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泵与风机5管路计算ppt课件.ppt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5管路计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泵与风机5管路计算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部分 流体力学5 管路计算,流体力学 泵与风机,2,【知识点】简单管路的概念,简单管路的计算,复杂管路及其计算,有压管路中的水击,均匀流管路及其计算。【能力目标】熟练识记 简单管路、串联管路、并联管路及均匀流管路的定义,水击的概念;领会 水击的产生及传播过程;熟练掌握及运用 简单管路、串联管路、并联管路及均匀流管路的水力计算。,5 管路计算,3,5 管路计算,4,简单管路是指具有相同管径d,相同流量Q的管段,它是组成各种复杂管路的基本单元。如图5.1所示。以0-0为基准线,列1-1,2-2两断面间的能量方程式(忽略自由液面速度,且出流流至大气):,5.1 简单管路的计算,图5.1 简单
2、管路,5,因出口局部阻力系数0=1,若用0代替1计入到 中去,则上式可简化为 用 代入上式,得令则,(式5.1),5.1 简单管路的计算,6,对于一定的流体(即、一定),在d、l已给定时,S只随和 变化。从前面章节知道,值与流动状态有关,当流动处在阻力平方区时,仅以K/d有关,所以在管路的管材已定的情况下,值可视为常数。项中只有进行调节的阀门的可以改变,而其它局部构件已确定局部阻力系数是不变的。S对已给定的管路是一个定数,它综合反映了管路上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情况,故称为管路阻抗。从式(5.1)可以看出,用阻抗表示简单管路的流动规律非常简练,它表示的规律为:简单管路中,总阻力损失与体积流量平方
3、成正比。这一规律在管路计算中广为应用。式(5.1)是在图5.1具体条件下(出流至大气,1-1断面p1=pa,无高差)导出,得到水池水位H全部用来克服流动阻力。但对其它类型管路并不如此,必须具体加以分析。,5.1 简单管路的计算,7,图5.2是水泵向水箱送水的 简单管路(d及Q不变),以0-0为基准面,列1-1,2-2两断面间的能量方程 式,移项后得略去液面速度水头,输入水头为 式(5.2)说明水泵扬程不仅用来克服流动阻力,还用来提高液体的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使之流到高位压力水箱中。,(式5.2),图5.2 水泵系统,5.1 简单管路的计算,8,所谓虹吸管即管道中一部分高出上游供水液面的简单管路
4、(见图5.3)。工作时先将虹吸管内抽成真空,在压差的作用下,高位水流通过虹吸管引向低位水流。只要管内真空不被破坏,并使高低位保持一定的水位差,虹吸作用就将保持下去,水流会不断地流向低位。由于利用虹吸管输水具有节能、跨越高地、便于操作等优点,因此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当真空达到某一限值时,会将使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分离出来,随真空度的加大,空气量增加。大量气体集结在虹吸管顶部,缩小有效过流断面阻碍流动,严重时造成气塞,破坏液体连续输送。为了保证虹吸管正常流动,必须限定管中最大真空高度不得超过允许值 hv=78.5mH2O。,5.1 简单管路的计算,9,虹吸管中存在真空区段是它的流动特点,控制真空高度则
5、是虹吸管的正常工作条件。现以水平线0-0为基准面,列出图5.3中1-1、2-2能量方程。令于是,(式5.3),图5.3 虹吸管,5.1 简单管路的计算,10,这就是虹吸管流量计算公式。式中在图5.3条件下:式中 进口阻力系数;转弯阻力系数;出口阻力系数。,5.1 简单管路的计算,11,式中H0在图5.3条件下:以上数值代入式(5.3)中于是流量为:所以,(式5.5),(式5.4),上两式即是图5.3情况下虹吸管的速度及流量计算公式。,5.1 简单管路的计算,12,为计算最大真空高度,取1-1及最高断面C-C列能量方程。在图5.3条件下,上式为用式(5.5)的v代入上式中得出 为了保证虹吸管正常
6、工作,式(5.6)计算所得的真空高度 应小于最大允许值hv。,(式5.6),5.1 简单管路的计算,13,【例5.1】给出图5.3的具体数值如下:H=2m,l1=15m,l2=20md=200mm,hv=7m。求通过虹吸管流量及管顶最大允许安装高度。,5.1 简单管路的计算,14,串联管路是由许多简单管路首尾相接组合而成,如图5.4所示。,5.2.1 串联管路,5.2 管路的计算,图5.4 串联管路,15,管段相接之点称为节点,如图中a点、b点。在每个节点上都遵循质量平衡原理,即流入的质量流量与流出的质量流量相等,当=常数时,流入的体积流量等于流出的体积流量,取流入流量为正,流出流量为负,则对
7、于每一个节点可以写出。因此对串联管路(无中途分流或合流)则有:Q1=Q2=Q3(式5.7)管路的阻力损失是:因流量Q各段相等,于是得(式5.8)由此得出结论:无中途分流或合流,则流量相等,阻力叠加,总管路的阻抗S等于各管段的阻抗叠加。,5.2 管路的计算,16,流体从总管路节点a上分出两根以上的管段,而这些管段同时又汇集到另一节点b上,在节点a和b之间的各管段称为并联管路,如图5.5所示。同串联管路一样,遵循质量平衡原理,=常数时,应满足,则a点上流量为(式5.9),图5.5 并联管路,5.2.2 并联管路,5.2 管路的计算,17,并联节点a、b间的阻力损失,从能量平衡观点来看,无论是1支路
8、、2支路、3支路均等于a、b两节点的压头差。于是(式5.10)设S为并联管路的总阻抗,Q为总流量,则有而将上式整理得出:,(式5.11),(式5.12),5.2 管路的计算,18,于是得到并联管路计算原则:并联节点上的总流量为各支管中流量之和;并联各支管上的阻力损失相等。总的阻抗平方根倒数等于各支管阻抗平方根倒数之和。现在进一步分析(5.11)式,将它变为:写成连比形式:此式即为并联管路流量分配规律。它的意义在于,各分支管路的管段几何尺寸、局部构件确定后,按照节点间各分支管路的阻力损失相等,来分配各支管上的流量,阻抗S大的支管其流量小,S小的支管其流量大。,5.2 管路的计算,19,【例5.2
9、】某两层楼的供暖立管,管段1的直径为20mm,总长为20m,。管段2的直径为20mm,总长为10m,。管路的=0.025,干管中的流量Q=110-3m3/s,求Q1和Q2。,图5.6 例5.2图,5.2 管路的计算,20,由简单管路组合而成的分支管路如图5.7所示,是由三个吸气口,六根简单路,并、串联而成的排风枝状管网。根据并、串联管路的计算原则,可得到该风机应具有的压头为(5.14)风机应具有的风量为,图5.7 分支管路,5.2 管路的计算,5.2.3 分支管路,21,在节点4,存在着1-4管段、3-4管段两根并联的支管。通常以阻力最大的一支参加阻力叠加。而另外一支则不应加入,只按并联管路的
10、规律,在满足流量要求下,与第一支管进行阻力平衡。工程中常遇到的管路水力计算,是在已知各用户所需流量Q及末端要求压头hc的条件下,求管径d和作用压头H。因为管路布置已定,则管长l和局部阻力的型式和数量均已确定。这类问题先按流量Q和规定流速v求管径d。所谓规定流速,是根据技术、经济要求所规定的流速。各类管路有不同的规定流速,可在设计手册中查得。在管径d确定之后,对分支管路便可按式(5.13)进行阻力计算。然后按总阻力及总流量选择泵或风机。,5.2 管路的计算,22,在有压管路中,由于某些外界原因,例如阀门的突然启闭、水泵机组突然停车等,使管中流速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强大幅度急剧升高和降低,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体力学 风机 管路 计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