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阱类质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pptx
《离子阱类质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阱类质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离子阱类质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齐孟文中国农业大学,离子阱类质谱是一类极其重要和应用广泛的质谱分析方法,是化学及生物学分析的基本工具,了解其工作的基本原理,对于深入了解阱类质谱的设计构造,性能指标,操作模式,参数优化和合理使用都是基本的和必须的,其基本原理主要涉及离子在四级场中对的运动规律的描述。,1.仪器类型 1.1三维离子阱 三维离子阱是较早出现的一种离子阱,由一对环形电极和两个呈双曲面形的端盖电极组成,两个端盖电极顶端开有小孔,作为离子出入的通道。一般在环形电极上施加射频交流电压或再加直流电压,以提供一个捕获离子的四级场,上下两个端盖电极一般接地。三维离子阱的主要缺陷是双曲面电极加工组装困
2、难,且离子捕获在阱中心的一个空间点上,捕获效率受到限制,另外存在着空间电荷效应,质谱的分辨率很难提高。,图1.3D离子阱的结构示意图,1.2线性离子阱 线性离子阱,是在四级杆质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两组双曲线形级杆和两端的两极板组成,在其中一组级杆上开有窄缝。两组极杆上施以位相相反的射频电压,且开有狭缝的一组施加一激励交变电压,以驱动离子从窄缝中共振弹射检出。相对于三维离子阱,离子在线性阱中被囚禁在极杆轴向的线段内而不是聚集在一个点上,有效地避免了三维离子阱的固有缺陷,因此捕获效率得以提高,空间电荷效应减弱,质谱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该类型的离子阱为目前离子阱的主流产品。,图.附图示
3、线性离子阱的结构,1.轨道离子阱 轨道离子阱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离子,进入离子阱后受到来自中心纺锤形电极的吸引,会围绕中心电极做旋进运动,即:围绕中心电极(径向)和沿中心电极(轴向)的运动。因为离子质量不同,当达到谐振时,不同离子的轴向往复速度不同,通过离子阱中内置的检测器检,测定离子通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可以得到多种离子的时序信号,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成为频谱,而共振频率直接与离子质量有关,由此可以得到质谱图。轨道离子阱质谱的分辨率极高,本身的体积很小,但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极高,支持系统庞大,购置及维护费用高,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图.示轨道离子阱结构,1.矩形离子
4、阱 矩形离子阱是通过对线性离子阱的简化而来的,关键是用平行板取代了曲面极杆,容易加工和组装,不过其离子活动的主要空间处的电场仍然可以近似为电四极场。一般在x,y 电极之间施加的射频电压,使x-y 平面内形成谐振场,而在z方向加一直流电压形成捕集势阱,限制并调节离子在z方向的运动。,图4.矩形离子阱结构示意图及外加电压,2.理论背景 2.1在捕获场的自由振荡 所有离子阱的工作机制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即离子在电四极场中的运动规律,在单纯施加一个射频电压的情况下,其运动可以用马修齐次二阶微分方程描述,即(1),其中,在柱坐标系中,u表示径向r(x,y)和轴向z坐标,这是简谐方程,各坐标可独立求解;是
5、一个无量纲参数,=t/2,是射频电压的角品率(rad/s);au和 qu是一对有关马修方程解的约化参数,对理想的四极场,要求离子阱的电极结构满足 r0=2z0,r0和z0分别是环形电极和端盖电极顶点的到原点的距离,则有以下关系:,(2)其中,m是离子的质量,e是单位电荷,U 和 V是所施加的射频的直流电压及交流电压波幅。,图5.离子阱结构示意图,对离子运动的马修方程求解,可以得到离子在电四极场的本征振荡频率的频谱为:(3)其中,下角标u表示空间坐标,n是高阶振荡级次,n为零时为基频,此处(4)单位为rad/s。模拟研究表明,在基频时,离子在电四极场中的振荡轨迹为处于中心的李萨茹运动,对于一个给
6、定的离子,若要其在运动轨道稳定,则必须在径向r和轴向z同时落在马修方程的解空间,一般应用选取第一稳定区域,以(r,z)等位线划分,结果见下图。,公式(2)是理想四极场情况下的结果,由于实际的双曲面电极只是一个截断,并且端盖电极开有小孔,致使有高阶场的成分存在,为了消除其影响,更好地逼近理想的四极场,商业仪器一般将端盖电极间距离拉长,z0增加10.6%,此时 r022z02,公式(2)需要用更一般的形式取代:(5),图6.离子阱的马修方程解的稳定区,根据马修方程,a和q与离子的质荷比m/z、离子阱的结构参数(r0,z0),所加射频的频率、及其交流幅度V和直流成分U有关。商用仪器一般不加直流成分(
7、U=0),因此仪器工作在qz轴,又射频的频率一般是固定的,当进行离子捕获(离子化阶段)操作时,此时固定射频电压V,因qz 1/(m/e),则离子按照质荷比从大到小顺序而由左到右对应地分布在qz轴上。在进行质量不稳定性扫描时,因 qz V/(m/e),随着扫描电压的增大,相应质荷比离子的qz持续增大,当其到达稳定域的边界点qz=0.908 时,就会被顺序扫出而为外置的探测器所检测。,2.2辅助激励下的共振 若除了射频外,同时在端盖电极施加一个幅度较小的交流激励信号V,幅度一般为1 V,则离子做相应于经典力学的胁迫运动,此时马修方程可以修改如下,若激励施加在离子出射的z轴方向,则有(6)其中,,通
8、过对方程求解可知,在激励为偶极场时,共振发生在其频率w和离子的自由振荡频率 一致时,即(7)当激励为四极场时,频率满足一下条件时,离子做所谓的参数共振,要求(8),在共振状态下,离子从激励场中吸收能量而被加速,若激励电压幅度足够大或作用时间足够长,离子可以克服离子阱的势阱束缚,而被弹射出离子阱,若激励电压幅度不是很大,通过离子与引入的冷却气体分子(如氩气或氮气)碰撞,最终动能会转化为内能沉积到离子,引起离子的解离,称为激发解离。共振激发被用于1)弹射不需要的离子;2)促进离子的热解反应;3)对离子进行选择性扫描检查。,图7.共振激发和弹射示意图,3.参数计算 对离子阱进行某种操作,首先需要对相
9、关参数进行计算和设置,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示例进行说明。假设:离子为丁基苯(m/z=134),离子阱的结构r0=1.00cm,z0=0.783cm,射频 U=0,V=757V0-p,f=1.05MHz,换算有:,3.1 qz和最小截止质量 最小截止质量LMCO,为设定条件下,离子阱捕获离子质量的下限,对商业仪器而言,因为不加直流a=0,则离子阱仅工作在qz轴,而 qz 1/m,因此稳定的边界点qz=0.908对应于LMCO,由于在其他条件恒定时,qzm=常数,则 有 射频电压正比于离子的质量,即V m,由已知点的相关数据,可求得已知LMCO时应施加的射频电压,有 该公式在激发解离过程,可用于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子 质谱仪 基本 工作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