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监测与生态规划ppt课件.ppt
《生态监测与生态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监测与生态规划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1 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生态监测的概念 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做“仪器”来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生态监测的特点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 具有多功能性 监测灵敏度高 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一、生态监测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要求,9-1 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生态监测的基础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进化 生态监测的可能性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生物的富集能力 生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生命具有共同特征,二、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1.指示生物及其基本特征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即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
2、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作的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基本特征对干扰作用反应敏感且健康 具有代表性 对干扰作用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小、重现性高 要具有多功能,一、指示生物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2.指示生物的选择方法生物敏感性的划分指示生物选择方法 现场比较评比法 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 人工熏气法 浸蘸法,一、指示生物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3.指示生物的指示方式和指标 症状指示指标 指示生物的这类指标主要是通过肉眼或其它宏观方式可观察到的 形态变化。生长势和产量评价指标 对于植物而言,各类器官的生长状况观测值都可用来作指示指标。生理生
3、化指标 它比症状指标和生长指标更敏感和迅速,常在生物未出现可见症状之前就已有了生理生化方面的明显改变。行为学指标 在污染水域的监测中,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回避反应(avoidance reaction)也是监测水质的一种比较灵敏、简 便的方法。,一、指示生物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4.指示植物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植物监测方法 调查法 植物群落监测法 污染量指数法,一、指示生物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污水生物系统 污水生物系统是1909年由科尔科威茨和马森提出,后又经许多学者不断完善的一种用于河流污染、尤其是有机污染的一种监测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当河流受到
4、污染后,在污染源下游的一段流程里会发生自净过程,即随着河水污染程度的逐渐减轻,生物的种类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河段将出现不同的物种。,二、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PFU(polyurethane foam unit)法 PFU法是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采集水域中微型生物和测定其群集速度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法。生物指数法 生物指数(biotic index)是指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二、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的其它监测指标以测定有生命成分的结构信息为基础的指
5、数;以功能信息为基础的指数。这类指数主要是些生态效率指标,如P/R比率、PN/PG比率等;以结构与功能联合的信息为基础的指标。如转换率(turnover ration),像群落的生产速率与群落生物量的比值,即 P/B比率等。,二、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9-2 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水污染的生态监测 监测方法:细菌在水污染生态监测中的作用 浮游生物的指示作用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监测中的应用,二、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9-3 生物测试,生物测试(bioassay)生物测试又称生物测定或生物检试,是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 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等变化测试污染状况的方法。生物测试方法 静水式生物
6、测试(static bioassay)流水式生物测试,一、生物测试及基本方法,9-3 生物测试,毒物和毒性试验的一般概念毒性试验(toxic test):指人为地设置某种致毒方式使受试生物中毒,根据试验生物中毒反应确定毒物毒性的试验方法。毒物:指由某种方式进入生物体的化学物质,在其达到一定数量时,能扰乱或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症,甚至使生物死亡的物质。毒性试验中对生物的致毒方式主要采用的方法:一是接触致毒;二是口服致毒;三是人工直接感染法。急性毒物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通常为96小时或更短的时间,能引起试验动物死亡或剧烈损伤的一种试验方法。慢性毒物试验,二、
7、毒性试验,9-3 生物测试,微核技术 微核技术是利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四分体时期出现的微核率来指示环境污染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在复制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诱变因子的作用,就会产生一些游离染色体片断,形成包膜,变成大小不等的小球体,这就是微核(micronucleus,MCN)。染色单体交换测定技术 鱼类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测定技术是7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技术。艾姆斯试验技术 艾姆斯试验技术是利用经人工诱变了的微生物作为指示微生物的一监测方法。,三、致突变和致癌物质的监测,9-4 生态规划,一、生态规划的概念二、生态规划的原则三、生态规划的内容四、生态规划
8、的步骤五、生态规划的思想与发展六、生态规划的程序与方法七、实例分析,9-4 生态规划,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也称环境保护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废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调控管理。生态规划 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观点,对规划区域内城乡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因子(如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状况、环境污染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建筑、桥梁、道路、城市管线基础设施分布等)和自然生态因子(气候、水系、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资源状况等)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特征都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其目的在于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
9、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协调发展,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一、生态规划的概念,9-4 生态规划,二、生态规划的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趋适开拓原则协调共生原则区域分异原则生态平衡原则高效和谐原则可待续发展原则,9-4 生态规划,三、生态规划的内容,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环境保护规划人口适宜容量规划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生态规划管理对策,9-4 生态规划,国外生态规划的技术路线 资源管理生态规划(F.Steiner,1960s):确定规划目标
10、 资源数据清单和分析 区域适宜度分析 方案选择 规划方案实施 规划执行 方案评价。McHarg生态规划法(I.L.McHarg,1969):确定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 广泛搜集规划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料(包括地理、地质、气候、土壤、野生动物、自然景观、土地利用、人口、交通、文化、人的价值观调查),并分别描绘在地图上 根据规划目标综合分析,提取在第二步所收集的资料 对各主要因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度分析,确定适应性等级 综合适应性图的建立。,四、生态规划的步骤,9-4 生态规划,国内生态规划的技术路线,四、生态规划的步骤,规划、环保业务部门,规划设计、筹备阶段,政府决策部门,气象水文,地
11、形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园林绿化,生态要素调查、评价、预测,规划设计阶段,规划目标(社会、经济、生态),规划对策(生态功能区划、环保规划工程措施、绿地系统规划、生态与环境管理措施),评审阶段实施阶段,9-4 生态规划,五、生态规划的思想与发展六、生态规划的程序与方法七、实例分析,1.生态规划与设计思想的产生,生态规划的先驱Marsh,Gedde与Powell分别从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以及规划的实施途径的开创性工作,为后来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他们的工作,标志着生态规划的产生和形成。,在其1864年出版的Man and Nature Physica
12、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著作中,首次提出合理地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并呼吁Design with nature rather than against the environment.Marsh的这个规划原则,直至仍是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Powell(1879)在他的(Report on the Lands of the Arid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中指出:“恢复这些土地(指不适当耕作而导致的沙化地与废弃地)需要广泛而且综合的规划”,规划“不仅要考虑工程问题及方法,还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监测 规划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