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综合指标1总量与相对指标ppt课件.ppt
《第4章综合指标1总量与相对指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综合指标1总量与相对指标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计综合指标,第四章,本章内容,第二节 平均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四节 总体分布形态测定指标,第三节 标志变异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 二、总量指标的计算 三、相对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四、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五、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二)总量指标的作用(三)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一)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时期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136515.0 亿元,工业增加值
2、62815.0 亿元,其中:钢产量 29723.1 万吨,布产量 420.0 亿米,年末人口总数 129988.0 万人,年末居民存款余额 126196.0 亿元,例如:我国在2004年:,时点指标,(二)总量指标的作用,1.它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常用来反映国情国力的基本状况;,2.它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3.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200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总数,某班学生统计学平均考分,=学生总成绩/学生总人数,例如:,=1593万人/129607.5万人=12.29,=4200分/50人=84分/人,对总量指标从不同
3、角度进行如下分类:,(三)总量指标的种类,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其反映总 体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2、按其反映时 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3、按其所采用的 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1)总体单位总量(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数之和,(2)总体标志总量(标志总量),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划分,也是计算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的重要依据。,例如:,研究目的:是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时,,总体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名称:甲 乙 丙 X,工业增加值(万元),700
4、 1500 800 300,数量标志,全国工业增加值62815(亿元),全国工业企业总数,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对于某一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只有一个,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有多种。,注意: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如,研究目的:是全国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水平时情况时,,总体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职工,单位每一个职工,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单位总量,全国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标志总量,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1)时期指标(时期总量):,例如:国内生产总值、
5、工业增加值、人口出生数等。,如,2004年全国钢产量为29723.1万吨,即时期为一年(1月1日12月31日),(2)时点指标(时点总量):,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总量。,如,2004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29988万人,即12月31日这一时刻(或瞬间),例如:年末人口总数、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比较:,表4-1,时期 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的特点:,(1)数值是连续统计取得的;,(2)各期的数值可直接相加,相加后表示现象在更长时间内发展变化总量;,(3)数值大小与其所包括的时期长短直接有关。,时点指标的特点:,(1)数值是一次性调查取得的;,(2)各个
6、时点的数值一般不能直接相加,相加后无意义;,(3)其数值大小与其所间隔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判断下列指标,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注意:时期指标所属时间有时期长短(如年、季、月、日);时点指标所属时间没有时期长短(如年末、季末、月末),课堂练习:,1.我国各年大学生毕业人数,2.我国各年大学生在校生人数,5.某银行每天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某地区各年的人口出生数(或人口死亡数),4.某企业各年末的固定资产原值,7.我国历年旅客周转量,6.某企业各(末)月商品库存额,8.某班学生每天听课人数,(1)实物指标 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来计量的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双重单位、复
7、合单位及标准实物计量单位等。,自然单位:,它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来计量的单位。,度量衡单位:,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鞋以“双”为单位。,它是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而计量的单位。,如,钢产量以“吨”为单位,布以“米”为单位,距离以“公里”为单位,木材以“立方米”为单位等。,自然单位也是离散型数据的计量单位。,度量衡单位也是连续型数据的计量单位。,3、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双重单位:,如电动机以台/千瓦计量,船舶以马力/吨位/艘计量。,它是采用两种或多种计量单位来表明事物的数量。,复合单位:,它是两个单位以乘积形式构成的单位。,如发电量以千瓦时计量,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
8、量等。,标准实物单位:,即按一定标准将用途相同,但规格或含量不同的物品折合成规格或含量相同的数量,,如将含热量不同的煤产量统一折算为每千克发热量为7000大卡的标准煤。,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实物指标的特点:,该指标的综合性比较差,不同的实物,内容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而无法反映国民经济的总规模或总的发展速度。,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实物指标的局限性:,在于它脱离了物质内容,比较抽象。只有和实物指标结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价值单位,价值单位是以货币单位来计量的单位。,如国内生产总值以“
9、元”为单位。,用价值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价值指标。,它具有广泛的综合汇总性。它可以综合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部门、企业生产不同产品的总成果。,价值指标的特点:,价值指标的局限性:,(3)劳动单位,劳动单位是反映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状况所采用的一种复合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等。,用劳动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故,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一)总量指标的计算要求(二)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二、总量指标的计算,(一)总量指标的计算要求,平衡推算法举例期初库存+本期购进本期销售+期末库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首先要
10、规定总量指标的概念、构成内容和计算范围、计算方法;然后计算汇总。,直接计数法测量法平衡推算法,三、相对指标的概念及作用,(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三)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一)相对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统计指标(数据)的比率。,其分子与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如:我国在2004年,,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年钢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1593万人/129988万人=12.29,人均钢产量,=29723.1万吨/129607.5万人=229公斤/人,(二)相对指标的作用,1.相对指标是制定发展
11、规划,评价经济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2.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比较的基础。,在说明两个性质不同、生产条件、规模不同的企业工作质量时,不能直接用产值、利润等总量指标进行对比,而可用有关相对指标进行对比。,比较两企业经济效益,不可比,不可比,可比,例如,我国生产的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钢产量、原煤产量、棉布产量、水泥产量、彩电产量、电冰箱产量:粮食产量、肉禽产量、等)均占世界第一位。,若计算人均产量(相对指标),在2004年,,我国人钢产量:229.3公斤/人,美国人钢产量:400公斤/人。,(三)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计量单位)有以下两种表现计量单位
12、,即:,有名数 无名数,它在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中采用。,1、有名数,有名数是在计算相对指标时,保持两个对比指标原来的计量单位。,如:,2004年我国人均钢产量,=135人/平方公里,2004年我国人口密度,=229.3公斤/人,包括系数或倍数、成数、百分数和千分数。,2、无名数,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无量纲的数,,(对比基数),计算结果:分子与分母计量单位相同,数量相除后,计量单位被去掉。,分母为1,分母为1.00,分母为10,分母为100,分母为1000,倍数、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而计算的相对数。,如:某地区粮食产量2004年比2003年增长2成,即增长2/10
13、,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0而计算的相对数。,成数:,百分数:,如:今年产量/去年产量=500吨/400吨,=125,系数或倍数:,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如:,2004年产量/1990年产量=500吨/50吨,当分子数值分母数值很多时,当分子数值与分母标数值相差不大时,倍数,系数,=10,倍,千分数:,即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200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12.29,当分子数值分母数值很多时,千分数,四、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相对指标种类,静态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二)比例相对指标(三)比较相对指标(四)强度相对指标(五)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六)
14、动态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结构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结构相对指标就是通常所说的“比重”,它是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即:,表4-2,比重(),比重(),平均工资(元/人),65.2,34.8,100.0,60,40,100,500,400,结构相对指标包括单位数结构和标志值结构。,结构相对指标,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计算条件是统计分组;,第二,其分子与分母均为总量指标对比;,第三,其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第四,各组比重之和正好为100%。,(二)比例相对指标,1.比例相对指标
15、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计算比例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比例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例如前表4-2:,男职工人数/女职工人数,=30/20,=150,男职工平均工资/女职工平均工资,=500/400,=125,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的计算结果一般是用百分数表示,或“多少比1”或“多少比100形式表示。,2.计算比例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计算条件是统计分组;,第二,其分子与分母一般是总量指标对比,但有时也可以用总体各部分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对比;,第三,其分子与分母可以互
16、换。,注意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前表4-2:,(三)比较相对指标,1.比较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比较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对比的结果,用以说明在同一时期内某一现象在不同单位(指总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这里的总体可以是国家或地区或部门或企业等),如,2004年甲市大米价格2元/公斤,乙市大米价格2.5元/公斤。则,,甲市大米价格/乙市大米价格,=2.5/2,=125,即:,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数计算结果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2.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其分子与分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指标 总量 相对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