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docx
《第四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 理 学pharmacology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剂量依赖性QT间期延长,注射给药时尤为明显。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心脏不良反应罕见,明显少于肝脏毒性、光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但是,心脏毒性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可威胁生命。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豚鼠心肌动作电位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血浆药物浓度(100 mol/L)下,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格帕沙星与莫西沙星分别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了41% 、31% 、24% 与25% ;而左氧氟沙星、曲伐沙星、环丙沙星、吉米沙星不延长或极少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氟喹诺酮类药
2、物阻断小鼠心肌细胞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的IC50值(即50% IKr被抑制的浓度,mol/L)分别为0.23(司帕沙星)、0.75(莫西沙星)、26.5(加替沙星)与27.2(格帕沙星)。另有报告比较了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IKr的阻滞强度,依次为司帕沙星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主要原因是其阻滞了心脏钾通道,特别是IKr,从而延长QTc间期。临床上,此类QTc间期延长可引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甚至心室颤动。临床上已经观察到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TdP个案发生,发生率为司帕沙星格帕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
3、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格帕沙星上市不久,因发生7例严重的心脏毒性致死事件(其中3例为TdP),而撤出市场。目前,司帕沙星也面临撤市的危险。药物相互作用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心脏毒性的影响亦应高度重视。当合用延长QTc的抗心律失常药尤其是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及类(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或合用延长QTc的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西沙必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时,均能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TdP的危险性。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及关节的毒性1软骨毒性连续7天至数月给予幼年动物较高剂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病变。大鼠关节软骨受损程度为萘啶酸组氧氟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左
4、氧氟沙星组和氟罗沙星组。病损程度与动物种属、动物年龄、药物剂量、血药浓度有关;年龄越小,血药浓度越高,损伤程度越重。幼龄犬及大鼠饲以缺镁饲料,可出现步态不稳;并出现与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同的关节症状及关节软骨损伤性病理学改变。现已证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C4羰基与C3羧基能与Mg2+形成络合物,并沉积于关节软骨,造成局部缺Mg2+而致软骨损伤。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推荐用于儿童及骨骼生长期的患儿。国内研究发现,服用环丙沙星孕妇的流产胎儿出现与动物实验相似的关节软骨损伤,胎儿关节和软骨中的药物浓度增高,软骨中纤维粘连蛋白表达增加,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因此,本药禁用于孕妇和哺乳妇女。一项国外临床统计结果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十三 人工合成 抗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