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第四章 生物质液化技术ppt课件.ppt
《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第四章 生物质液化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第四章 生物质液化技术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第四章 生物质直接液化技术,4.1 生物质液化技术概述,液化是通过化学方式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液体产品的过程。,液化技术,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生物质直接液化在常压或较高的压力下和化学液化试剂存在条件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将生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液态混合物的热化学反应过程。,生物质间接液化把生物质气化后,再进一步合成液体产品,或采用水解法把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转化为多糖,然后利用生物质技术发酵成乙醇。,生物质液化的实质:将固态大分子有机聚合物转化为液态小分子有机物质。,生物质,干燥,粉碎,直接液化,收集,生物油,溶剂,催化剂,温度,压力,主要产物碳氢化合物(液化油),4.
2、2 生物质液化机理,(1)存在CO和催化剂Na2CO3的反应体系的直接液化机理,Appell等通过对存在CO和催化剂Na2CO3的液化反应体系的研究,提出以下机理,a.Na2CO3和水、CO反应生成甲酸钠和CO2,b.碳水化合物中的相邻羟基脱水后生成烯醇,再异构化为酮,c.新生成的羰基和甲酸根反应,被还原成相应的醇,d.氢氧根和多余的CO反应又生成甲酸根离子,(2)碱金属盐作催化剂的反应体系的直接液化机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大分子经由脱氢、脱水、脱氧和脱羰基反应被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这些小分子具有极高的活性,会立即通过缩聚、环化和聚合等反应再生成新的化合物。,Russel等发现,在碱溶液中
3、对纤维素进行热化学转化时有芳香化合物生成。他们认为这些芳香化合物是纤维素降解后生成的中间体经缩聚和环化反应转化而来。,Yu等在纤维素的溶剂解实验中发现,当温度升至220 oC时,苯氧基化合物的烷氧基化合物得以生成。继续升温会使得含苯氧基的中间产物分解为羟甲基糠醛和苯酚,进一步升温至302 oC将使羟甲基糠醛重新聚合成大分子量的产物。,(3)反应体系内木质素的直接液化机理,木质素是一种主要又烷基酚组成的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液化过程中,固体残留物的产量随着原料中木质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木质素在大约250 oC以上会发生热解并生成大量的苯氧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
4、通过缩聚和聚合反应最终形成固体残留物。,当反应时间过长时,生物质粗油的产量会降低,这归因于一部分粗油发生了重聚反应,转变成了固体残留物。缩短生物质在反应温度下的停留时间将有助于粗油产量的增加。,反应机理:生物质大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生成两个自由基2R此自由基从供氢剂DH2或大分子链段M中多的一个H大分子链段的自由基M聚合,终止反应,4.3生物质直接液化,直接液化以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为介质,将生物质转化为少量的气体产品、大量液体产品和少量固体产品的过程。,直接液化,高压直接液化,低压直接液化,根据压力区分,液体产品用作燃料油,4.3.1 生物质高压直接液化,优点:原料来源广泛不需要对原料进行脱水和粉
5、碎等高能耗步骤操作简单,不需要极高的加热速率和很高的反应温度产品含氧量较低、热值高,生物质高压液化的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原料种类,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化气氛,溶剂选择,反应压力,生物质原料种类的影响,生物质高压液化过程,木质纤维素,低聚体,脱羟,脱羧,脱水,脱氧,小分子化合物,缩合,环化,聚合,新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主要液化产物,左旋葡萄糖,乙酸、甲酸、糠醛,芳香化合物,不同生物质原料中三种组分含量不一样三组分的主要液化产物也不一样,生物质种类影响生物质原油的组成和产率,Demirbas对9种生物质进行液化,发现粗油和焦的产量与原料中木质素的含量有很大关系,油产率(%)
6、=(42.548-0.388 木质素含量(质量分数%),焦产率(%)=(1.979+0.868 木质素含量(质量分数%),关联式表明:木质素增加时,生物质油得率下降,焦的产率升高,其他研究表明:木质素含量越高,液化效果越好,其他因素:原料的粒径、形状原料反应前一般经干燥、切屑、研磨、筛选等处理。,溶剂种类的影响,使用溶剂的目的:分散生物质原料,抑制生物质组分分解得到的中间产物再聚合。,生物质液化常采用供氢溶剂,因此高压液化产生的生物质原油的H/C比要高于快速裂解产生生物质原油的H/C比。,常用的溶剂:水、苯酚、高沸点的杂化烃、芳烃、中性含氧有机溶剂(酯、醚、酮、醇等),以水为溶剂的液化过程称为
7、热液改质(hydrothermal upgrading,HTU)过程。,生物质,预处理,反应器,高压分离,低压分离,精制,产品油,HTU过程示意图,水与有机溶剂相比,成本较低,以水为溶剂的HTU过程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直接液化,酚类物质,醇类物质,环碳酸酯类物质,超临界流体,高压直接液化,低压(常压)直接液化,何为超临界态?,溶剂,催化剂,硫酸、盐酸、磷酸、草酸,苯酚、杂酚油、四氢萘、邻环己基苯酚,(1)以酚类物质为溶剂的直接液化,研究最多、发展历史最长的直接液化技术,最主要的溶剂和催化剂为苯酚和硫酸,溶剂,催化剂,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200、400、600、1000,硫酸、磷酸、草酸、
8、氢氧化钠,(2)以醇类物质为溶剂的直接液化,继酚类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溶剂,催化剂,硫酸,碳酸乙烯酯、丙烯酯,(3)以环碳酸酯类物质为溶剂的直接液化,优点:溶剂介电常数高(极性大,对极性物质溶解力强),酸用量少缺点:成本高、不易回收,溶剂,催化剂,不需催化剂,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4)以超临界流体为溶剂的直接液化,超临界流体的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兼有气体液体的双重性质和优点(溶解性强、扩散性能好),可供选择的溶剂:水、乙烷、氨、二氧化碳、乙醇、丙酮等,液化溶剂用量的表征参数:液固比,液固比决定反应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反应产物中聚
9、合物的百分含量及平均分子质量随液固比的降低而升高液化反应速度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液固比对残渣百分含量和液化产物的化学成分有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的作用:有助于抑制缩聚、重聚等副反应,减少大分子固体残留物的生成量,提高生物质粗油的产率。,加速液化反应速度,降低液化产物粘度。,催化剂,均相催化剂:酸、碱、碱金属碳酸(氢)盐、碱金属的甲酸盐,多相催化剂:金属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 如 Co-Mo、Ni-Mo系列加氢催化剂,举例:200350 oC水中纤维素液化,主要产物,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生物质液化的主要因素。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液化过程,但温度过高时,生物油的得率降
10、低。较高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液体产物的生成。,无催化剂,高压水中纤维素在200350 oC范围内的反应行:,200 oC左右纤维素开始分解;240270 oC反应加快;280 oC以后纤维素反应基本完全。,240 oC以下时只检测到水可溶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油产率升高,在280 oC时达到最大,而焦炭和气体产率继续增加。表面280 oC以后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生物油发生二次反应生成焦炭和气体。,通常最佳反应时间为1045 min,此时液体产物的产率较高,固体和气态产物较少。反应时间太短会导致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太长会引起中间体的缩合和再聚合,使液体产物中重油产量降低,生物质直接液化影响因素: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第四章 生物质液化技术ppt课件 生物 资源 转化 利用 第四 液化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