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OS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
《第二章OS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OS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二章 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2.1 手工操作(操作系统的史前时代)2.2 监控程序(操作系统的萌芽)2.3 多道批处理操作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2.4 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e Operating System)2.5 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S)2.6 个人操作系统(贴近大众的操作系统)2.7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S)2.8 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S)2.9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S),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800平方英尺)于1946年问世以来,计算机在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外设功能、元件工艺及系
2、统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惊人的发展。通常,人们按照计算机元件工艺的演变过程,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巨型、微型、网络化、智能化几个方向发展,与硬件发展相似,OS 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过程:,手工操作(操作系统的史前时代)监控程序(操作系统的萌芽)多道批处理操作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e Operating System)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S)个人操作系统(贴近大众的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S)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S)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S),操作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
3、时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具有多种类型操作特征的操作系统,称为通用操作系统。它可以同时兼有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和多重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第0代操作系统(40年代)手工操作(操作系统的史前时代),计算机发展初期,计算机系统基本上仅由硬件组成(没有OS),整个系统是由用户直接控制使用,又称“手工操作”阶段。,缺陷:,因为计算机速度慢,存储量小,外设又简单,所以辅存主要借助磁带。,1.用户上机时一人独占全机资源。,2.程序运行前的准备时间过长。,3.人机矛盾 人的操作速度与机器运行速度相比,仍存在速度极不匹配的矛盾(CPU等待人工操作装卡片)。,三、第1代操作系统(50年代)监控程
4、序(操作系统的萌芽),为了缓和早期使用计算机时存在的人机速度严重不匹配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来代替操作员的部分工作,从而产生了最早的OS 早期批处理系统(联机批处理),基本思想:,设计一个常驻内存的程序(monitor,监督程序),操作员有选择地把若干作业合成一批,安装输入设备上,并启动监督程序,然后由监督程序自动控制这批作业运行,从而减少部分人工干预,有效地缩短了作业运行前的准备时间,相对地提高CPU的利用率。,缺陷:,1.I/O 慢速,与CPU 的高速不匹配,2.用户交互性差,四、第2代操作系统(60年代初)多道批处理操作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硬件
5、技术取得了两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一)通道技术的引进,(二)中断技术的发展,使得通道具有中断主机工作的能力,多道程序设计概念,是指把一个以上的作业存放在主存中,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使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时间和外部设备等其它资源(系统资源),对于一个单处理机系统来说,作业同时处于运行状态只是一宏观的概念其含义是指每个作业都已开始运行,但尚未完成。,就微观而言,在任一特定时刻,在处理机上运行的作业只有一个,优点与问题:,CPU 利用率大大提高,用户无控制权,无交互性,延迟大,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根本目的:提高CPU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并行性,这包括:程序之间;设备之间;设备与CPU之间均并行工作。,
6、例:有两道程序A、B,按下图以多道程序方式运行,要求在右图画出它们的运行轨迹,并计算在60ms内,CPU的利用率,假设起始时首先运行B,并允许忽略监督程序切换A、B的时间。,解:,B,A,I/O,I/O,10,60,t,20,30,40,50,25,35,45,若在单道程序系统中,没有任何并行情况存在,在任一特定时刻只有CPU或某一个设备在工作。,例 R.Turner 提出的例子更具说服力,为了说明多道程序的优点,不妨参考R Turner 提出的例子:某计算机系统,有256KB的主存(不包含操作系统),一个磁盘,一个终端和一台打印机。同时提交的三个作业分别命名为JOB1、JOB2、JOB3。各
7、作业运行时间分别为5min、15min和10min。它们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作业名,作业类型,所需主存/KB,所需磁盘,所需终端,所需打印机,运用时间/min,JOB1,CPU型,50,不用,不用,不用,5,JOB2,I/O型,100,不用,需要,不用,15,JOB3,I/O型,80,需要,不用,需要,10,三个作业的执行要求 P7 Tab1-1,假定JOB1主要使用CPU处理数据,JOB2主要使用终端进行作业的输入,JOB3运行时主要使用磁盘和打印机,后两作业都只需要较少的CPU时间。对于简单批处理情况,这些作业将按顺序执行。JOB1运行5min完成,JOB2在等待5min后,运行
8、15min完成,JOB3在等待20min后开始执行。三个作业全部完成需要30min(这三个作业是一批)。,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让这三个作业并行运行。由于它们运行中几乎不同时使用同一资源,所以三个作业可同时运行。JOB1在进行数据处理的同时,JOB2在终端上进行作业输入,JOB3在使用磁盘和打印机。因此,JOB1只需5min完成,JOB2需15min完成,JOB3需10min完成。这样三个作业全部完成的时间只需15min,显然系统处理效率明显提高。,CPU利用率,主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打印机利用率,全部作业完成时间/min,吞吐量/(作业 h1),单 道,17%=5/(5+15+10),3
9、0%=(50+100+80)/256/3,33%=10/30,33%=10/30,30=5+15+10,6=3/(30/60),多道(三道作业),多道程序与单道程序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平均周转时间/min,18=(5+20+30)/3,33%=(5/15),90%=(50+100+80)/256,67%=10/15,67%=10/15,15,12=3/(15/60),10=(5+15+10)/3,吞吐量:单位时间(1小时)内系统所处理的作业个数。,周转时间:从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退出系统所用的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同时参与系统运行的几个作业的周转时间的平均值。,4.几个概念,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OS 形成 发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