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补充射频基础知识 4.ADS设计与仿真举例ppt课件.ppt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补充射频基础知识 4.ADS设计与仿真举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补充射频基础知识 4.ADS设计与仿真举例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射频基础知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4.1 LC滤波器的ADS设计与仿真 1.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射频滤波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起到选择频带和信道的作用,并且能滤除谐波,抑制杂散。在射频电路设计时,经常会用滤波器从各种电信号中提取出想要的频谱信号。滤波器的基础是谐振电路,它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对通带内频率信号呈现匹配传输,对阻带频率信号失配而进行发射衰减,从而实现信号频率过滤功能。,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
2、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1)通过原理图设计 1.新建一个工程名为Step_Filter的工程,同时在ADS(main)主窗口中设置长度单位为millimeter。,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2.建立低通滤波器设计 单击 建立原理图,命名为lpf,选择元器件建立如图4.1的原理图;设置S_PARAMETERS,“Step-size”选项改为500MHz,其他默认,如图4.2,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4.1,图4.2,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3仿真点击 进行仿真,仿真成功后添加S(2,1),选择dB为单位,如下图所示,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
3、(RFID)技术与应用,最后结果如图3,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在lpf原理图中,点击,弹出“Tune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4,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4,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然后单击lpf原理图中的C1原件,勾选“C1”选项,如图5,同样的方法添加C2,L1,就会和上面图4一样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5,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接着设置调谐值范围,在“Tune Parameters”对话框中可以改变调谐器件的参数范围。其中,改变Min、Max中的值可以调整调谐范围;改变Step中的值可以调整调谐的步进。拖动“T
4、une Parameters”对话框中的滑块,调节参数,观察S21参数的变化,如图6。调谐得到满意结果后,单击【Updata Schematic】按钮把调谐好的值更新到原理图。单机【Close】结束调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6,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2)通过滤波器设计向导设计1.滤波器设计指标设计一个4GHz的低通滤波器,指标如下A.具有最平坦响应,通带内纹波系数小于2B.截止频率为4GHzC.在8GHz处的插入损耗必须大于15dBD.输入/输出阻抗为502.滤波器电路生成(1).在Step_Filter工程中建立一个名为Filter_micro_lpf的原理图,执行菜单命令
5、【】【】,弹出如图7对话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7,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选择【】,单击ok,弹出如图8对话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8,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2).单击 图标,在刚建立的Filter_micro_lpf原理图中出现元器件列表,如图9,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9,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选择双端口低通滤波器模型,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ok,并将双端口低通滤波器添加到原理图中。(3).重新回到图8,打开【】标签页,在【】下拉列表中选择“Maximally Flat”(巴特沃兹响应)。(
6、4).输入滤波器参数A.Ap(dB)=2:滤波器的纹波系数为2B.Fp=4GHz: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为4GHzC.Fs=8GHz:滤波器的阻带截止频率为8GHzD.As(dB)=15:滤波器截止频率处损耗大于15dBE.First Element选择为“Series”:第一个元器件是串联元器件。,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5).设置好后,单击【Redraw】(刷新)按钮,即可看到刷新后的巴特沃兹响应曲线,如图10。,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0,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然后单击【Design】,返回原理图,双击滤波器元器件模型【】查看滤波器参数,如图
7、11,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1,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6).单击【】,选中【】,单击ok,勾选【】选项,单击【】,单击ok,所有参数都在原理图窗口显示出来(7)单击【】,然后单击【】,就可以得到滤波器的子电路,如图12,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2,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8).再次回到图8,选择【】,进行滤波器仿真设置,”start”设置0MHz,”stop”设置10GHz,”step”设置20MHz如图13,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击【】仿真,仿真结果如图14,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4,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
8、应用,此时一个集总参数滤波器设计完成。由于上述滤波器电路工作频率高,不宜采用集总元件,需要把集总元件转化为分布参数元件,这里采用Richards变换和Kuroda等效来实现。(9).Kuroda转换法:单击【】即图8菜单栏上的【】,打开滤波器转换助手对话框,如图15,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5,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10).选则LC to TLine选项,单击集总参数元件形式【】选中串联电感,将会出现图16电感转换页面,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6,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击【】,然后单击【Add All】,单击【Transform】,接着单击【】返回,单击并联电容
9、【】,出现图17对话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7,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击【】,单击【Add】,添加C1,单击【Transform】把电容转换成并联开路传输线。转换后电路如图18单击【】返回滤波器转换助手对话框,选中【】,开始进行Kuroda转换(11).单击Add Transmission Lines中的【】按钮在输入端口添加一个单元器件,同样单击【】按钮在输出端口添加一个单元器件。添加后的原理图如图19,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8,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12).单击【】,然后单击【Add】添加这对转换,单击【Transform】按钮,进行Kuroda转换,
10、同样选择【】,单击【Add】,在单击【Transform】,转换后如图20,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19,图20,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13).仍在【】(转换助手)中选中【】,单击短截线【】,然后单击【Add All】添加所有短截线到微带线转换,同时设置基片厚度【】和基片介电常数【】如图21,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击【Transform】把短截线转换为微带线,单击【ok】完成转换,转换后的滤波器子电路如图22,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22,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23,单击【】回到原理图,在原理图中添加【】和【】,
11、设置S参数,Start为0GHz,STop为10GHz,Step为0.02GHz,如图2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击【】仿真,在数据显示窗口添加S21参数观察,如图24从图中得,滤波器在4GHz处插入损耗为1.368dB,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24,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4.2 锁相环ADS设计与仿真 1.锁相环技术基础 在通信系统中,产生可变的本振信号(LO)或电路时钟的方法有倍频/混频、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锁相环技术(PLL)。其中,倍频/混频方法杂散较大,谐波难以抑制,DDS器件工作频率较低且功耗较大,而PLL技术相对来说具有应
12、用方便灵活与频率范围宽等优点,是现阶段主流的频率合成技术。目前,PLL半导体芯片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模拟器件公司(ADI)、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和德州仪器(TI)等,市场上的主要型号包括ADF4111(ADI)、LMX2346(NS)和TRF3750(TI)。,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4.2.1 反馈控制电路简介 在无线电技术中,为了改善电子设备的性能,广泛采用各种的反馈控制电路。常用的有自动相位控制(APC)电路,也称为锁相环路(PLL-Phase Locked Loop),自动增益控(AGC)电路以及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它们所起的作用不同,电路构成
13、也不同,但它们同属于反馈控制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是类似的。,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某些电子设备特别是接收设备的重要辅助电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设备的输出电平保持一定的数值。所以也叫自动电平控制(ALC)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当输入信号电平变化时,用改变增益的方法,维持输出信号电平基本不变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AGC电路接收方框图如图4.1所示。,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图4.1 AGC电路的接收方框图,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
14、应用,工作原理:它的工作过程是输入信号经放大、变频、再放大后,到中频输出信号,然后把此输出电压经检波和滤波,产生控制电压,反馈回到中频、高频放大器,对他们的增益进行控制。所以这种增益的自动调整主要由两步来完成:第一,产生一个随输入 信号而变化的直流控制电压(叫AGC电压);第二,利用AGC电压去控制某些部件的增益,使接收机的总增益按照一定规律而变化。,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产生控制信号的简单的AGC电路如图4.2所示。,图4.2 简单的AGC电路,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工作原理:图4.2是简单AGC电路,这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是
15、中频放大管,中频输出信号经检波后,除了得到音频信号外,还有一个平均分量(直流),它的大小和中频输出载波幅度成正比,经滤波器,把检波后的音频分量滤掉,使控制电压不受音频电压的影响,然后把此电压(AGC控制电压)加到的基极,对放大器进行增益控制。,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2.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 AFC电路也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他控制的对象是信号的频率,其主要作用是自动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例如,在调频发射机中如果振荡频率漂移,则利用AFC反馈控制作用,可以适当减少频率变化,可以提高频率稳定度。又如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依靠AFC系统的反馈调整作用,可以自动控制本
16、振频率,使其与外来信号频率之差值维持在接近中频得数值。,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2.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 AFC电路也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他控制的对象是信号的频率,其主要作用是自动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例如,在调频发射机中如果振荡频率漂移,则利用AFC反馈控制作用,可以适当减少频率变化,可以提高频率稳定度。又如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依靠AFC系统的反馈调整作用,可以自动控制本振频率,使其与外来信号频率之差值维持在接近中频得数值。,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自动频率控制(AFC)的原理框图,图4.3 AFC的原理方
17、框图,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工作原理:图4.3是AFC的原理框图。被稳定的振荡器频率f0 与标准频率fr 在频率比较器中进行比较。当f0=fr时,频率比较器无输出,控制元件不受影响;当 f0 fr时,频率比较器有误差电压输出,该电压大小与|f0-fr|成正比。此时,控制元件的参数即受到控制而发生变化,从而使 发生变化,直到使频率误差 减小到某一定值f,自动频率微调过程停止,被稳定的振荡器就稳定在 f0=f0 f 的频率上。,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AFC电路是以消除频率误差为目的的反馈控制电路,由于它的基本原理利用频率误差电压去消除频率误差,这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补充射频基础知识 4.ADS设计与仿真举例ppt课件 联网 射频 识别 RFID 技术 应用 补充 基础知识 ADS 设计 仿真 举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9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