌握它们沿高度的变化规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2.非标准地貌的换算,基本风压是按空旷平坦地面处所测得的数据求得的,如果地貌不同,则由于地面的摩阻大小不同,使得该地貌处10高处的风压与基本风压将不相同。图是加拿大风工程专家Davenport根据多次观测资料整理出的不同地貌下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规律,称之为风剖面。可以看出,由于地表摩擦的结果,使接近地表的风速随着离地面距离的减小而降低。只有离地300500m以上的地方,风才不受地表的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风高度,可用HT表示。,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图 不同粗糙度影响下的风剖面(平均风速分布型),4.2
1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3不同时距的换算时距不同,所求得的平均风速将不同。国际上各个国家规定的时距并不完全相同。另外,我国过去记录的资料中也有瞬时、min、2min等时距,因此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不同时距之间的平均风速换算。根据国内外学者所得到的各种不同时距间平均风速的比值,经统计得出各种不同时距与10分钟时距风速的平均比值如表所示。,4.2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4.不同重现期的换算 重现期不同,最大风速的保证率将不同,相应的最大风速值也就不同。由于不同结构的重要性不同,结构设计时有可能采用不同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因此需了解不同重现期风速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荷载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