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面向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与检测方法ppt课件.ppt
《第10章面向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与检测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面向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与检测方法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10 章 面向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与检测方法,2023/1/10,2,第10章 面向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与检测方法,目的(1)试图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能较好的结合;(2)将需求分析与需求验证阶段的活动通过一个实际的方法给予有机地结合;(3)在综合和分析现有需求建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新的需求建模方法。,2023/1/10,3,第10章 面向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与检测方法,10.1 基本原理10.2 视点表示模型和视点管理10.3 需求模型的具体构建方法10.4 需求模型的检测方法10.5 基于行为模型的需求可视化10.6 需求建模方法的特点10.7 进一步的研究,2023/1/
2、10,4,10.1 基本原理,复杂系统:是一个抽象概念,通常指规模大且内部逻辑关系复杂、涉及相关人员较多的软件系统。特点:相关的问题域复杂 利用分解策略;涉及人员较多 根据不同用户建立相应视点。需求建模方法应提供的内容:使用该方法的步骤 从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行为模型;描述问题的手段 视点表示模型和行为描述语言(BDL)。,2023/1/10,5,10.1 基本原理,软件的行为:指主体施用一个服务、操作或动作于客体。为什么研究软件行为软件行为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软件能否满足用户需求 软件特性如可信特性也是通过软件行为来验证的 可以从自然语言抽取和描述与软件行为相关的细节,2023/1/10,6,10
3、.1 基本原理,研究软件行为的方法(4个如何)(1)如何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建立相应场景信息;(2)如何根据场景信息抽取与行为相关的信息,并利用行为描述语言建立行为表达式;(3)如何建立行为描述语言的语义模型,为检验复杂系统的各种特性奠定基础;(4)如何利用模型检验方法和技术检测复杂系统的一些特性。,2023/1/10,7,10.1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1)视点 一个观察者(视点源)根据其关注点和某个问题域而提出的需求信息的集合构成一个视点。(2)视点模板 视点模板是视点信息的存放形式,并由一些信息槽构成。每个信息槽记录了视点某方面的信息。,2023/1/10,8,10.1 基本原理,(3
4、)视点间关系 视点间关系是指两个视点之间在问题域或者需求信息方面的联系。重叠关系:指两个视点的视点源的观察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其包括两种情况:部分重合和完全重合。顺序关系:指两个视点在行为方面存在着先后关系,如两个视点间存在着传递信息的行为等。无关系:指两个视点在观察领域上不存在重合,并且不具备行为上的先后关系,如两个并行的视点等。当且仅当两个视点是重叠关系或者顺序关系时,它们具备依赖关系。,2023/1/10,9,10.1 基本原理,(4)软件行为 软件的行为是指软件运行时作为主体,依照自身的功能对客体的施用、操作或动作的过程,或主体施用一个服务、操作或动作于客体。软件的行为由行为主体和
5、客体、操作或动作、行为输入/出和行为属性等组成。(5)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可以是用户或者问题域中的实体或概念。行为主体可以是复合主体,即一个行为可以有多个主体,且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确定的。(6)行为客体 即行为的受体,通常指人或问题域中的实体或概念等。行为客体可以是复合客体,并且也可以是未确定的。,2023/1/10,10,10.1 基本原理,(7)行为的分类:目标行为:为实现目标需求而施行的行为。功能行为:直接面向功能需求的行为。目标行为可 以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行为,目标是通 过这些功能行为达到的。复合行为:由功能行为分解出的行为,且功能行为 也可视为复合行为。每个功能行为可分 解为一系列的复合
6、行为,功能是由这些 复合行为完成的。每个复合行为还可进 一步分解为原子行为。原子行为:不能再被分解的行为,具体为某个动作 或操作。,2023/1/10,11,10.1 基本原理,(8)场景:(见第3.7节的介绍)此处场景是指软件系统在某一执行期间内按顺序出现的一系列行为。场景描写的范围并不是固定的,既可以包括系统中发生的全部行为,也可以只包括由某些特定对象的行为。软件需求可被描述成一系列场景,而每个场景则由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行为所组成。,2023/1/10,12,10.1 基本原理,(9)行为描述语言 用于描述软件系统行为的语言(10)行为的操作语义 行为的操作语义是行为描述语言的语义模型,其又
7、分为静态操作语义(用于定义行为表达式)和动态操作语义。动态操作语义是以动作作为对象来研究在给定环境中行为状态的变化。,2023/1/10,13,10.1 基本原理,基于软件行为和视点的需求建模方法,2023/1/10,14,10.2视点表示模型和视点管理,视点表示模型,2023/1/10,15,10.2视点表示模型和视点管理,划分问题域的具体步骤(1)开发人员与客户、应用(问题)领域专家等对问题 进行交流;(2)确定待开发系统问题域的边界;(3)将系统按照合理的方式划分成多个问题子域;(4)在系统中新建或增添问题子域名。在问题子域名被建立后通常不允许再被修改,否则必须修改所有与该问题子域相关的
8、信息。,2023/1/10,16,10.2视点表示模型和视点管理,标识视点的具体步骤(对于每个问题域:)(1)分析并确定出该问题子域中存在的需求源即视点源;(2)确定每个视点源对问题子域的关注点;(3)根据关注点创建视点,生成视点模板;(4)填写视点基本信息,如视点标识、视点责任人等;,2023/1/10,17,10.2视点表示模型和视点管理,视点管理问题域管理 术语表及行为表管理 视点的创建视点的修改 视点的删除视点的查询,2023/1/10,18,10.3需求模型的具体构建方法,1.描述手段:行为描述语言(BDL:Behavior Description Language)作用:主要用于描
9、述复杂系统的行为,以建立视 点行为模型和系统行为模型(或需求模型)由于系统特性与系统行为密切相关,描述行 为有利于检测系统特性,2023/1/10,19,10.3需求模型的具体构建方法,系统行为模型的结构 系统名:视点ID1的行为模型;.视点IDn的行为模型。视点行为模型的结构 视点ID:VPBEGIN 视点内共享数据存储池ID;场景ID1 的行为模型.场景IDn的行为模型 VPBehID=视点行为表达式=场景的BehID 场景间关系符 场景的BehID VPEND,2023/1/10,20,10.3需求模型的具体构建方法,视点行为模型的结构 场景ID:BEGIN ABEH:ABehID: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面向 软件 行为 视点 需求 建模 检测 方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