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
《第3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1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构造地貌,提纲,一、概念二、全球构造地貌三、大地构造地貌四、地质构造地貌,一、概念,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构造地貌: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火山活动,格陵兰:与欧洲之间的距离在47年中(1823-1870)增加了420米。喜山:300万年上升6000米,在北坡4000米处发现海洋鱼龙化石。泰山:100万年升高了500多米,平均1mm/2年,构造运动的实例,阿尔金断裂造成的水系向同方向偏转现象(卫星图片),San Andreas Fault
2、,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动态构造地貌)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静态构造地貌),提纲,一、概念二、全球构造地貌三、大地构造地貌四、地质构造地貌,1、大陆与大洋的概况(1)大陆特征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其内部高低起伏不平且差距较大最高: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最低:死海盆地为-399m,二者高差为9247m世界各大陆而言:南极洲地形最高,平均海拔2200米,欧洲及大洋洲地形最低仅为340米,1、大陆与大洋的概况(1)大陆特征主体 500m山地和高原 占大陆47.82%200至500m丘陵 26.8%200m平原和盆地 25
3、.38%,(2)大洋特征组成:大陆架、大陆坡、洋底 水深:平均深度3800m 3000至6000m,占全球面积54.7%占大洋面积77.2%地形起伏比陆地大,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4170米,高差约15000米主体:洋底,2、大陆与大洋成因,(1)地壳均衡说陆壳:上层:沉积岩(变质岩),厚度为0-15km中层:花岗岩层,厚度为10km下层:玄武岩层,洋壳上层:松散沉积层(很薄)中层:火山岩层下层:玄武岩层,由于固体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好似水面上的冰块一样。地壳厚的地方突出地表越高,插入地幔越深;反之,地壳薄的地方插入下部地幔越浅,地表相对高度越低。这就是地壳均衡
4、。,英国学者普拉特(1854)认为,在地球某一深度上“浮”着的地壳,密度是不均一的,但地壳下有一均衡面,这个面是一个平面。为了保持均衡,均衡面以上,密度较小的地段,地势就高;而密度较大的地段地势较低。,艾里(1855)则认为:地壳下的均衡面不是一个“浮”着的,地壳象是漂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较多的冰山必定在水里浸没的越多,所以高大山脉必定有插入地幔的深“根”。,而实际情况是,地壳下面的均衡面既是起伏的,同时物质又是不均一的。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2)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说地学界对陆地与海洋的成因一直有两种观点:活动论和固定论。20世纪初德国学者魏格纳首次提
5、出大陆漂移学说,解释海陆分布,活动论的代表。,最初主要建立在大西洋两岸地形有较好的拼合关系的基础上。,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泛大陆在侏罗纪开始分裂,分裂的陆块各自漂浮于海洋地壳之上移动,直至今天的位置。,现代地球表面的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整体,称联合古陆(泛大陆)。,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印度洋,而古大洋是一个统一的大洋,称之为泛大洋。,移动的前缘受阻力而弯曲 形成山脉,如安地斯山脉。移动的后方于拖曳留下破碎的小陆块形成岛屿,如马达加斯加岛。,最初使魏格纳萌发大陆漂移说思想的是大西洋两岸地形可以较好地拼合在一起这一现象。,大陆漂移的证据,进一步分析发现,两岸的古生物、地层
6、、构造等方面的也都存在密切联系。,非洲-南美地形吻合,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1965年,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布拉德用计算机以数学模拟的精确方法,对两岸地形拼接。拼接结果两岸吻合误差1。,如此好的吻合关系完全证实了两岸陆地曾经联为一体的设想。,古生物的证据,古生物学家早就发现,现代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而陆生生物只能在本大陆内迁移,不能远涉重洋。,中龙(淡水生活的爬行动物):巴西(南美)、南非 湖沼地层均有。,这些化石只能说明大陆之间曾一渡有过陆地联系。,舌羊齿(一种陆生古植物)的化石常出现在澳大利、非洲、南美、印度。,大陆漂移说认为当时是联合古陆,因此有相同的陆生生
7、物化石是很正常的。,反对者提出“陆桥”说,由条岛状陆地连接各大陆,而后沉入海中.,生物学家假设的陆桥,地层与构造连续,从北欧挪威向西南沿伸,通过苏格兰的一条加里东褶皱山系(S未形成)在大西洋东岸消失后,又在西岸纽芬兰,加拿大出现,如果把大西洋关闭,褶皱带正好连接在一起。,古冰川证据,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这些现代气候和地理位置完全不同的地区,广泛分布古冰川的痕迹如果用固定论很难解释,如印度发现古冰川痕迹,现在位置并不靠近极地,怎会有大陆冰川?,若按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这些现代分割的大陆同属南方冈瓦纳古陆,位置靠近南极,因此,整个大陆发育大陆冰川。,但大陆漂移学说由于种种缺陷一直没有被接受
8、,到20世纪中叶,由于深海钻探的发展,大洋研究的深入,发现海底扩张。,海底扩张说的内容,由于地幔温度不均匀导致密度不均匀,引起软流圈甚至整个地幔热对流而形成环流。,地幔环流的上升流处形成洋脊,来自深处的岩浆反复从洋脊的裂谷处涌出冷凝后形成新洋壳,洋壳驮在软流圈上随环流向两侧漂移。因此新洋壳在洋脊处不断生长,向两侧扩张,越老的洋壳距洋脊越远。环流的下降流处形成海沟,岩石圈在此发生断裂(海沟)。,海底扩张过程,在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并用其解释大陆海洋的成因的问题。,板块的概念,岩石圈在固体地球外层并不是一个整体,它被大洋中脊的许多断裂分割,这些被分割的呈块状的岩石圈称为
9、板块。板块内部是一个相对整体,它可以在软流圈上滑动,造就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和许多地貌形态。,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固体地球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刚性的岩石圈与下部塑性软流圈。岩石圈又可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之间以洋脊、海沟、转换断层及地缝合线为界。板块边界是地震、火山、构造活动集中的地带。,岩石圈的各个板块在软流圈上缓慢飘移,碰到其它板块时就互相挤压。在洋脊处板块扩张增生,海沟处压缩消亡,以保证地表面积不变。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热对流,由于地幔对流,上升流处为洋脊,下降流处为海沟,其间岩石圈板块,象驮伏在传送带上,向两侧运动
10、。,扩张型边界 板块相背移动、逐渐分离,又称为分离型或增生型边界。,板块的边界类型,挤压型边界,板块相向移动、逐渐聚合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也称为破坏型边界,挤压型边界,海沟、岛弧的形成,岛弧海沟型:洋壳与陆壳相接触时,两板块作相向运动,洋壳俯冲入陆壳之下消亡。此边界有强烈的地震、岩浆活动;俯冲的洋壳常形成深海沟,抬升的陆壳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安地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地缝合线型:两大陆板块汇聚时相碰,发生强烈的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挤压型边界,转换断层型边界,又称平错型边界,两板块大致在水平面上错动,不发生扩张或聚合,因此并无板块的新
11、生或消毁。沿此边界有地震及构造变形。,提纲,一、概念二、全球构造地貌三、大地构造地貌四、地质构造地貌,三、大地构造地貌,1、大陆区(1)褶皱山系(2)断块山(3)褶皱断块山(4)断陷谷和断陷盆地(5)大陆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太行山,地堑:渭河河道,科罗拉多大峡谷,东非大裂谷,纵贯非洲东部,全长约6400KM,在非洲大陆上长约4000KM。它包括一系列南北向裂谷和湖盆,沿线多高大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地震亦频繁。,2、大洋区,(1)大洋中脊,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洋脊的特征:,洋脊是地温高,
12、软流圈上隆的地段地壳薄重要地震带,震源浅而频繁同位素年龄测定,海底岩石的年龄由近洋脊向远离洋脊依次变老,(2)深海盆地,是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盆地的一侧与大洋中脊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海岸过渡区地貌相连,水深20003000米到50006000米的洋底地域。是硅质、钙质软泥、深海粘土等远洋沉积物的堆积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相当缓慢,仅有几个mm/a,最小可达几个mm/ka。,(3)深海平原,深海平原水深一般为4000-6000m,地表平坦,坡度极小,平原上堆积着厚约200-1000m的深海堆积物,其中有浊流物(粘土及沙)、深海软泥(组分中生物含量超过50),深海粘土(包括含Pe,Mn成分
13、的褐色粘土及红色粘土)及深海火山碎屑物(火山灰)等。,(4)深海丘陵,深海丘陵是由小型的玄武岩盾状火山组成,圆或椭圆形,直径15km左右。深海平原的基底是起伏的,只因覆盖了厚层堆积物后才变得平坦,如果洋底缺乏或只有很薄的堆积时,则被深海丘陵所代替,这些丘陵分布很广,如在太平洋占了洋底的80。,岛弧: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分布的一长串岛屿。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和深成岩组成,有较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1)岛弧海沟边缘海盆地,3、大陆海洋过渡区巨地貌,岛弧,岛弧成因: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对流从洋中脊生长扩张,而在相应的活动大陆边缘俯冲潜没,岛弧就是大洋板块俯冲潜没过程中上冲的一侧隆起所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造 地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