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生产和出口.docx
《纺织品生产和出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生产和出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4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5,893,9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878,74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7%。2008年1-2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235,318千元,比上年
2、同期增长了16.4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5,274,90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551,66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14%;截至2008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8,174家。在出口方面,2007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7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2006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56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服装出口115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和机遇。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
3、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80左右的中国纺织品在国内消费。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纺织企业应克服目前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调整的困难,抓住纺织行业发展的机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遏制低效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进行产业
4、调整和升级。使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跨进。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这与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欧盟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一致,将对服装零售业带来冲击。美元急贬、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以及中国纺织品输欧即将解除设限,都宣告着重大的改变。受美国经济走缓的影响,企业销售将出现衰退现象。而由于美、欧可能实施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全球纺织业采购可能出现大幅变更的趋势。另外,还有不到3个月,针对纺织服装制品的配额制度就将结束。这一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制度的变化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新挑战,这不仅带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也带了极大风险。伴随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
5、有的压力。2008年,我国纺织业正遭受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行业生产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半停产的更多。这些,已给纺织行业构成严峻挑战。尽管纺织的出口退税率最近有所提高,但国家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的决心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才是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良方。从国内纺织行业运行情况来看,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22.69亿元,比07年同期增长10.15%
6、。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纱1,597.92万吨,同比增长9%;布累计产量417.32亿米,同比增长6.33%;服装累计产量151.59亿件,同比增长5.92%;化学纤维累计产量1,797.80万吨,同比增长2.44%。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出口达1,402.85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3.06%;进口达141.94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59%。预计未来5-10年纺织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会贯穿发展全过程。预计到2010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3600万吨,未来几年化纤行业产能和产量增速将保持在7%15%之间。国家鼓励政策带来的投资进一步
7、加大,纱布产量增幅也略有增长,出口市场继续在萎缩,国内市场原料大幅上涨,纱布价格小幅跟涨,利润止跌回升,全部从业人员减少的幅度逐步增大。2009年1-8月棉、化纤纺织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4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6%,增幅提高11.16个百分点,同时新开工项目也大幅提升,同比增长了23.03%。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投资信心减弱,投资额下降,新开工项目减少,基数变小,增幅相对较大。从分地区来看,中部和西部投资份额进一步加大,东部地区投资总额占比降至59.32%,已低于60%。从各省份来看,东部河北省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增幅超过50%,达到了52%,而山东与广东两个大省均出
8、现了不同幅度下降,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7%和24%;中部地区只有湖北省的投资出现减少,其他各省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备受关注的河南省增速出现了下降,降幅在10个百分点左右;西部的新疆自治区投资额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1506.59万吨,同比增长9.75%;累计布产量为355.4亿米,同比增长1.10%。下图为2008年以来我国纱布产量同比增长情况图,可以看出,2009年2月以来纱布产量增速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保持着稳步回升的态势,8月纱产量同比增速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而布产量整体几乎没有增长,仅仅保持了去年同期的生产规模。据
9、了解,进入9月后,受上游原料棉花价格上涨的影响,企业销售转好,纱布库存减少。下图是我国排在前六位的纱产量大省同比增长情况图,可以看出各省纱产量同比增速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波动后已进入了稳定的缓慢回升期,本月,除湖北外其余各省累计纱产量同比增速比上月均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也是全国纱产量保持缓慢增长的根本。下图是我国排在前六位的布产量大省同比增长情况图,可以看出只有广东、浙江两省同比增长速度比上月有所提高,其余各省增长乏力,湖北省本月出现下滑,同比增长速度下滑5个百分点。纺织品测试 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和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提供符合环保和健康安全要求的产品,特别是与皮肤或口腔直
10、接接触的产品,如内衣、服装、毛巾、床上用品、鞋袜及其他卫生用品等。世界各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此类产品制定出相当严格的国家标准及地区标准!容大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人才及实验室设备,对产品进行检测、认证及咨询服务,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出口国家及客户需求等,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 “ 一站式服务 ” 。纺织品检测服务项目 TESTING ITEMS纤维成分及其他分析检测成衣配料检测(拉链、纽扣等)羽绒产品检测色牢度检测组织结构分析皮革产品检测尺寸稳定性及有关检测填充棉检测强力检测性能检测燃烧检测环保纺织品检测其它检测我国纺织检测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中国质量
11、报 在12月13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召开的首届宏达杯中国汽车用纺织品创新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指出,目前中国纺织检测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正处于全面升级的历史时期,据统计,2006年中国纺织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产值接近3 万亿人民币,出口突破145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07年将再创新高,总产值将有望突破3. 5万亿人民币,出口达到1600亿美元。 中国是一个纺织生产大国,自然也是一个纺织品检测大国。据权威人士预测,目前中国纺织品检测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中国纺织相关检测的市场容量仅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国内商检、质检、纤检系统检测机构占4
12、5 ,国内民间商业和第三方公正检测仅占5左右。由于检测机构不足,致使国内纺织品市场的产品检测率不足50,有大量纺织品未经权威检测就直接进入了流通领域,从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市场抽查的情况看,中国纺织品未经检测流入市场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产品检测率提高到80%,将意味着还有巨大的检测市场空间。 据了解,目前我国纺织品检测市场有1/2的份额被国外检测机构占有。伏广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国际纺织权威检测机构纷纷在中国设立检测网络。目前,SGS(瑞士通用公证行,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检验公司之一)、MTL (美国测试公司,专门代理美国一些大型超市的中国采购品质测试)等国际检测机构已经在中国初步完成了商业布点工
13、作,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仅两家国外检测机构在中国的纺织检测收入就超过6亿元人民币,这足以说明中国检测市场的容量和吸引力。同时也看到中国检测机构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然而,面对国际竞争,中国的检测机构依然存在着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检测报告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可靠等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检测报告的权威性。伏广伟认为目前纺织检测机构仍然无法满足广大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的原料,新的产品,往往没有标准可以参照。现有的标准和检测机构难以适应企业多变的技术需求。他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强制性检测、商业检测和委托检测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中国需要
14、进一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测体系,整合优势,参与国际检测市场的竞争,是纺织检测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纺织检测市场一半被国外占有 国内检测机构面临新挑战新空间新机遇 2007年12月26日06:34 中国质量新闻网在12月13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召开的“首届宏达杯中国汽车用纺织品创新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指出,目前中国纺织检测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纺织工业正处于全面升级的历史时期,据统计,2006年中国纺织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产值接近3万亿人民币,出口突破145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07年将再创新高,总产值将有望突破3.5万亿人民币,出口达到1600亿美
15、元。中国是一个纺织生产大国,自然也是一个纺织品检测大国。据权威人士预测,目前中国纺织品检测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中国纺织相关检测的市场容量仅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国内商检、质检、纤检系统检测机构占45,国内民间商业和第三方公正检测仅占5左右。由于检测机构不足,致使国内纺织品市场的产品检测率不足50,有大量纺织品未经权威检测就直接进入了流通领域,从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市场抽查的情况看,中国纺织品未经检测流入市场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产品检测率提高到80%,将意味着还有巨大的检测市场空间。据了解,目前我国纺织品检测市场有1/2的份额被国外检测机构占有。伏广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国际纺织权威检测机构
16、纷纷在中国设立检测网络。目前,SGS(瑞士通用公证行,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检验公司之一)、MTL(美国测试公司,专门代理美国一些大型超市的中国采购品质测试)等国际检测机构已经在中国初步完成了商业布点工作,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仅两家国外检测机构在中国的纺织检测收入就超过6亿元人民币,这足以说明中国检测市场的容量和吸引力。同时也看到中国检测机构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然而,面对国际竞争,中国的检测机构依然存在着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检测报告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可靠等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检测报告的权威性。伏广伟认为目前纺织检测机构仍然无法满足广大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17、新的原料,新的产品,往往没有标准可以参照。现有的标准和检测机构难以适应企业多变的技术需求。他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强制性检测、商业检测和委托检测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中国需要进一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测体系,整合优势,参与国际检测市场的竞争,是纺织检测行业的发展方向。纺织检测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时间: 2008-01-03 09:33:35 | 文章来源: 中国服装网 据权威人士预测,由于检测机构不足,致使国内纺织品市场的产品检测率不足50%,有大量纺织品未经权威检测就直接进入了流通领域贸易环境使纺织品检测日益受关注更新时间:2007-7-24关注度: 65文章来源:本站原
18、创责任编辑:zhanlihong 主要内容:纺织,棉,涤纶,麻,纺织行情,面料,纺织机械,布匹,原料, 纺织品检测不仅是对纺织品质量做出的一种认可,使外销纺织品更加畅通,而且在贸易纠纷、规模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近,在对绍兴联合市场部分经营印花棉布的布商采访时了解到,通过了生态检测的纺织品特别受国外客户的欢迎,自从经营户对产品进行生态检测以来,海外的订单明显增多。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外贸纺织品企业、外贸公司开始重视对纺织品的检测,其中包括理化检测、工艺分析和质量鉴定等多方面内容。生态检测受追捧位于天圣集团内的上海纺织工业研究所,是该集团引进的一家检测机构。研究所负责人熊
19、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纺织企业对产品做检测的意识在逐渐地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重视生态检测。以前企业的送检意识不强,即使送检也主要以质量检测、物理性能指标检测为主,因生态类检测费用较高,能不检就不检。现在前来咨询关于纺织品生态认证信息的企业很多,不仅仅是绍兴地区的企业,一些周边地区如萧山、金华、宁波等地的面料生产企业也都来到柯桥做生态检测。由于对外贸易非贸易壁垒的增多,生态检测已经成为国际市场准入的前提条件,除了出口欧美等国家的严格要求外,我国的国家纺织商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的一些规定,都是促使这些企业送检的原因。检测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对纺织品实施检测,不仅仅提供一份在贸易中能保证产品质
20、量的证明,有时还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因双方对质量歧义而产生的贸易纠纷。绍兴县某纺织企业在面料染色生产中出现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面料出现明显瑕疵,客户要求赔偿,可是在赔偿金额问题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最后这家纺织企业来到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的纺织品检测中心做了病疵分析。检测中心出具了质量分析报告,双方以为依据最后确定了赔偿金额。国内外检测机构差距明显由于沃尔玛、家乐福、ESPRIT等国际大型采购商,只信任国外的SGS、ITS等实验室,所以一些纺织企业为了争取到他们的订单,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跑到上海、北京、杭州这些外资实验室做检测。一些检测机构的业内人士由此感叹,而像SGS等国外检测机构,不但具有上
21、百年的历史,而且很注重品牌,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信誉,而国内纺织品检测因起步较晚,在技术、人员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的检测机构竞争。因此中小型外贸企业、内贸企业的纺织品检测市场,成为国内一些检测机构争抢的蛋糕,有时甚至还出现无序竞争。中国纺织业的危机分析更新时间:2008-6-4关注度: 152文章来源:报告直通车整理责任编辑:行业分析员 本文主要内容:纺织,纺织业危机分析 随着来自美国的需求锐减,今年中国成衣的出口正大幅减缓中。人民币升值、原物料及劳动成本上涨,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负面的影响。然而,中国对欧洲的出口激增,与中国国内市场的繁荣已减轻迄今所遭受的损害,且即将实施一项新的纺织改革措施。这
22、篇文章来源于纺织资源,请各位网友直接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纺织资源查看。在过去几年中国纺织品及成衣出口不可抵挡的激增之后,如今其因受到多项因素影响,以致出口严重减缓。由于中国生产成本的剧增,导致其在低价位市场的竞争力丧失。由最新的统计数据证实纺织业的危机似已出现,可能需要充分的产业改革。然而没有绝对的衰退,中国纺织品及成衣的出口可能在未来数年将持续主导全球市场。出口生产数据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本(2008)年3月中国纺织品及成衣出口金额大幅成长,较去年同期增加45.7%,达114.6亿美元。本年第1季中国纺织品及成衣出口金额成长17.70%,达364.2亿美元。令中国感到忧虑的是,中国去(200
23、7)年第1季纺织品及成衣出口金额成长21.8%,出口金额的成长率部分反映出口价格的上涨,中国纺织品及成衣出口价格在本年1月和3月即分别上涨了8%与12.3%之多。在出口数量方面,本年第1季较去年同期增加1214%,成长幅度较不显著。此外,在人民币方面,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攀升,亦使中国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而面临缩水的情形。订单减少最新统计数据并未反映订单的增减,然而在过去数月的接单情形可能已呈现衰退。在中国最近举办的广交会上国外对纺织品和成衣的需求衰退17%,成交金额达25亿美元。中国纺织品及成衣的出口减缓,依出口至不同之目的国反映出戏剧性的差异。本年第1季中国输销欧盟之纺织品及成衣金额达8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纺织品 生产 出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