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研究-ok.docx
《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研究-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研究-ok.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研究目录1绪论31.1 研究背景及意义31.2 研究思路与方法71.3 主要研究内容81.4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92 国内外建筑能效标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3杭州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调研与分析153.1杭州市公共建筑能耗特点153.2不同类别建筑物能耗分析173.3造成公共建筑能耗大的原因分析244 公共建筑能效标识制度研究244.1 建筑能效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的主要成绩254.2 建筑能效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64.3 建筑能效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原则274.4 建筑能效认证和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设计思路274.5 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模式
2、295 对策建议305.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305.2 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力度305.3 实施多种政策措施315.4 加强中介机构的建设315.5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315.6 开展标识实施效果评估32参考文献331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能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和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可以缓解能源的紧张局面,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筑节能作为全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提高建筑热舒适性、促进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
3、作报告中强调: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并进一步指出: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部汪光焘部长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发表应对能源资源环境挑战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讲话中指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要求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标准,制定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来大力推进,促进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根本性提高。节能省地、节水节材成为未来
4、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关键词。建筑节能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和迫切的课题,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内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个能耗大户,是节能工作的薄弱环节。据统计,我国城乡既有建筑450余亿,达到节能建筑指标的仅占5%左右,即便是近期建造的新建筑也有90%以上属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7.5%,与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面积建筑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2-3倍,而热舒适度远不如人,同时造成空气污染高出发达国家的2-5倍,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极大。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屡创新高,其中不乏有一定比重的公共机构建筑
5、。由于公共机构新建和既有建筑总量巨大,约占社会民用建筑总量的6%-10%,根据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深度研究报告,我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费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接近于我国8亿农村人口生活用电水平,其中大部分能耗为建筑运行能耗。在城镇化过程中切实做好城乡统筹,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切实做到节约使用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意义和影响十分重大。杭州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从气候条件上来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阴雨、夏潮热、秋干爽、冬湿冷的气候特点。杭州由于地形地貌
6、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悬殊,全市的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局地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季风强度的较大变化,常导致冷热干湿异常,出现灾害性天气和气候事件。杭州市主要气候特点如下:盛夏季节(7-8月)太阳总辐射量达最高值,也是一年中的高温期。由于受副热带暖性气团控制,梅雨结束后降水量较前期明显减少,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冬季光、热、水均处在一年中的低值期。杭州市西南部的新安江水库区、梅城两江小平原、寿昌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体调节,是杭州市降水量较多,热量条件最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气候区。杭州市东北部的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形向北敞口,降
7、水量偏少,光照充足,冬季寒冷,热量条件稍差。中部的河谷平原、盆地介于南北之间,气候多宜,降水量适中,热量条件较优。总之,各县(市)尽管小气候有差异,但均呈冬冷夏热的特点。目前,杭州地区公共建筑能耗综合指标评价分析工具主要采用由上海凯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开发的PKPM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它是以美国劳伦伯斯克力国家实验室开发的DOE-2程序为内核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OE-2是用反应系数法来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用户可以运用PBECA软件输入建筑围护结构构造、采暖空调方式与系统分布、室内人员活动规律、照明情况和设定室内温度值,对建筑物全年8760h的室内热环境参
8、数和能耗进行逐时的动态模拟,计算出建筑物的全年能耗情况。几年的实践表明:该分析评价软件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的研究结果,采用该分析评价软件办公楼的夏季能耗随外窗传热系数降低反而增加,这个情况与实际结果显然不符,清华大学的相关分析报告也指出了这一点。另外,由于该分析评价软件既规定了总体节能率目标(如50%),又规定了围护结构的统一限值。当某项设计参数不满足规定性指标时,可改用综合能耗性能指标来执行,能耗指标用指定的DOE-2软件来模拟。实际上,这样的规定是在一个标准中同时为设计者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达标途径。尽管标准制定者的初衷是使标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
9、实际上多重标准将导致严重的问题。一是在标准适用区域,均执行同一围护结构限值,不同地方并非均能达到综合能耗指标和总体节能率目标;二是满足综合能耗指标的要求也不一定能够满足总体节能率目标,这给标准的执行造成漏洞。如某些设计人员,为了满足业主的不合理要求,刻意让某项规定性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甚至根本不执行围护结构的规定性指标,用标准规定的综合能耗计算方法能满足标准规定即可,从而通过节能审查验收。显然这些建筑不可能实现50%的节能目标,但却是合法的节能建筑。显然,如果在节能建筑审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利用标准存在的漏洞,将使建筑节能后患无穷。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既有建
10、筑改造,而且涉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检测、评价、使用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方面面,影响因素复杂,单独强调某一个方面,很难综合实现建筑节能目标。而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一环评价,目前在我国尚未有效开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这项工作技术要求高外,相关制度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快建立建筑能效标识制度是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的迫切需求。建筑能效标识是指将反映建筑物或建筑材料、部品等的能耗或用能效率的热工性能、能效等级指标及其他有关的信息以标识的形式进行公示。建筑能效标识的本质是以标识的方式对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节能性能的一种明示。在建筑节能领域,利用市场机制的管理方式目前还比较
11、少,而建筑能效标识则向建筑用户、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提供了衡量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建筑部品能效指标的信息,使建筑物的能耗情况趋于公开,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建筑节能管理的要求。实施建筑能效标识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将建筑节能各方主体合理地连接起来,从而解决了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二是建筑能效标识明确了建筑用户、开发商、测评机构以及政府等建筑节能各方主体的责、权、利;三是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四是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将使政府对建筑节能的过程管理逐步转变为建筑物终端能效的管理。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研究的基本思路建筑
12、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研究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课题,课题组将围绕现状调研、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对策研究三大环节,深入、细致地剖析杭州市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符合杭州市实际的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服务。(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具体采用文献研究与现状调查相结合、各方建筑节能诉求与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文献调查本课题所涉及的文献包括现有的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政策法规、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技术管理等书籍、国内外学者对建筑物(公
13、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进行研究的各类公开发表的文章、有关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硕/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等。本课题所涉及的网络资料包括国内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的公开信息、国内外关于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新闻等方面。通过对这类文献的调查,系统的掌握当前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当前在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领域的新的理论和理念、了解杭州市、国内外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发展的现状。统计与比较分析课题组采取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
14、开阔研究视野,提出杭州市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杭州市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打下基础。系统分析法课题组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工作视为一系统,通过对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涉及的有关各方、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管理的内容和手段等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调研、考察,进而分析杭州市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应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和确立。1.3 主要研究内容(1) 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及其政策法规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现行国家
15、及省市关于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法规、政策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2) 杭州市及国内外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调研和分析。主要包括:杭州市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国内代表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等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现状调研与分析;发达国家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现状调研与分析。(3) 杭州市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关键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的方法和工具;标识制度的设计;建筑物(公共建筑)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建设的优惠政策设计、技术及管理保
16、障等。1.4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姓名职务职称从事专业工作单位承担内容张勋俊区域总经理高工土木工程中天建设集团课题组长方旭慧区域总工教高土木工程中天建设集团副组长张益堂副总裁高工土木工程中天房产集团副组长吴伟忠站长高工土木工程桐庐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策研究胡康虎副总经理高工土木工程杭州市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对策研究左 华副站长高工土木工程建德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统计分析谢 敏副站长高工土木工程桐庐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统计分析蔡国洪总工程师高工土木工程浙江城投建设有限公司统计分析郭继红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工程师土木工程中天建设集团文献调查、资料收集彭 亮总工助理工程师土木工程中天建设集团文献调查、资
17、料收集李小玥总工助理土木工程中天建设集团文献调查、资料收集2 国内外建筑能效标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外对建筑能耗评估与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建筑能耗评估与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其基本思路一是通过强制性的最低能耗标准作为新建建筑市场准入的最低门槛;二是通过能效标识方法鼓励房地产商开发出更节能的建筑,同时引导用户购买。该方法不但实现了限制非节能建筑,同时达到了激励节能建筑占领市场的目的,且为节能激励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定量指标和衡量指标,以及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对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外,节能产品评定和标识的方案很多,它们
18、的发起机构往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如环境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目前,全世界约有37个国家实施了“能效标识”,34个国家在使用能效标准。美国于1995年颁布实施了节能30%的“能源之星”能效标识,截至2005年底,“能源之星”累计认可的新建建筑达52.5万栋,取得净能源节约效益120亿美元。欧盟委员会在2003年发布了能源指令2002/9l/Ec规定:从2006年起,欧盟地区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拥有能源证书,该证书通过计算的方法对建筑物的单位面积能耗进行分级标识,德国将该证书直译为“能源护照”。 加拿大的国家建筑能源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最低性能要求。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办公室制定了
19、新建建筑最低能源消耗标准。表2.1列出了丹麦、荷兰、英国、法国和美国主要的建筑能效标识体系。丹麦的EM 和ELO 针对建筑规模进行划分,EM 的标识对象为小型建筑(建筑面积小于1500 m2),而ELO 针对大型建筑(建筑面积大于1500 m2);荷兰EPA-W的标识对象为既有住宅,EPA-U 为既有非住宅,EPC 为新建建筑;英国SAP 的标识对象为住宅,SBEM 为其他建筑类型,BREEAM 为所有建筑;法国DPE 的标识对象为新建建筑;美国“能源之星”的标识对象包括住宅和商业建筑。表2.1 丹麦、荷兰、英国、法国和美国主要的建筑能效标识体系国家缩写全称开始时间丹麦EMEnergy cer
20、tification scheme for small buildings强制1997ELOEnergy management scheme, large buildings强制1997荷兰EPA-WEnergy Performance Advice, existing dwellings自愿2000EPA-UEnergy Performance Advice, existing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自愿2005EPCEnergy Performance Coefficience, new buildings强制1995英国SAPStandard Assessme
21、nt ProcedureSBEMSimplified Building Energy Model2001BREEAMBRE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2005法国DPEDiagnostic de Performance Energetique计划中美国Energy Star自愿1998德国EBAEnergiebedarfsausweis强制2002欧盟各国(丹麦、荷兰、法国等)的建筑能效标识基本上均为等级标识,大多分为A至G 7个等级。美国的“能源之星”为保证标识,只要建筑的能源效率经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评估在同类建筑中处于领先的25%范围内,室内环境质量达标
22、,或经查验遵循一定的质量管理程序而建造,即可授予能源之星建筑标识。建筑能效标识的资金主要来自开发商/业主,辅以一定的经济激励政策。丹麦EM、ELO 的标识资金由开发商/业主提供。荷兰EPA-W的资金来源是开发商/业主、标识津贴及节能津贴,EPA-U 的资金来源是开发商/业主,EPC资金来源是开发商/业主、贷款补助及其他。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各国相继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节能经济激励政策,通过节能专项补贴、减免税、低息贷款等政策鼓励节能建筑的建设。在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凡在IE标准基础上节能30和50以上的,可分别减免税l000美元和2000美元。在法国,为鼓励人们在建房修房时充分
23、利用新能源,政府为安装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设备提供补助,能源与环境管理局还聘请专家审核施工项目的节能措施及新能源的利用效率,达标者的奖励金额可达施工总额的50%。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能效标识制度起步较晚,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自愿性的保证标识项目,即节能产品认证。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8月13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启动。在建筑能效标识方面,2003年底,我国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的体系“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公布。 2006年,建设部与科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物 公共建筑 能效 认定 标识 制度 建设 研究 ok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