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微生物原版ppt第4章课件.ppt
《沈萍微生物原版ppt第4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萍微生物原版ppt第4章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生物技术系 陈向东,微生物的特点:,食谱广、胃口大,营养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 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参见P75),本章内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第二节,培养基,(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细胞,水:70%-90%,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物(盐),微
2、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细胞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分析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略 详见P7581,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异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生物生长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光能异养型
3、: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营养类型(),(参见P81),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参见P82),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例如,藻类及蓝细菌等和植物一样,以水为电子供体(供
4、氢体),进行产氧型的光合作用,合成细胞物质。而红硫细菌,以H2S为电子供体,产生细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CO2+2H2S,光能,光合色素,CH2O+2S+H2O,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CHOH+CO2,H3C,H3C,2,光能,光合色素,2 CH3C0CH3+CH2O+H2O,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
5、类型,光能无机自养型和光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光能生长,在地球早期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化能无机自养型只存在于微生物中,可在完全无机及无光的环境中生长。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及水环境中,参与地球物质循环;,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
6、的化学能;,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参见P81),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腐生型(metatrophy):,可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作为碳源;,寄生型(paratrophy):,寄生在活的寄主机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在腐生型和寄生型之间还存在中间类型:兼性腐生型(facultive metatrophy);兼性寄生型(facult
7、ive paratrophy);,(参见P82),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P82):,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例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为自养型微生物;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
8、的适应能力,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5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prototroph)。营养缺陷型菌株经常用来进行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见P82),微生物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与营养缺陷型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培养基,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
9、营养基质。,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参见P82),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参见P85);,常规高压蒸汽灭菌:1.05kg/cm2,121.315-30分钟;0.56kg/cm2,112.615-30分钟某些成分进行分别灭菌;过滤除菌;,第二节 培养基,(参见P82),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配置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1、
10、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培养不同的微生物必须采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培养目的不同,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同;,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培养;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霉菌:查氏合成培养基;,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例如枯草芽孢杆菌:一般培养:肉汤培养基或LB培养基;自然转化:基础培养基;观察芽孢:生孢子培养基;产蛋白酶:以玉米粉、黄豆饼粉为主的产酶培养基;,(参见P82),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营养物
11、质之间的配比适宜;,高浓度糖类物质、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不仅不能维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反而起到抑制或杀菌作用。,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发酵生产谷氨酸时: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参见P84),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水活度;氧化还原电位;,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1)pH,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通常培养条件:细菌与放
12、线菌:pH77.5酵母菌和霉菌:pH4.56范围内生长,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或在进行工业发酵时补加酸、碱。,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2)水活度,(参见P80),在天然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一般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汽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汽压力之比表示,即:w=Pw/Pow,式中Pw代表溶液蒸汽压力,POw代表纯水蒸汽压力。纯水w为1.00,溶液中溶质越多,w越小。,微生物一般在w为0.600.99的条件下生长,w过低时,微生物生长的迟缓期延长,比生长速率和总生长量减少。微生物不同,其生长的最适w不同。,3、物理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原版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