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培训教材.docx
《通信电缆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缆培训教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6通信电缆培训教材 第一章 电缆的构造及电气特性 第一节 全塑电缆的结构 02第二节 电缆的电气特性 03第二章 电缆芯线接续与接续套管的封闭第一节 全塑电缆的常用接续方法 03第二节 全塑电缆的接头封闭 05第三章 电缆的交接设备和分线设备第一节 交接设备的分类及型号 09第二节 分线设备的分类及型号 09第四章 电缆配线及割接第一节 主干电缆网的配线 09第二节 配线电缆网的配线 10第三节 电缆割接 10第五章 电缆电气测试及障碍测试第一节 电气测试的基本内容及方式方法 10第二节 电缆芯线障碍种类及仪器仪表测试方法 13第六章 电缆气压维护第一节 充气维护概述 15第二节 充气系统简
2、介 15第三节 人工查漏 15第一章 电缆的构造及电气特性第一节 全塑电缆的结构全塑电缆由外护层、屏蔽层、绝缘层和导线四部分组成。一、 全塑电缆的型号及表示方法以HYA 10020.5 为例:H-市内通信电缆 Y-实心聚烯烃绝缘 A-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100-100对电缆 2-每对芯线数 0.5-导线直径(mm)二、全塑电缆的缆心结构全塑电缆的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缆心绝缘、缆心扎带、包带层等组成。1、 导线材料:使用的是退火软铜线,根据通信服务范围和用户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线径及不同对数的电缆。2、 导线绝缘层:采用实心聚乙烯、泡沫聚乙烯、泡沫/实心皮聚乙烯等不同的绝缘结构,主要是为
3、了改善电缆的性能,以适应不同用途电缆的需要。通常要求绝缘层应均匀连续、无裸露、表面光洁圆整和针孔极少。3、 芯线扭绞:为了减少电缆内各回路间的串音干扰及电磁耦合系数,决定于芯线间的相互位置,即扭绞节距。所以全塑电缆采用20多种节距。4、 缆心结构:芯线扭绞成对(或组)后,再将若干对(或组)按一定规律绞合成为缆心。5、 缆心包带:采用聚酯,聚丙烯,聚乙烯或尼龙等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非吸湿性,介电,隔热性能,一般为白色,重叠包复在缆心外面。三、芯线色谱、扎带色谱1、芯线色谱全色谱线组合扭绞成25种不同色标的线对。领示色(a线)排列顺序为:白,红,黑,黄,紫;循环色(b线)排列顺序为:蓝,桔,绿,棕,
4、灰。每25对线为一个基本单位,线对序号及色谱见表:线对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色谱a线白白白白白红红红红红黑黑黑黑黑黄黄黄黄黄紫紫紫紫紫色谱b线蓝桔绿棕灰蓝桔绿棕灰蓝桔绿棕灰蓝桔绿棕灰蓝桔绿棕灰2、扎带色谱每个单位(25对)的扎带采用非吸湿性有色材料。10个单位以下采用单色色谱扎带,11个单位以上采用双色色谱扎带,如表所示:(视具体情况而定)单位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扎带色谱蓝白桔白绿白棕白灰白蓝红桔红绿红棕红灰红蓝黑桔黑绿黑棕黑灰黑蓝黄桔黄绿黄棕黄灰黄蓝紫桔紫绿紫棕紫3、
5、备用线对线序及色谱备用线对位置应在缆心外层,主要用于替换已损坏线对,线对线序及色谱如表所示:单位序号12345678910扎带色谱白红白黑白黄白红红黑红黄红紫黑黄黑紫黄紫四、基本单位和超单位色谱基本单位色谱用于600对及以内电缆,超过600对需启用超单位色谱。五、屏蔽层与外护层1、屏蔽层:涂塑铝带粘接屏蔽护层又称挡潮层,重叠纵包而成,分单面和双面涂塑。铝带标称厚度为0.150.20mm,聚合物的标称厚度为0.040.05mm。功能为减少外界电磁场对电缆芯线的干扰和影响,提供工作地线,增强电缆阻水、潮的能力,另外对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也有一定的作用。2、外护层:全塑电缆外护套,采用黑色聚乙烯塑料直
6、接包覆在屏蔽外,功能为保持电缆的缆芯不受潮气、水分以及化学作用的侵蚀,起到密封与机械保护的作用,并能适应各种敷设方式和应用环境,保证电缆有足够的使用寿命。电缆曲率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520倍。六、自承式电缆自承式电缆一般结构特性与HYA型全塑电缆相同,它具有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等优点。第二节 电缆的电气特性一、铅缆的结构(略)二、铅缆的类型、规格(略)三、电缆的电气参数回路电阻(R):可判断心线故障(混线)位置,如实测0.4心线回路电阻500,5002962844(m)。心线型式导线(mm)R (/km)对扭0.4296对扭0.5190对扭0.6131对扭0.796第二章 电缆芯线接续与接续套管
7、的封闭第一节 全塑电缆的常用接续方法 接续前应保证电缆气闭良好,并对电缆电气性能进行测试,核对电缆程式、对数、端别,如不符合规定应及时处理,合格后方可接续。电缆芯线的直接、复接线序必须与设计相符,接续后不应产生混线、断线、地气、串音及接触不良等故障。一、 扣式接线子接续法1、 扣式接线子的结构扣式接线子由扣身、扣帽、“U”形卡接片三部分构成。2、 扣式接线子的接续原理接续时将待接芯线放入扣身的沟槽或孔内,用手压钳将扣帽压入扣身,芯线被压入“U”形卡接槽内,由于卡接片刀口比线径稍窄,可卡破芯线绝缘及氧化层,卡接片能与铜线本体接触,同时保持一定的接续压力,形成无空隙接续。充有硅脂的接线子,具有防潮
8、、防氧化性能。3、 扣式接线子压线钳(鸭嘴钳)4、 扣式接线子接续操作方法和步骤(1) 扣式接线一般适用于300对以下电缆,或在大对数电缆中出分歧电缆。(2) 根据电缆对数、直径及封合套管的规格来确定接线子排数及接续长度,如表所示电缆对数接线子排数接续长度(mm)电缆对数接线子排数接续长度(mm)252-3149-1602005300-450503180-3003006400-5001004300-400(3) 直接与分歧接续步骤如下:根据电缆对数、接线子排数,电缆芯线留长应不小于接续长度的1.5倍。电缆开剥、固定,可将其它线束临时捆扎,以便操作。把待接续的局方和用户方两端(直接,四根)或三端
9、(复接,六根)芯线在接续扭线点疏扭4-5个花,留长50 mm,对齐剪去多余部分,要求四根或六根导线平直,无钩弯。a线与a线,b线与b线压接。将芯线插入接线子进线孔内后,必须观察芯线是否插到底。芯线插好后,先轻压扣帽,观察接线子扣帽是否平行压入扣身并与壳体齐平,然后再一次压接到底。用力要均匀,扣帽要压实压平,如有异常,可重新压接。压接后拉下芯线与接线子,检查是否压牢。扣式接线子接续示意图(4) 芯线的掏线搭接(T字形接)步骤:(略)二、 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模块式接线子,简称模块或卡接排,具有接续整齐、均匀、性能稳定和操作方便、接续速度快等优点。一般模块式接线子一次接续25对,利用模块式接线子可进
10、行直接、复接和搭接,常用于大对数电缆。1、 模块式接线子的结构:模块式接线子由底板、主板和盖板三部分组成。主板由基板、U形卡接片、刀片组成,基板由塑料制成上、下两种颜色,一般底板一侧为杏黄色用于压接局方芯线,盖板一侧为浅黄色用于压接用户方芯线。2、 模块式接线子的压接工具模块式接线子的压接工具主要由接线架和压接器两部分组成。接线架包括有接线机头(1-2个)、支管架(电缆固定架)、接线机头支架、可动固定卡、电缆扣带(2个)、检线梳及试线塞子等组成,如图所示:3、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方法(1)准备工作和电缆开剥长度准备接线工具及接续器材,安装接线架,接线机头装在接线架上。电缆接线长度及模块式接线子排数
11、,应根据电缆对数、芯线直径及接头套管的直径等确定。电缆护套开剥长度,视电缆芯线接续长度而定,一般一字型接续开剥长度至少为接续长度的1.5倍,若为折回直接,则为2倍,另加152 mm。模块式接线子的排列:一般0.41200对以上的电缆,应3-4排,其它可按两排模块安排。模块式接线子接续后,应排列及绑扎整齐,并宜在模块盖板上标明电缆线序、对应的局内总配线架或交接箱列号和序号。线对的接续顺序,应先下后上、先远后近。全塑电缆的备用线对,应采用扣式接线子接续。电缆、支架及接续机头的装置见图8-14(2)模块接续检查芯线固定弹簧是否符合线径要求(0.4芯线使用红色弹簧,0.5以上芯线使用黑色弹簧),然后在
12、接续机头内安装衬板,并卡紧,再将底板置于衬板上(底板、主板和盖板的斜角位置均在接续机头的左上方),并卡紧。从前下方开始,取出局向第一个25对线(若是不同线径接续,应先码放较细芯线),根部以色带结扎,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引导,将每一对芯线通过接线头和模基置入固定弹簧内夹紧,并使A线在左,B线在右。25对芯线全部码放完毕后,将检查梳置于芯线上方,左右滑动,使A、B线分别出现,检查色谱、有无空线槽和芯线错位等错误现象。检查无误后,安装主板并卡紧,取出相对应的25对芯线,根部以色带结扎,重复步骤。检查无误后,安装盖板并卡紧,将液压压接器固定夹内缘的凸梢置于接续机头的凹槽内,转动固定夹至直立位置,销紧释压活
13、门后,使用手动液压器进行压接,听到三次排气声后停止压接。用手握住切除部分的芯线上抬,使芯线离开固定弹簧,同时检查芯线是否重叠和有无空槽后,分2-3次除去切掉的芯线。放松释压活门,卸除压接器,检查模块另侧是否存在二线并槽及空槽现象。根据先下后上,先远后近的顺序,适时调整接续机头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芯线接续完毕。整理模块,使模块的芯线部分朝缆芯,模块排列成圆形,将塑料带扎在模块间的芯线部位。握紧模块,用聚乙烯带将模块两端扎紧。(3)模块的芯线复接:(略)第二节 全塑电缆的接头封闭一、 全塑电缆接头套管安装技术要求及分类1、 全塑电缆接头封合的技术要求(1) 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接头应能承受
14、一定的压力和拉力。(2)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达到气闭的要求。(3) 便于施工和维护,操作简便。(4) 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2、 全塑电缆的接头套管的分类及型式代号(1) 按品种分为:热缩套管(RS)利用加热使套管径向收缩,与电缆塑料外护套构成密封接头。装配套管(ZP)不使用热源,利用密封元件装配使套管与电缆处护套构成密封接头。注塑熔接套管(ZS)(略)(2) 按结构特征分为:圆管式(Y)套管的主体总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管状。注:圆管式套管要在电缆芯线接续前套在待接电缆上。纵包式(B片形)套管主体沿纵向有一条或两条开口。在电缆接续完毕后,套管可以纵包在电缆接头之外,利用必要的连接件,使纵向开口
15、连成一体,形成完整的密封套管。罩式(Z)(略)(3)按是否用于电缆气压维护系统中可分为:气压维护用(A)套管能长期承受70kpa的内部额定压力。非气压维护用(加强型J普通型-)(略)(4)按接续型式分为:直型套管两端各接入一根电缆。分歧型(F)套管的一端或两端接入两根或更多根电缆。型式代号表:品种维护分类圆管式纵包式罩式热缩套管气压维护用RSYARSBA-非气压维护用加强型RSBJ-普通型RSYRSB注塑熔接套管气压维护用ZSYZSZ装配套管气压维护用ZPYAZPBAZPZA非气压维护用ZPYZPBZPZ二、 全塑电缆接头套管的规格及型号示例1、 规格接续套管的规格用DdL表示。各代号含义见表
16、DdL热缩套管允许接头线束最大直径允许电缆最小直径接头内电缆开口距离(罩式则为接头线束长度)注塑熔接套管允许电缆最大直径装配套管允许电缆最大直径备注必须标注不必区分时可少略必须标注2、型号示例气压维护用纵包热缩接续套管,允许接头线束最大直径92 mm,允许电缆最小直径30 mm,接头内电缆开口距离500 mm,表示为:RSBA 9230500三、 热缩套管的封合1、 接续芯线的包扎(1) 接续芯线包扎前的准备:封合前应对芯线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认无故障时,再进行芯线包扎(2) 接续模块的管理和绑扎整理已接续的模块,使所有模块的背向外,排列成圆柱型。用塑料芯线,在两块模块之间进行绑扎。转动全部模
17、块,使每块模块排列紧密,芯线全部包容在模块内呈圆柱形,再用塑料芯线将模块二端进行绑扎。(3)接线子接续的包扎整理已接续的接线子,使接线子排列整齐。用宽75毫米聚脂薄膜带,从中间开始向两端进行往返三次交叉进行包扎。(4)接头包扎注意事项受潮或发霉的聚脂薄膜严禁使用。严禁使用白布带一类棉纺品包扎芯线。严禁使用有粘胶一类胶带包扎芯线。2、 热缩套管的封合(1)热缩套管的选型:根据电缆外径,接头开长,接头外径,及电缆保气要求选择。(2)热缩套管的封合要求电缆接头的金属内衬套管应置于接头中间。电缆接头的一端,最多以三条电缆为限。内衬套管的纵向拼缝与缩套管夹条(拉链)是90度。在电缆接头两端,应绕包隔热铝
18、箔,并与热缩套管重叠20毫米左右。热缩套管的夹条应面向操作人员,气门朝上,架空或墙壁电缆的夹条必须置于电缆下方。遇有分歧电缆一端,小电缆应在大电缆下方,距热缩套管150毫米处应用扎线绑扎固定后,方可加温烘烤。加热时要用中等火焰,加热要均匀,喷灯头不能接触热缩套管,封合后应平整,无折皱,无气泡,无烧焦现象,所有温度指示漆应均变色消失。套管内热熔胶应充分熔化,在套管两端及拉链处、都应有热熔胶溢出。分歧夹保持原位,没有移动,并应有热熔胶溢出,加强型套管夹条内的两条白色指示线应正直、均匀显示。当遇到热缩套管收缩的最小内径大于电缆外径时,可采用一段适当大小的电缆或用尼龙棒,插入热缩套管内,夹上分歧夹,形
19、成假分歧。(3) 热缩套管组件3、热缩管的封合操作步骤及方法(1)电缆接续、测试完毕后,在电缆两端切口处安装屏蔽连接线,并对芯线进行包扎。(2)安装金属内衬套管(纵包非充气型:注意管道电费拉链在上方、墙壁和架空电缆拉链在下方,小对数电缆在大对数电缆的下方。纵包充气型:注意气嘴向上、拉链面向操作者、小对数电缆与大对数电缆齐平且大对数电缆靠近操作者。),要求全部包裹电缆接续部分,两端开口处与电缆重合,并把纵剖拼缝用铝箔条或PVC胶带粘接固定,拼缝与缩套管拉链成90度,内衬套管两端全部用PVC胶带进行缠包。(3)清洁内衬套管两端电缆外护层(长度约为200-300毫米),再用砂布条打磨电缆的清洁部位。
20、(4)根据热缩套管长度,在两端向内侧20毫米处的电缆上标记,沿标记外部贴缠隔热铝箔(绕电缆一周并有40毫米的重合),并用钝滑工具平整隔热铝箔。(5)用喷灯加热金属内衬套管与隔热铝箔间的电缆护层,使其升温至60度左右。圆管式热缩步骤:(6)将热缩套管移至金属内衬套管外,按捏热缩套管,确认金属内衬套管位于热缩套管中间部位,分支电缆应装上分歧夹,并在距热缩套管150毫米处做绑扎固定。(7)首先用喷灯对热缩管整体预热后,从中间位置向一端以圆周形式进行均匀烘烤,使变色消失,直至完全收缩,并有套管热熔胶和分歧夹热熔胶溢出后再向另一端烘烤,直至全部完成。纵包式热缩步骤:(6)将热缩套管纵包于金属内衬套管外,
21、装夹条连接器、夹条,按捏热缩套管,确认金属内衬套管位于热缩套管中间部位(纵包充气型:将缩套管套于金属内衬气嘴上即为中间部位,拆去气门芯或整个气门连接头。),分支电缆应装上分歧夹,并在距热缩套管150毫米处做绑扎固定。(7)首先用喷灯对热缩管整体预热后,对拉链两侧进行加热使其略有收缩。然后再从热缩管中下方向一端以圆周形式进行均匀烘烤,使其收缩且变色消失,加热至金属内衬套管收缩变细处,应用钝器敲击拉链使其与金属内衬套管收缩幅度相吻合。完成一端烘烤后,再由中间部位向另一端套管烘烤。在结束烘烤之前,将喷灯调到小火,再次将整个套管均匀烘烤一次(纵包充气型:在气门嘴周围要重点加热),检查套管有无末变色、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电缆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