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控制电机基础ppt课件.ppt
《第二章控制电机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控制电机基础ppt课件.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控制电机基础,第二章 控制电机基础,机电液伺服系统及设计,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 2.1.1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1.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静态特性 2.1.3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动态特性2.2电-机械转换器 2.2.1 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 2.2.2 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 2.3步进电机,主要内容,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一、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两电刷间加直流电压。如图所示,电流从B刷流入,由A刷流出。,N极处有效导体中的电流由纸里指向外,用表示;S极处有效导体中的电流由外指向纸里,用表示。,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B 导体
2、所在处的磁密度(磁感 应强度),Wb/m2;l 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m;i 导体中流过的电流,A。,用左手定则确定电磁力的方向。,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为,控制电机基础,直流电机是可逆的,它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如输入机械能时,迫使它旋转,它便输出电能,处于发电机状态,此时称为发电机。当在电刷两端加电压输入电能时,它便旋转起来,输出机械能,处于电动机状态。,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控制电机基础,二、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和分类,(一)传统式直流伺服电动机,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是在定子上装置由永久磁钢做成的磁极。目前我国生产的SY系列直流伺服电动机属于这种结构。,传
3、统式直流伺服电动机可分为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电磁式(串激式和他激式)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通常由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磁极和磁轭整体相连,在磁极铁芯上套有激磁绕组,目前我国生产的SZ系列直流伺服电动机属于这种结构。,2.1 直流伺服电动机,控制电机基础,这两者电机的转子铁芯均由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在转子冲片的外圆周上开有均布的齿槽,在转子槽中放置电枢绕组,并经换向器、电刷引出。,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分类,控制电机基础,(二)低惯量式直流伺服电动机,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铁芯上并不开槽,电枢绕组直接排列在铁芯表面,再用环氧树脂把它与电枢铁芯粘成一个整体。定子磁极
4、可以用永久磁钢做成,也可以采用电磁式结构。电动机的转动惯量和电枢绕组电感比无转子铁芯的电机要大些,因而其动态性能稍差。目前我国生产的SWC系列直流伺服电动机属于这种结构。,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分类,控制电机基础,(二)低惯量式直流伺服电动机,盘形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盘形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是由永久磁钢和前后磁轭所组成,磁钢在圆盘的一侧放置,也可以在两侧同时放置。电机的气隙就位于圆盘的两边,圆盘上有电枢绕组,可分为印刷绕组和线绕式绕组两种形式。,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分类,控制电机基础,(二)低惯量式直流伺服电动机,空心杯电枢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空心杯电枢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有一个
5、外定子和一个内定子。通常外定子由两个半圆形的永久磁钢所组成;内定子为圆柱形的软磁材料做成,仅作为磁路的一部分,以减小磁阻。空心杯电枢上的电枢绕组可采用印刷绕组,也可以先绕成单个成型线圈,然后将它们沿圆周的轴向方向排列成空心杯形,再用环氧树脂固化成型。空心杯电枢直接装在电机轴上,在内、外定子之间的气隙中旋转。电枢绕组接到换向器上,由电刷引出。目前我国生产的SYK系列直流伺服电动机属于这种结构。,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分类,控制电机基础,(三)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性能比较,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分类,注:-不实用;-性能一般;-高性能;-超高性能,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三、直流伺服
6、电动机的控制方式,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采用电枢控制时,其激磁绕组由外加恒压的直流电源激磁;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则由永磁磁极激磁。,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四、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静态工作特性,机械特性是指控制电压一定时,转速随转矩的变化关系;,调节特性是指电机转矩一定时,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变化关系。,基本假设:不考虑电机磁化曲线非线性的影响;忽略带载时电枢反应磁势的影响。,控制电机基础,Ra 电动机电枢回路的总电阻;Ea 电动机电枢回路的反电势;ia 电动机电枢回路的电流;每级总磁通;n 电枢转速;Ke 电势常数,表示单位转速所产生的电势。,电枢回路的电压平衡方程:,2.1 直流伺服
7、电动机-静态特性,控制电机基础,Kt 转矩常数,表示单位电枢电流所产生的转矩。,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静态特性,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控制电机基础,(一)机械特性,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静态特性,Ua=constant,,机械特性曲线与纵轴的交点为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n0,机械特性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为电动机的堵转矩Tk,机械特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了电动机机械特性的刚度。,控制电机基础,(二)调节特性,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静态特性,Tg=constant,,调节特性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在一定负载转矩时电动机的始动电压Ua0。,调节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从零到始动电
8、压的这一范围称为在一定负载转矩时,伺服电动机的失灵区。失灵区的大小与负载转矩成正比。,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五、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动态特性,电枢控制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动态特性,是指在电动机的电枢上外加阶跃电压时,电机转速的增长过程。,控制电机基础,(一)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基本方程,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动态特性,电枢电路的电压方程,恒定磁场中转动的元件感应电压,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电动机的转矩平衡方程,式中:J为转动惯量,B为粘滞摩擦系数,Tf为其他摩擦转矩,TL为负载转矩。,控制电机基础,(二)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传递函数,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动态特性,基本方程组取拉式变换,
9、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动态特性,直流电动机方框图,电压-角速度传递函数(1),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动态特性,;,;,电压-角速度传递函数(2),为电气时间常数;,为机械时间常数。,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动态特性,负载转矩-角速度传递函数,略去电枢电感时可简化为,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总输入电功率,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电路的电压方程,由电磁转矩方程和电动机转矩平衡方程得电流方程,六、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功率损耗,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功率损耗,功率表达式,第1项表示电枢绕组中电流产生的损耗;第2项表示电感中储能
10、的变化率,第3项表示动能的变化率,即储能元件输入输出的瞬时功率流;第4项表示粘滞摩擦损耗,第5项表示其它摩擦转矩损耗,即电动机的机械损耗;第6项表示电动机实际的功率输出。,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功率损耗,直流电动机的功率流图,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功率损耗,机械效率为输出机械功率与产生的总机械功率的比值,直流电动机的总效率为输出机械功率与总输入平均功率的比值,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七、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应用和选择,(一)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应用,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1绕线机速度和力控制系统,绕线机是一种连续运动的机构,它包
11、括绕线和排线的速度控制系统以及拉线的张力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组,两个驱动放大器和比较器。,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2雷达天线的位置控制系统,被跟踪目标经雷达天线系统检测并发出误差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后就作为力矩电动机的控制信号,并使力矩电动机驱动天线跟踪目标。,系统中使用测速电机的速度反馈回路是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二)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选择,1负载分析,(1)快速回程时转矩,1-连续运行区;2-间断运行区;3-换向允许极限;4-最高转速,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转矩特性,控制电机基础,2.1 直
12、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2)加速、减速、起动和制动时转矩,电机直线加速响应过程,JM 电动机惯量;JL 负载惯量;N 负载减速比。,ta 加速时间;max 达到最大转速;Ma1所需加速转矩。,直流电动机由静止加速到最高转速所需的加速转矩,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2)加速、减速、起动和制动时转矩,电机指数曲线加速响应过程,JM 电动机惯量;JL 负载惯量;N 负载减速比。,te 加速到0.632 max所需时间;max 达到最大转速;Ma1所需加速转矩。,max,0,te,t,电机响应曲线,0.632max,直流电动机由静止加速到最高转速所需的加速转矩,控制电机基
13、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2)加速、减速、起动和制动时转矩,电机直线减速响应过程,JM 电动机惯量;JL 负载惯量;N 负载减速比。,td 减速时间;r 转速减少值;Ma2所需减速转矩。,直流电动机减速时所需的减速转矩,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2环境条件,一般应考虑: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周围介质、冲击、振动、加速度等。,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3连接机构,(1)电动机必须带有相应的附加散热及冷却装置;(2)电动机与负载连接安装时,轴向或径向力不应超过电动机的规定值;(3)防止机械谐振;(4)寿命尽可能长;(5)效率尽可能高。
14、,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4几种常用直流电动机性能比较与应用,(1)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为线性;机械特性下垂,在整个速度范围内都能稳定运行;气隙小、磁密高,单位体积输出功率大、精度高;电枢齿槽效应会引起转矩脉动,运行不平稳,惯量不够小;电枢电感大,高速换向困难;磁通不随时间变化,但受温度的影响;需要直流励磁电源。,应用范围:可用作中等功率的直流伺服系统的直行元件,但不适合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伺服系统。,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2)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基本与电磁式相同,只是磁性随时间而退化,硬磁材料贵,
15、不需要直流励磁电源。,应用范围:可用于小功率的一般直流伺服系统,不适合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伺服系统。,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3)杯形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为线性;机械特性下垂,运行稳定;惯量极低,机电时间常数小;电枢电感小,电磁时间常数小;电枢的热容量小;无齿槽效应,转矩脉动小,运行平稳,换向良好,噪声低;气隙大、单位体积的输出功率小;耐冲击和耐热性差。,应用范围:适用于小功率(10W以下)、需要快速动作的伺服系统。,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4)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为线性;机械特性
16、下垂,运行稳定;电枢惯量小,机电时间常数小;电枢电感小,电磁时间常数小,换向良好;无齿槽效应,运行平稳,噪声低;瞬时起动、停止和快速响应好;耐冲击和耐热性能好;气隙大、励磁安匝大,力指标低。,应用范围:适用于快速运转、快速起动、快速停止和功率较大的伺服系统。,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5)圆盘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电枢绕组散热条件好,电机短时过载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转矩极为平稳;电刷的寿命长;印刷绕组虽轻,但圆盘的直径大,惯量比杯形电枢的大。,应用范围:适用于低速和要求起动、反转频繁的伺服系统。,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6)无刷直
17、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无换向火花,不产生无线电干扰,噪声低;寿命长,运行可靠,维护简便;转速不受换向条件的限制,可高速运行;调速范围宽;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线性度较好。,应用范围:适用于低噪音、高真空、对无线电不产生干扰的伺服系统。,控制电机基础,2.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选择与应用,(7)直流力矩伺服电动机,性能特点:除具有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特点外,还具有反应速度快、转矩和转速波动小;能在低速甚至堵转状态下长期稳定运行;精度较高,输出功率大;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振动和机械噪音小等优点。,应用范围:可作为高精度位置和低速随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
18、电机),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长动圈,短动圈,(一)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控制电机基础,B 导体所在处的磁密度(磁感应强度),Wb/m2;L 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m;i 导体中流过的电流,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一个正比于电流、磁密度和导线长度的力 F,使动圈产生往复的直线运动。,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控制电机基础,(1)比推力(比电势)BL和比推力不均匀度BL。比推力定义为单位电流产生的推力;它和电动机内部的电磁参数及结构有关,是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比推力大而均匀好。,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动圈式直流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参数
19、:,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2)动圈电感和电阻。动圈电感直接影响电动机的性能,电感小可以减小时间常数;动圈电阻大,可以减小电流,减低铜耗。,控制电机基础,(3)机械谐振频率。为提高谐振频率,要求运动部分重量轻,刚度高。,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4)散磁场。包括内部漏磁和外部漏磁。内部漏磁对比推力的不均匀度有影响;外部漏磁需采取精心的隔磁措施,以减小不利影响。,控制电机基础,电压方程:,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基本方程和传递函数,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动圈的运动方程:,La 动圈的电感,H;Ra 动圈的电阻,;u 动圈中的
20、电压,V;i 动圈中的电流,A。m 可动部分质量,kg;b 阻尼系数;k 弹簧刚度,kg/m;x 位移,m。,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电压-电流传递函数:,电流-位移传递函数:,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动圈式电动机的传递函数:,或,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一、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的电磁转折频率;,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的无阻尼固有频率;,阻尼比;,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的增益。,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
21、电-机械转换器,(一)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吸合区;-工作行程区;-空行程区,1比例电磁铁,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2.力矩马达,当控制线圈通电流时,由于极化磁场与控制磁路的相互作用而使衔铁产生与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相应的转矩。当电磁力矩大于负载及固定的弹簧等力矩时,衔铁转动,但转角是很小的,可以看成是直线运动。,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二)静、动态特性,根据电磁铁的基本方程式,衔铁受到轴向推力为,为磁路磁导相对于衔铁位移y的导数;,0 真空磁导率,A 气隙部位和磁力线垂直的断面积
22、;y 气隙沿磁力线方向的平均长度。,H/m;,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1比例电磁铁的静动态特性,(1)比例电磁铁的静态特性,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磁通1 沿轴向穿过工作气隙进入盆形极靴底部端面,产生端面力 FM1;,磁通2 则穿过径向间隙盆口锥形周边通过端盖回到外壳,产生轴向附加力 FM2。,、为与电磁铁几何形状有关的常数,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比例电磁铁的电磁力在其工作区域内进行线性化的表达式为,比例电磁铁的电流力增益;,
23、比例电磁铁的位移力增益与调零弹簧刚度之和。,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比例电磁铁的静态控制力特性可变换为,ia 起始电流,取决于铁磁材料的起始磁导率,一般是额定工作电流的5%;yN 衔铁的额定工作位置。,比例电磁铁的静态特性包括力-行程特性和力-电流特性,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力-电流特性,力-行程特性,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2)比例电磁铁的动态特性,电压方程:,L 线圈电感;Rc,rp 线圈和放大器内阻;Ke 线圈感应反电
24、动势系数。,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比例电磁铁的运动方程:,m 衔铁组件的质量;B 阻尼系数;Ks 衔铁组件的弹簧刚度。,电磁力的线性化方程:,Ki 电流-力增益;Ky 位移-力增益与弹簧刚度之和。,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方程组拉氏变换:,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方框图:,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流直线电机),二、动铁式电-机械转换器,系统方框图:,比例电磁铁传递函数:,控制电机基础,2.2 电-机械转换器(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控制 电机 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