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低温物理吸附技术ppt课件.ppt
《第二章低温物理吸附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低温物理吸附技术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低温物理吸附技术,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当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一定时,单位重量(或体积)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催化剂表面积的大小,而固体催化剂一般都为多孔颗粒。根据IUPAC对孔结构的分类,孔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微孔(Micropore):dp 2.0nm介孔(Mesopore):2.0 50nm,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吸附质分子靠范德华力(分子引力)在吸附剂表面上吸附,它类似于蒸汽的凝聚和气体的液化。表面上剩余力场是表面原子配位不饱和造成的,作用力较弱,致使物理吸附分子的结构变化不大,接近于原气体或液体中分子的状态。物理吸附由于是范式力起作用,而范式力在同类或不同类的任
2、何分子间都存在,所以是非专一性的,在表面上可吸附多层。化学吸附化学吸附类似于化学反应,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原子间形成吸附化学键。被化学吸附的分子与原吸附质分子相比,由于吸附键的强烈影响,结构变化较大。由于化学吸附同化学反应一样只能在特定的吸附剂吸附质之间进行所以具有专一性,并且在表面只能吸附一层。,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描述吸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单位吸附剂表面上吸附的吸附质的量(气体的量或体积)单位重量的固体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或体积(一般换算成标准状态)在测定吸附量过程中发现,吸附剂吸附一种气体吸附质时,其吸附量()=f(T,p)(2-1)T=常数=f(p)称吸附等温线(2-2)p=常数=
3、f(T)称吸附等压线(2-3)=常数 p=f(T)称吸附等量线(2-4),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描述吸附现象,吸附等温线形式假设温度控制在气体临界温度下,=f(p/p0)(2-5)式中p0吸附质饱和蒸汽压气体吸附量普遍采用的是以换算到标准状态(STP)时的气体体积容量(ml)表示,于是方程(2-5)改写为:v=f(p/p0)(2-6),布郎诺尔(Brunauer)分类的五种等温线类型,、型曲线是凸形、型是凹形相当于朗格谬尔单层可逆吸附过程。相当于发生在非孔或大孔固体上自由的单一多层可逆吸附过程,位于p/p0=0.050.10的B点,是等温线的第一个陡峭部,它表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不出现B点,表示
4、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很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等温线,反应的是固体均匀表面上谐式多层吸附的结果。很少遇到,而且难以解释。,吸附时首先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只有当孔壁上的吸附层达到足够厚度时才能发生凝聚现象;在于吸附相同的p/p0比压下脱附时,仅发生在毛细管中的液面上的蒸汽,却不能使p/p0下吸附的分子脱附,要使其脱附,就需要更小的p/p0,故出现脱附的滞后现象,实际就是相同p/p0下吸附的不可逆性造成的,吸附等温方程,描述吸附现象比较重要的数学方程有: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 BET吸附等温方程 弗朗得利希(Freundich)等温方程 焦姆金(Temkin)等温方程 单分子层吸附等温
5、方程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 模型的基本假定:吸附表面在能量上是均匀的,即各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被吸附分子间的作用力可略去不计;属单层吸附,且每个吸附位吸附一个质点;吸附是可逆的。,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用表示覆盖度,即吸附剂表面被气体分子覆盖的分数,未被覆盖分数应为(1-),则 吸附速率kap(1-)(2-7)脱附速率kd(2-8)当达到动态平衡时,(2-9)(2-10)式中:p吸附质蒸气吸附平衡时的压力;ka,kd分别为吸附和脱附速率常数;K该吸附过程的吸附系数,即吸附平衡的平衡常数;K0K指数表达式的指前因子,近似认为与温度无关。,朗格谬尔(Langmuir
6、)等温方程,如果用v(STP,ml/g)表示吸附量,vm(STP,ml/g)表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则,式(2-10)化简得:(2-11)式(2-10)与式(2-11)都称为朗格谬尔吸附等温式,他们在用v对p作图时的形状与型吸附等温线相同。型称为朗格谬尔吸附等温线。式(2-11)在用p/v对p作图时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为1/vm,截距为1/vmK,由此可以求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vm。,多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BET吸附等温式,按照朗格谬尔吸附等温方程的推导方法同样可得到BET吸附等温方程:(2-12)式中 p0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汽压;vm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CBET方程C常数,其值为exp(E
7、1-E2)/RT,E1为第一吸附层的吸附热。按 p/v(p0-p)与p/p0 作图时应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m=(C-1)/vm C,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1/vm C,所以(2-13)(2-14),表面积计算BET法,p/v(p0-p)p/p0作图BET吸附等温方程(2-12)直线的斜率(C-1)/vm C截距1/vm C单层饱和吸附量vm:(2-15)设每一个吸附分子的平均截面积为Am(nm2),此Am就是该吸附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占据的表面积:(2-16)式中 NA阿伏伽德罗常数(6.02x1023)。,表面积计算BET法,77K(-195)时液态六方密堆积的氮分子横截面积取0.162nm
8、2,将它代入式(2-16)后,得到BET氮吸附法比表面积的常见公式:(2-17)实验结果表明,多数催化剂的吸附实验数据按BET作图时的直线范围一般是在p/p0 0.050.35之间。C常数与吸附质和表面之间作用力场的强弱有关。给定不同的C值,并以v/vm对p/p0作图,就得到如图2-2的一组曲线。,表面积计算BET法,随C值的增加,吸附等温曲线由III型变为型,曲线在v/vm=1处的弯曲越来越接近直角。这反映了第一吸附层和其它吸附层之间吸附力场的差异越来越大。当C值很大时,就可以由实验数据确定vm的值。在C值比较小时,尽管也可以由BET公式计算得到vm的值,但此时由于实验数据的微小变动就能引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低温 物理 吸附 技术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