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基础ppt课件.ppt
《物质结构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结构基础ppt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第二节元素周期系和元素的基本性质,第四节 分子间作用力,第三节 化学键,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分子是物质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又与分子的结构有关。,分子结构,化学键,空间构型,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内,第一章 第一节,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离核愈近,电子云愈密集,即电子云出现的概率密度愈大。反之,离核愈远,电子云愈稀疏,即电子云出现的概率密度愈小。,注意:电子云中的小黑点决不能看成是电子。,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第一章 第一节,1
2、924年德布罗意预言:一些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为了得到电子运动状态的合理解,必需引进几个参数n、l、m,称它们为量子数(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一些特定的数字),每个量子数都有其确定的取值范围。,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第一章 第一节,意义:描述电子层能量的高低次序和离核的远近,有电子层的意思。取值:1 2 3 4 5 6正整数 符号:K L M N O P n=1表示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第一电子层。n越大,该电子层离核平均距离越远,电子能量越高。n相同,即为同一电子层。,(一)主量子数n,第一章 第一节,对于单层电子的
3、,如氢,电子能量完全由n决定,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电子能量除了与n值有关外,还与电子亚层有关。,(一)主量子数n,第一章 第一节,意义:表示同一电子层中有不同的分层(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取值:0 1 2 3 4(n1)正整数 符号:s p d f g,(二)角量子数l,第一章 第一节,各电子层内的亚层数,(二)角量子数l,第一章 第一节,每个n值最多对应n个不相同的角量子数l,即每个电子层最多有n个亚层。l的每个值还可表示一种形状的原子轨道:l=0,s轨道,球形;l=1,p轨道,哑铃形;l=2,d轨道,花瓣形,(二)角量子数l,第一章 第一节
4、,注意,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与n、l有关,而氢原子或单电子离 子原子轨道的能量只与n有关。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由n、l 共同决定。一组n、l 对应于一个能级,其能量相同(即n、l 都相同)。在多电子原子中,n相同,l 越大,E 越大。EnsEnpEndEnf 即在同一电子层中,电子还分为若干不同的能级,l 又称为能级或电子亚层。,第一章 第一节,(同一亚层中往往还包含着若干空间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意义: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取值:与l有关,给定l,m=0、1、2 l,(2l+1)个值。如,p轨道在空间有三个方向px、py、pz,(三)磁量子数m,第一章 第一节,通常把在一
5、定的电子层中,具有一定形状和伸展方向的电子云所占据的原子核外空间称为一个原子轨道,简称为轨道。用或表示。,电子能量与m无关,也就是说,n、l相同,而m不同的各原子轨道,其能量是完全相同的。这种能量相同的轨道称为简并轨道,或等价轨道。如px、py、pz属于等价轨道。,(三)磁量子数m,第一章 第一节,(三)磁量子数m,第一章 第一节,电子除绕核运动外,还绕着自身的轴作自旋运动意义:描述核外电子的自旋状态取值:+1/2,-1/2;,四个量子数 n,l,m,ms可确定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状态,(四)自旋量子数ms,第一章 第一节,结论: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即同一原子中
6、各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完全相同。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各电子层的轨道数=n2 各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2n2,(四)自旋量子数ms,第一章 第一节,1-1,(四)自旋量子数ms,第一章 第一节,1.n 不同,l 相同。n 越大,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的主峰离核越远,轨道的能量越高;,E1sE2s E3s E2p E3p E4p E3d E4d E5d E4f E5f,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电子分布与近似能级图,2.n 相同,l 相同。l 越大,能量越高。,第一章 第一节,在一定情况下nd 轨道的能量可能高于(n+1)s轨道的能量,nf 轨道的能量可能高于(n+2)s轨道的
7、能量,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如:,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的结果。,3.能级交错,第一章 第一节,(一)电子分布与近似能级图,鲍林获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第一章 第一节,(一)电子分布与近似能级图,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第一章 第一节,(二)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又称为电子的构型。根据光谱数据,归纳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2.Pauli不相容原理,3.Hund规则,第一章 第一节,“系统的能量愈低,愈稳定”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基态原子,是最稳定的系统,能量最低。,1.能量最低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
8、子排布时,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能量最低。,如下图箭头所指顺序。,第一章 第一节,电子填入能级的先后次序,1.能量最低原理,第一章 第一节,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彼此完全处于相同的状态的电子。,在同一个原子中不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2.Pauli不相容原理,第一章 第一节,每一电子亚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s2、p6、d10、f14 每一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原子轨道的2倍,即2n2。,由此可知:,一个原子中不允许有两个电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在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2.Pauli不相容原理
9、,第一章 第一节,3Hund规则,在简并轨道上,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使原子的总能量最低。如:,6C 轨道式,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即简并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可能以自旋相同的方向,分占不同的轨道,因为这样的排布方式总能量最低。,第一章 第一节,原子序数为3 10的8种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构型见表1-2。轨道图式描述原子构型可以准确地表达Hund 规则,而电子构型式却无法表达。,3Hund规则,第一章 第一节,例如:22Ti 1s22s22p63s23p63d24s2 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24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10、实验测定:1s22s22p63s23p63d54s1,?,29Cu 1s22s22p63s23p63d94s2 实验测定:1s22s22p63s23p63d104s1,再如:,3Hund规则,第一章 第一节,Hund规则特例:简并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都是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3Hund规则,第一章 第一节,电子排布的书写:,(3)可用原子实或原子芯(稀有气体元素符号)简写电子排布式。,(1)按电子层的顺序写;,(2)一般地按照电子排布三原则书写,个别例外,应以实验为依据;,例:,47Ag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 47Ag Kr 4d105s
11、1;Ag+Kr 4d10,(4)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在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基础上加上得到或失去的电子。,第一章 第一节,节小结,第一章 第一节,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节小结,第一章 第一节,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章 第一节,1、如何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2、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有哪些?,思考题,答:(1)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指出它在原子核外、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指出它在原子核外 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用“电子云”形象的描述核外电子的、电子云”运动。,答:(1)主量子数n。
12、(2)角量子数l。(3)磁量子数m。(4)自旋量子数ms,第一章 第一节,思考题,3、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磷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第一章 第一节,思考题,4、下列电子亚层中,轨道数目最多的是A.n1,l0 B.n2,l1 C.n3,l2 D.n4,l1E.n5,l0,第二节元素周期系和元素的基本性质,当元素按照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时,电子排布(构型)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原子的电子构型随着核电荷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反映。,一、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一章 第二节,能级组的形成是元素划分为周期的本质原因。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于一个周期
13、。7个能级组形成7个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短周期(一、二、三周期)长周期(四、五、六周期)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一)周期(能级组),第一章 第二节,(1)周期表中的周期数就是能级组数。(2)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所处的最高能级组序数,也等于该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的主量子数。即周期数=能级组数=电子层数(3)各周期元素数目,等于相应能级组内各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由能级组和周期的关系可知,能级组的划分是导致周期表中各元素能划分为周期的本质原因。,能级组和周期的关系,第一章 第二节,表 1-4,(一)周期(能级组),第一章 第二节,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称为族。周
14、期表共18列,其中8,9,10三列为一族,称为VIII族,其余一列一族。共16族。,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跟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价电子层价电子所处的能级称为价电子层。,(二)族,第一章 第二节,用“A”表示主族,IA-VIIIA,ns1-2np1-6,即: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ns 或np亚层。共7个主族,第A一般称为0族。大多数教材是把0族合在一起,即8个主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第一章 第二节,1.主族和零族,用“B”表示副族。IB-VIIB族,共7个副族,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n-1)d或(n-2)f 亚层的都属于副族。,B到B族:价电子总数=族数
15、如:钪Ar 3d14s2B和B族:最外层电子数=族数 如:铜 29Cu Ar3d104s1,铁Ar3d64s2,2.副族,第一章 第二节,处于元素周期表的中间,共三个纵行。它们的价层电子的构型是(n-1)d6-10ns0-2,价层电子数是8-10。,3.VIII族,第一章 第二节,(三)周期表分区(特征电子构型),据价层电子构型的特征,将周期表分为5个区:,(1)s 区元素:包括IA和IIA族,价电子层的构型为ns12。(2)p区元素:包括IIIA到VIIIA族,价电子层的构型为ns2np16。(3)d 区元素:包括IIIB到VIIB、VIII族的元素,价电子层的构型为(n-1)d19ns12
16、(Pd为(n-1)d10ns0)。(4)ds区元素:包括IB和IIB族的元素,外电子层的构型为(n-1)d10ns12。(5)f 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电子层结构在f亚层上增加电子,外电子层的构型为(n-2)f114(n-1)d02ns2。钍元素例外。,第一章 第二节,(三)周期表分区,第一章 第二节,二、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由于原子电子层结构呈现周期性,因此与电子层结构有关的元素的基本性质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第一章 第二节,(一)原子半径,1、原子半径的类型,(1)共价半径:同种元素共价键键长的一半。(2)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原子的
17、核间距离的一半。(3)范德华半径:范德华半径是指在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如稀有气体,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如:Cl2:共价半径 99pm,而范德华半径 180pm。,第一章 第二节,第一章 第二节,1、原子半径的类型,(1)同一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电子层数n增多,主量子数增大,原子半径就增大。,同一副族,半径变化不明显,特别是第五周期和第六周期元素接近,这主要是镧系收缩造成的。,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因为镧系收缩,使镧系之后的副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都相应缩小了,使第六周期副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没有因为电子层的增加而大于第五周期副族元素。原子半径的相似也使得这些相应的元素化学性质也很
18、相似。,镧系元素新增加的电子填充在次外层的(n-2)f轨道上,对外层屏蔽作用更大,有效核电荷数减少,使整个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非常缓慢。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第一章 第二节,镧系收缩,第一章 第二节,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主族元素,第一章 第二节,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2)同周期,自左至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所以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半径大幅增加,是因为惰性气体只有范德华半径,比共价半径大得多。,同周期主族元素r递减快;副族元素间r递减慢;镧系元素r减少很少(镧系收缩)。,第一章 第二节,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二)电离能
19、 I,电离能:气态原子在基态时失去电子所需的能量,常用使1mol气态原子(或阳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表示。,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称第一电离能(I1);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称第二电离能(I2).I1 I2 I3,第一章 第二节,I的变化规律:(1)周期:从左到右,I1渐增大(核电荷数增加);(2)族:从上到下,I1渐减少(原子半径增大);,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强,电离能就越大,反之电离能越小。,(二)电离能 I,第一章 第二节,(三)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基态的气态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大小用电子亲合能表示)分别反映元素原子失
20、去和得到电子的能力。为了能同时量度这两种性质,1932年鲍林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无法测出绝对值,鲍林以 F=4.0(3.98)得其它元素相对值。表1-6,递变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 大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第一章 第二节,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即金属性强;反之,若易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则非金属性强。,(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1)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渐减弱,非金属性渐强。(2)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减小,金属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弱,第一章 第二节,元素性质在周期表中递变
21、规律,第一章 第二节,(五)元素的氧化数,氧化数是指在单质或化合物中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形式电荷数。氧化数概念是从正负化合价概念分化发展产生的。化合价的原意是某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相化合时两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之间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化合价不应为非整数。例如,在Fe3O4中,Fe实际上存在两种价态:+2和+3价,其分子组成为:Fe+3Fe+2Fe+3O4。氧化数是形式电荷数,所以可以为分数。O的总氧化数是-8,而3个Fe的总氧化数应该是+8,所以铁元素的氧化数的平均值是+8的1/3,即就是+8/3。同一元素,氧化数越高,电负性越大。,第一章 第二节,节小结,1、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2
22、、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节小结,难点:,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思考题,1、氧化数和化合价两个概念有何区别,答:氧化数是从化合价发展得出来的一种新概念。化合价的原意是某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相化合时两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之间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化合价不应为非整数。而氧化数是形式电荷数,所以可以为分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数是把氧元素的氧化数定为-2,这也是由化合价确定了的。它们的区别是:氧化数只指原子而不指原子团,而化合价既指示原子又指原子团。化合价不能用分数,而氧化数可以用分数。例如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正8/3,而化合价是指两个铁原子为正3价,一个铁原子是正2价。,思考题,2、某元素原子
23、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该原子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4周期,A族,s区 B.第4周期,A族,p区C.第4周期,A族,d区 D.第4周期,B族,s区E.第4周期,B族,p区,第三节 化学键,我们把分子内部直接相邻原子间的强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化学键有三种类型:a.离子键(ionic bond)b.共价键(covalent bond)c.金属键(metal bond),第一章 第三节,一、离子键,(一)离子键的形成,德国化学家科塞尔,离子键:相反电荷的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形成离子键重要条件:两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较大,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结构 基础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