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雷电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第1章:雷电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雷电基础知识ppt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电机组防雷与接地,长春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主要内容简介,1、雷电基础知识,2、雷电的危害作用,6、风电场防雷方案,3、直击雷及其防护,4、接地系统,5、风电机组防雷方案,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一、雷与电,1、关于雷电的记载,2、“道听途说”话雷电,雷电专爱劈男人?,雷击老树结异果,千年“紫薇王”遭雷击 天生“痒病”被祛除,美一男子遭雷击 自觉年轻一百岁,冰箱变烤箱,雷电击菜碟,雷电治顽症,婴儿遭雷击变成发光体,雷电触发火箭,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一、雷与电,3、雷电学说的建立,富兰克林放风筝,莱顿瓶,(1)感应起电学说(2)破碎起电学说(3)温差起电学说(4)对流起电学说,四种雷电学说
2、,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一、雷与电,3、雷电学说的建立,(1)感应起电学说,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地球带负电,其电荷量约为50万C,而在地球的上空存在着一个带正电荷的电离层,于是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电力线指向地面的大气电场。在大气电场的作用下,云中的水滴将被激化,其上部出现负电荷,下部出现正电荷。同时在大气宇宙射线的作用下,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正、负离子。,激化的水滴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中离子相遇,水滴下部将俘获负离子,而正离子则被排斥而上升,这样整个水滴就带上了负电荷。,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一、雷与电,3、雷电学说的建立,(2)破碎起电学说,云中的水滴在强烈的气流作用下,往往会形成一个由
3、上升气流支撑的、不断扩大的、以液体圆环为外边界的、环状大口袋,当口袋破裂时产生许多小水滴,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较小的水滴带负电荷,由于较小的水滴质量轻,会被气流携带走,于是会在云的各个部分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电荷。,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一、雷与电,3、雷电学说的建立,(3)温差起电学说,实验表明冰具有热电效应,冰晶中总存在带正电的氢离子和带负电的氢氧根离子,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冰晶两端温度有差异时,热端离子浓度高,冷端低,发生扩散现象,两种离子都会从热端向冷端运动,氢离子质量小,速度快,先到达冷端从而导致冷端带正电,建立起静电场,形成冷正热负的电偶极子。,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一、雷与电,
4、3、雷电学说的建立,(4)对流起电学说,认为云的对流运动反抗电场力而起输送和聚集荷电云滴和冰晶的作用。上升气流携带云底正离子向云中运动,直至上部形成正电荷区。由于高空传导电流使大量负离子来到云的上表面并附在云滴或冰晶上(见地空电流),然后由云周围强烈的下沉气流带下来。到达云下的负电荷增强了地面电场,使地面感应,产生尖端放电,从而产生更多的正离子,这种正反馈过程最终将造成雷雨云中常见的电荷分布。,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1、雷云带电威尔逊假说,(1)雷云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汽;有使潮湿水气强烈上升的气流;有使潮湿空气上升凝结成水珠或冰晶的气象条件。,(2)威尔
5、逊假说,中部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积雨云的上部集中了大量的正电荷,底部还分布了少量的正电荷,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2、雷电放电(闪电)分类,闪电形状,线状,带状,球状,连珠状,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3、地闪的过程,初始阶段,通常在含云大气开始击穿的初期,在积雨云的下部有一负电荷中心与其底部的正电荷中心附近局部地区的大气电场达到104V/cm左右时,则该云雾大气会初始击穿,负电荷中和掉正电荷,这时从云下部到云底部全部为负电荷区。,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3、地闪的过程,梯级先导阶段,随大气电场的进一步加强,进入起始击穿的后期,电子与空气的分子发生
6、碰撞,形成天空中带电的雷雨云的云粒(或水成物)向地面延伸,在雷雨云下形成从云层向下的流光,表现为一条暗淡的光柱,即先导注流。也叫注流先导。,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3、地闪的过程,闪电通道形成,梯级先导不断地向地面发展过程是一电离过程,在电离过程中生成成对的正、负离子,其正离子被云中向下输送的负电荷不断中和。从而形成多枝状的充满负电荷(对负地闪)的通道,其中有一枝是充满负电荷(对负地闪)的主通道,称为电离通道或闪电通道。,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3、地闪的过程,连接先导形成,当具有负电位的梯式先导到达地面附近,离地约550m时,可形成很强的地面大气电场,使地面在
7、正电荷向上运动,并产生从地面向上发展的正流光,这就是连接先导。连接先导大多发生于地面凸起物处。,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3、地闪的过程,回击,当梯级先导与连接先导会合,形成一股明亮的光柱,沿着梯式先导所形成的电离通道由地面高速冲向云中,这称为回击。,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3、地闪的过程,箭式先导,紧接着第一闪击之后,约经过几十毫秒的时间间隔,形成第二闪击,这时又有一条平均长度为50m的暗淡光柱,沿着第一闪击的路径由云中直冲地面,这种流光称为箭式先导。,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二、雷电放电过程,多次闪击,3、地闪的过程,流光放电,梯级下行先导,上行先导,回击,后续
8、闪击,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4、雷电放电的几种类型,第一类放电,二、雷电放电过程,具有向下先导和向上回击,云中负电荷中心与大地和地物间的放电过程,具有负闪电电流-向下负先导负地闪;负先导不着地,则就无回击,此时只有云空放电;负先导着地,则就产生回击,将云中的部分电荷泄放到大地,若该过程只一次为单闪击闪电,若重复多次为多闪击闪电。,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4、雷电放电的几种类型,第二类放电,二、雷电放电过程,具有向上正先导的云中负电荷中心与大地和地物间的放电过程,具有负闪电电流。先导带正电向上,放电一般始于高耸的接地体(塔尖或山顶),具有向上正先导而无回击,-向上正先导连续负放电。先导带正电向上,
9、和向下回击-向上正先导负地闪,如果其后有随后闪击,称之向上正先导多闪击负地闪。,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4、雷电放电的几种类型,第三类放电,二、雷电放电过程,云中正电荷,具有向下正先导和向上回击,云中正电荷中心与大地和地物间放电过程具有正闪电电流-向下正先导正地闪。向下正先导不着地,产生云空放电过程。向下正先导着地,引起向上正回击,泄放云中的正电荷到大地,这一类在山区少见,在湖边多见。,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4、雷电放电的几种类型,第四类放电,二、雷电放电过程,云中正电荷,具有向上负先导的云中正电荷中心与大地和地物间的放电过程,具有正闪电电流。向上先导始于高耸的高层建筑的尖顶,这类地闪也有以有无
10、回击而细分为A型和B型。A型地闪具有向上先导而无回击的放电过程,只是在先导后出现持续时间约几百毫秒,持续电流为几百安的放电过程,简称为向上负先导正地闪。B型地闪具有向上先导和向下回击的放电过程,简称向上负先导连续正电流闪电。向上正地闪多为单闪击地闪。,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5、雷电放电的特性,二、雷电放电过程,多重性,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5、雷电放电的特性,二、雷电放电过程,选择性,在同一地区内,雷电活动有所不同,有些局部地区,雷击要比邻 近地区多得多。如广东的沙河,北京的十三陵等地。,雷击区与地质结构有关,如果地面土壤电阻率的颁布不均匀,则在 电阻率特别小的地区,雷击的几率较大。雷击经常发
11、生在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 与稻田接壤的地上和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在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也容易遭受雷击;地面上的设施情况,也是影响雷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如地面上有较高的尖的建筑物,或在旷野有比较孤立、突出的建筑 物也易遭受雷击。,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6、风电机组防雷的迫切性,二、雷电放电过程,(1)风电机组易遭雷击的原因,风力发电机组大,一般处于海岸、丘陵、山脊乃至海面上,周围少有障碍物,恰是易遭雷击的地方;为了捕捉更多的风能,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都设置在高于周边的制高点,更易吸引雷电;上行雷威胁风力发电机组,会对雷云产生向上的先导闪击,风力发电机组便会
12、“主动迎接”雷闪。,(2)雷击风电机组“三宗罪”,叶片损失:更换一台机组中的一个叶片的直接费用就需150万元。控制系统损失:雷电引起的控制系统损毁高达40%至50%概率。电能质量影响:雷电导致了风力发电的电流和电压不稳定。,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6、风电机组防雷的迫切性,二、雷电放电过程,(3)风电机组部件雷击损坏比率,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1、雷击距,(1)雷击距:当下行先导最先到达地面上某一物体的临界定向范围时,下行先导定向地向这个物体发展,并使之遭受雷击。这种临界定向距离 称为雷击距(闪击距离、定向距离)。,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
13、参数,(2)雷击距与电场强度试验表明:负雷击的临界击穿强度为 500kV/m正雷击的临界击穿强度为 300kV/m雷击距的决定因素:雷电流的幅值,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3)雷击距表达式:,雷击距(m),试验常数,试验常数,雷电流幅值(KA),雷击距(m),试验常数,试验常数,雷电流幅值(KA),高度修正函数,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及雷电流,三、雷电参数,(4)滚球法确定雷击范围 选择半径为雷击距ds的球体,沿需要防护雷击的部位滚动,物体上能够被球面接触到且处于地电位的点都是可能的雷击点。,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2、雷暴日(小时)-表征不同地区雷暴电活动
14、的频繁程度,雷暴日:指该天发生雷暴的日子,即在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就算一个雷暴日,而不论该天雷暴发生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雷区划分依据:d90、90d 40、40d 15、15d,兰州的雷暴日数是 23.6 d/a,长春的雷暴日数是 35.2 d/a,属多雷区。,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雷暴小时:在一个小时内只要听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一个雷暴日大约为3个雷暴时),月雷暴时,季雷暴时,年雷暴时,日雷暴时,平均雷暴小时,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3、地面落雷密度,(1)年均地面落雷密度Ng:每年内每平方千米
15、地面上的平均落雷次数,亦称闪电频数,单位:Km-2d-1。,试验常数,年均地面落雷密度,当地年均雷暴日数,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3、地面落雷密度,(2)地面设施年累计次数N:根据地面年均落雷密度预估的地面设施的年累计次数。,设施的年雷击次数,年均地面落雷密度,加权系数(一般取1),设施等值受雷面积,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三、雷电参数,3、地面落雷密度,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1、雷电流的波形,(1)雷电流的特性,雷电流具有单极性的脉冲波形,大约有80%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负地闪)。,雷击的发生、雷电流的大小与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等许多因素有关。一般平原地
16、区比山地雷电流大,正闪击比负闪击大,第一次闪击比随后闪击大。,各次雷击闪电电流大小和波形差别很大,尤其是不同种 类放电差别更大。,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1、雷电流的波形,(2)雷云对平坦地面或低矮物体放电的雷电流,负雷击,正负雷击,特征:雷击平坦地面无明显上行先导,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1、雷电流的波形,(3)雷云对高结构体放电的雷电流,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1、雷电流的波形,(4)三种雷电流分量,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1)短时脉冲雷电流,电流幅值Im,波头时间t1,半幅值时间t2,T1-反应上升速率,T2-反应下降速
17、度,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2)雷电流参量,首次短脉冲雷电流电荷量:,近似值,单位能量:,近似值,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3)常用波形,10/350us波形:,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3)常用波形,0.25/100us波形:,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3)常用波形,0.25/100us波形:,第1章 雷电基础知识,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3)常用波形,2.6/50us波形:,四、雷电流,2、雷电流波形的定量描述,(3)常用波形,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电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