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监测技术ppt课件.ppt
《生态监测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监测技术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生态监测技术,崔兆杰2003.6,7.1 生态监测技术概况,7.1.1 生态质量与生态监测生态质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的定义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运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科学活动过程,7.1.2 生态监测技术类型与空间尺度,1.宏观生态监测对象: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内容: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2.微观生态监测微观生态
2、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对象: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分类:干扰性生态监测:对人类特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生态干扰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对农药及一些重金属污染物等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传递及富集的监测治理性生态监测:对破坏生态系统经人类的治理后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7.1.3 生态监测的任务与特点,基本仟务:(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人类的资源开发话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
3、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及其在生物链中的传递。(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6)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环境法规,进行有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治理模式及途径,以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地发展。(8)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汁划,如GEMS、MAB、IGBP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7.1.3 生态监测的任务与特点,特点:综合性长期性复杂性分散性,7.1.4 国内生态监测状况,自然环
4、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 生态监测指标的研究方面生态监测宏观领域生态监测宏观领域世界总体趋势:遥感手段和地面监测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状况网络设计上趋于一体化,考虑全球生态质量变化,重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在生态质量评价土逐步从生态质量现状评价转为牛态风险评价,对于生态质量状况提供早期预警在信息管理上强调标准化,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重视国与国之间数据联系,7.2 生态监测技术大纲,技术大纲的主要工作内容:明确生态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工作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提出主要的生态问题以便进行优先监测,制定我国主要生态类型和微观监测的指标体系,依据目前的分析水平,选出常用的监测指标
5、分析方法7.2.1 生态监测技术路线(见下页图),7.2.2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及生态台站的选定,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1)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动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2)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5)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4)沙漠化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5)草场沙化退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6)人类活功对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农田和荒漠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7)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含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一水体系统中
6、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t(9)水土流失地、沙漠化地及草原退化地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0)各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7.2.2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及生态台站的选定,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定:(1)生态监测台站包括生态监测平台和野外生态监测站两种类型。(2)生态监测平台必须以遥感技术作支持,并要具备容量足够大的计算机和宇航信息处理装置,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工作基础。(3)野外生态监测站必须以完整的室内外分析观测仪器作支持,并要具备计算机等信息处理系统,以实现监测网络内信息的共享。野外生态监测站是微观监测的工作基础。(4)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定必须考虑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7、及台站对全区的可控件。一个大的监测区域至少应设置一个监测台和数个野外监测站,7.2.3生态监测主要类型的指标体系的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是指野外生态站的地面或水面监测项目设置指标体系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不同生态类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1)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应根据监测内容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2)不同监测台站间同种生态类型的监测必须按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尽量实现监测内容具有可比性。(3)各监测台站可依监测项目的特殊性增加特定指标,以突出各自的特点(4)指标体系应能反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和主要的生态
8、环境问题并应以结构和功能指标为主(5)宏观监测可依监测项目选定相应的数量指标和强度指标。微观生态监测指标应包括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并能反映主要的生态过程,7.2.4 不同类型生态站的指标,1.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站气象要素指标常规指标: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及其分布、蒸发量、土壤温度梯度,日照和辐射收支。选择指标:大气干湿沉降物及其化学组成,林冠径流量及化学组成,林间CO2气体浓度及其动态水文要素指标常规指标:地表径流量及其化学组成(N、P、K、Ca、Mg、Na、S、有机质),地下水位。选择指标:泥沙流失量及其颗粒组成和化学成分(N、P、K、Ca、Mg、Na、S、有机质),附近河水化学成分
9、(同上)土壤要素指标常规指标: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态含量(N、P、K、S)pH值,交换性酸及其组成,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织成,团粒结构组成容重、孔隙度、透水率、饱合水量及凋萎水量。选择指标: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矿质全量,土壤CO2释放量及季节动态,7.2.4 不同类型生态站的指标,植物要素指标常规指标:植物种类及组成,指示植物、指示群落、种群密度、覆盖度、土物量、长量、凋落物量、凋落物的化学组成及分解率以及热量、光能和水分的收支。选择指标:珍稀植物及其物候特征,森林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和化学组成。动物要素指标常规指标:动物种类,种群密度,生物量及时空变化,能量和物
10、质的收支,热值。选择指标:珍稀野少动物的数量及动态,动物灰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必需元素。微生物要素指标常规指标:种类、分布及其密度和季节动态变化,生物量、热值。选择指标:土壤酶类型与活性,呼吸强度,元素含量与总量,固氮菌生物量及其固氮量,7.2.4 不同类型生态站的指标,2.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站气象要素指标常规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气象常规指标相同。选择指标:大气CO2气体浓度及其动态,大气干湿沉降物的量及化学组成水文要素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常规指标和特选指标相同。土壤要素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常规指标和特选指标相同。植物要素指标常规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常规指标相同。选择指标:珍稀物种及其物
11、候特征。动物要素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动物常规指标和特选指标相同。微生物要素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常规指标和特选指标相同,7.2.4 不同类型生态站的指标,3.荒漠生态系统监测站荒漠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与草原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基本相同在水文要素指标中可去掉泥沙流失量及颗粒组成和化学组成,地表径流量及化学组成两项内容在土壤要素指标中则增加土壤盐分含量及其组成、碱饱合度、土壤风蚀量以及沙丘动态监测指标,7.2.4 不同类型生态站的指标,4.农田生态系统监测站气象要素指标常规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气象常规指标相同。选择指标:大气于湿沉降物的量及化学组成,大气CO2浓度及动态水文要素指标常规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
12、水文常规指标相同。选择指标:泥沙流失量及其颗粒组成,泥沙及径流携带农药(DDT、有机磷等)和其他有毒物质的量(Pb、Cd、Hg、Ni、Cr、F和As以及多环芳烃等),泥沙化学组成,附近河流或水库的水质及化学成分,农田的灌水量、入渗量和蒸发量土壤要素常规指标: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常规指标相同。选择指标: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矿质含量,土壤CO2和CH4的释放量及季节动态,土壤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的累积量,稻田的氧化还原电位,盐碱地的总盐分含量及八大离子组分含量,碱饱合度,土壤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7.2.4 不同类型生态站的指标,植物要素指标常规指标:作物地上、地下及种子生物量和化学组成,热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监测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