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化工设备主要零部件(2)化工设备ppt课件.ppt
《第6章化工设备主要零部件(2)化工设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化工设备主要零部件(2)化工设备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问题的提出 由于工艺或结构需要,常常需要在设备或容器上开孔并安装接管,例如人孔、手孔、装卸料口和介质的出入口等。在壳体和接管的连接处,因结构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在孔周边还会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现象,对容器的安全操作带来隐患,因此需要考虑容器的开孔与补强问题。一、开孔附近的应力集中1、应力集中的概念 容器开孔后,在开孔处会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结果使该区域的局部应力达到较高的数值,甚至可以达到容器器壁薄膜应力的3倍或更大,这种局部应力急聚增长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2、应力集中现象分析,6.2 开孔与补强,2,问题的提出2、应力集中现象分析 如图6-8所示为一单向受拉的矩形薄板(分析孔周边应力)。为了
2、表示应力集中的程度,引入了应力集中系数K的概念,K等于开孔边缘处的最大应力与不开孔的横截面上的应力之比值,即 K=max/3、孔周围应力集中现象的特点开孔附近的应力集中具有局限性,其作用范围极为有限;开孔孔径的相对尺寸d/D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所以开孔不宜过大;被开孔壳体的/D越小,应力集中系数越大;将开孔四周壳体厚度增大,则可 以明显地降低应力集中系数;增大接管壁厚也可以降低应力集中系数,因此可以用增厚的接管来缓解应力集中程度;另:在球壳上开孔,应力集中程度较圆筒上开孔低,因此,在椭球封头上开孔优于在筒体上开孔。,6.2 开孔与补强,3,二、对压力容器开孔的限制1、开孔限制:为降低开孔附
3、近的应力集中,须采取适当的补强措施。根据国家标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按等面积补强准则进行补强时,开孔尺寸会有一定的限制,如表6-12所示。若开孔直径超出表6-12中的范围,应按特殊开孔处理。2、可不另行补强:如果壳体开孔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可以不另行补强。设计压力不大于2.5MPa;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曲面间距以弧长计算)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的倍;接管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不补强接管的外径及其最小壁厚符合表6-13的规定。,6.2 开孔与补强,4,三、补强结构 常采用补强圈补强、接管补强和整体锻件补强来降低开孔附近的应力集中,其结构如图6-9所示。1、补强圈补强:是
4、在开孔周围焊上一块圆环状金属来补强的一种方法,也称贴板补强,焊在设备壳体上的圆环状的金属称为补强圈。补强圈可以是一对夹壁焊在器壁开孔周围,由于施焊条件的限制,也可以采用把补强圈放在容器外部进行单面补强。2、补强管补强:补强管补强也称接管补强。即利用在补强有效区内的接管管壁多余金属截面积,补足被挖去的壳壁承受应力所必须的金属截面积,如图6-9(d)(e)(f)所示。3、整体锻件补强:整体锻件补强是在开孔处焊上一个特制的整体锻件,结构如图6-9(g)、(h)、(i)所示。它相当于把补强圈金属与开孔周围的壳体金属熔合在一起。,6.2 开孔与补强,5,三、补强结构4、等面积补强 开孔补强通常按等面积补
5、强和极限分析补强准则来进行计算。等面积补强计算的原则,就是在有效补强范围内的补强金属截面积要大于或等于开孔中心在壳体纵截面内因开孔而被削弱的金属面积。使得开孔边缘的平均应力不得超过未开孔时的基本应力,从而保证容器的整体强度。等面积补强在GB150-1998中有详细规定。四、标准补强圈及其选用 为了使补强设计和制造更为方便,我国对常用的补强圈及补强管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即HG215061992和GHJ5271990。其中标准补强圈补强就是按照等面积补强准则计算而得出其直径和厚度。,6.2 开孔与补强,6,四、标准补强圈及其选用1、标准补强圈结构 为了使补强设计和制造更为方便,我国对常用的补强圈及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设备 主要 零部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