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系统ppt课件.ppt
《汽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系统ppt课件.ppt(1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排放控制技术柴油发动机,在排气的成分里,包含有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合物)、PM(Particulate Matter=微粒子状物质)/黑烟等等。,进入本世纪后,由于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费,以及作为吸收源的热带雨林的采伐,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有了急剧的增加。同时,CO2带来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作为“温室效应气体”为世人所共知。燃料消费量少、比汽油发动机的CO2排放量少是柴油发动机的特点。,CO(一氧化碳)、排放限制的对象,一般认为,来自汽车的排放量约占到90%,是所有排气中最早受到限制的对象。CO会引起中毒。但是,因为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
2、相比,在空气十分充足的状态下燃烧,所以CO的发生量也就非常少。,HC(碳氢化合物)、排放限制的对象,氢元素和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总称。这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有些种类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NOx(氮氧化合物)、排放限制的对象,NO、NO2、N2O、N2O2等等化合物的总称。在高温下氮和氧结合后产生。越接近完全燃烧产生的量越多,所以必须降低燃烧温度。,PM是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微粒子状物质的总称。主要由黑烟、被称为SOF(可溶有机成分)的燃烧残留下来的燃料及润滑油的成分、被称为氧化硫的由柴油中的硫生成的成分等构成。,PM(Particulate Matter=微粒子状物质)/黑烟、排放限制的对象
3、,柴油发动机在汽车的内燃机当中热效率最高,燃料消费率较小。另一方面,因为汽油发动机比柴油发动机的热效率差,燃料消费率就高。因此,CO2的排放量也多。,由于柴油发动机是在相对于燃料而言,空气的量较充分的状态下燃烧的。汽油发动机的燃料和空气的比例大致相同,燃烧时会产生局部的氧分不足,使HC与CO的排放量增多。,柴油发动机是向汽缸内喷射燃料使燃料和空气混合的,容易产生混和状态的不均匀;同时,在扩散燃烧期和后燃烧期汽缸内的温度和压力很低。燃烧状态恶化后,就会产生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这时,就会产生PM和黑烟。另一方面,由于汽油发动机采用的是对混和良好的混和气点火的方式,产生不完全燃烧的燃烧过程少,排放量也
4、可以控制在较少。,在历史建筑、森林、湖泊等遭受酸雨侵害日益严重的欧洲,对于整个地球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关心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广泛地深入人心。另外,对于地球的温室效应,以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给国土带来极大影响的荷兰为代表,欧洲各国都有着很强的危机感。因此,对于地球温室化效应的主因CO2的关心程度,比日本还要高。这样,柴油车以CO2的排放量少,以及综合的优良环境性受到重新认识,引起了关注。,最新的柴油发动机由于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开发、以及以共轨式高压燃料喷射系统、EGR、DPF(柴油机颗粒捕捉器)系统为代表的,各种各样最尖端的净化技术的采用,与以前相比,排放量大大地减少了。,1 柴油机燃油系统
5、,(0.150.3MPa),(1020MPa以上),燃 油 供 给 装 置,低压油路,高压油路,油箱,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输油泵,高压油管,调速器,喷油器,低压油管,喷油泵,柱塞式,分配式,油箱,油水分离器,输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喷油器,油箱,燃油滤清器,输油泵,油箱,油水分离器,一级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器,二级输油泵,一、柴油机燃烧室的形状,直喷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型,球型,U型,涡流式,预燃式,二、输油泵,输油泵的作用是保证足够数量的柴油自燃油箱压送到喷油泵,它不仅要克服管道及滤清器的阻力,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供油压力,其输油量应为全负荷最大喷油量的34倍。,活塞式,叶片式
6、,活 塞 式 输 油 泵,输油泵实物,活塞式输油泵结构原理,叶片式输油泵,叶片式输油泵结构原理,偏心环,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三、喷油器,汽车柴油机广泛采用闭式喷油器。闭式喷油器的喷油嘴是由针阀和针阀体组成的一对精密偶件,其配合间隙仅为0.0020.004mm。为此,在精加工之后,尚需配对研磨,故在使用中不能互换。,孔式喷油器,轴针式喷油器,根据喷油嘴结构形式的不同,喷 油 器 工 作 原 理,1.孔式喷油器,孔式喷油器用于直喷式燃烧室柴油机上。孔式喷油器的喷油嘴头部加工有1个或多个喷孔,有1个喷孔的称单孔喷油器,有两个喷孔的称双孔喷油器,有3个以上喷孔的称多孔喷油器。一般喷孔数目为17个。
7、,2.轴针式喷油器,在轴针式喷油器中,针阀密封锥面以下有一段轴针,它穿过针阀体上的喷孔且稍突出于针阀体之外,使喷孔呈圆环形。因此,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注是空心的。轴针可以制成圆柱形或截锥形。圆柱形轴针其喷注的喷雾锥角较小,而截锥形轴针其喷注的喷雾锥角较大。,喷 油 器 的 基 本 检 查,四、喷油泵,喷油泵的功用是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多缸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应满足下列要求:1.各缸供油量相等。在标定工况下各缸供油量相差不超过3%4%。喷油泵的供油量应随柴油机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喷油泵必须有供油量调节机构。2.各缸供油提前角相同,误差小于
8、0.51曲轴转角。供油提前角也应随柴油机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应装置喷油提前器。3.各缸供油持续角一致。4.能迅速停止供油,以防止喷油器发生滴漏现象。,喷油泵种类很多,在汽车柴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直列柱塞式喷油泵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此外,还有单体泵喷油器等。,1.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喷油提前器,柱 塞 式 喷 油 泵 结 构,喷 油 泵 的 泵 油 机 构,柱 塞 偶 件,出 油 阀 偶 件,喷油泵的泵油机构工作原理,喷油泵的驱动机构,喷 油 提 前 器,柱 塞 式 喷 油 泵 零 件 图,柱 塞 式 喷 油 泵 实 物,输油泵,驱动齿轮,喷油提前器,凸轮
9、盘,柱塞,出油阀,断油阀,调速器杠杆,回油口,驱动轴,调速手柄,2.VE泵结构和工作原理,滑片式输油泵,泵油机构,断油电磁阀,喷油提前器,泵体和泵盖,分 配 式 喷 油 泵,泵 油 机 构 的 位 置,泵 油 机 构,泵 油 机 构,压力平衡槽,电磁式断油阀,起动时,将起动开关旋至ST位置,这时来自蓄电池的电流直接流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压缩回位弹簧,将阀门吸起,进油孔开启。柴油机起动之后,将起动开关旋至ON位置,这时电流经电阻流过电磁线圈,电流减小,但由于有油压的作用,阀门仍然保持开启。当柴油机停机时,将起动开关旋至OFF位置,这时电路断开,阀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关闭,从而切断油路,停止供
10、油。,液压式喷油提前器,当柴油机在某一转速下稳定运转时,作用在活塞左、右端的力相等,活塞处于某一平衡位置。若柴油机转速升高,二级滑片式输油泵的出口压力增大,作用于活塞右端的力随之增加,推动活塞向左移动,并通过连接销和传力销带动滚轮架绕其轴线转动一定的角度,直至活塞两端的力重新达到平衡为止。滚轮架的转动方向与平面凸轮盘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使平面凸轮提前一定角度与滚轮接触,供油相应提前,即供油提前角增大。,调速器,调速器是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它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增减喷油泵的供油量,使柴油机能够以稳定的转速运行。由于柴油机的负荷经常变化,当负荷突然减小时若不及时减少喷油泵的供油量,则柴油机的转
11、速将迅速增高甚至超出柴油机设计所允许的最高转速,这种现象称“超速”或“飞车”。当负荷骤然增大时,若不及时增加喷油泵的供油量,则柴油机的转速将急速下降直至熄火。,转 速 感 应 元 件 飞 锤,在飞锤支架上装有4个飞锤,飞锤通过止推片推动调速套筒移动。,传 动 齿 轮,调速器杠杆系统,M,球头销,导杆,张力杠杆,起动杠杆,N,全程式调速器的基本调速原理是,由于调速器传动轴旋转所产生的飞锤离心力与调速弹簧力相互作用,如果两者不平衡,调速套筒便会移动。调速套筒的移动通过调速器的杠杆系统使供油量调节套筒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增减供油量,以适应柴油机运行工况变化的需要。,调速套筒,调速弹簧,高速限位螺钉,
12、张力杠杆,N,起动前,将调速手柄推靠在最高速限止螺钉上。这时调速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张力拉动张力杠杆绕销轴N点向左摆动,并通过起动弹簧使起动杠杆压向调速套筒,从而使静止的飞锤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与此同时,起动杠杆下端的球头销将供油量调节套筒向右拨到起动加浓供油位置C,供油量最大。,起动弹簧,起动杠杆,调节套筒,起动后,飞锤的离心力克服作用在起动杠杆上的起动弹簧的弹力,使起动杠杆绕销轴N点向右摆动,直到抵靠在张力杠杆的挡销上。此时,起动杠杆下端的球头销向左拨动供油量调节套筒,供油量自动减少。,高速限位螺钉,张力杠杆,N,起动弹簧,起动杠杆,调节套筒,柴油机起动后,将调速手柄移至怠速调节螺钉上。在这
13、个位置,调速弹簧的张力几乎为零,即使调速器传动轴的转速很低,飞锤也会向外张开,推动调速套筒,使起动杠杆和张力杠杆绕销轴N点向右摆动,并使怠速弹簧受到压缩。这时,飞锤离心力对调速套筒的作用力与怠速弹簧及起动弹簧对调速套筒的作用力平衡,供油量调节套筒处于怠速供油位置D,柴油机在怠速下运转。,怠速调整螺钉,怠速弹簧,柴油机在高于怠速而又低于最高转速的任何中间转速工作时,则需将调速手柄置于怠速调节螺钉与最高速限止螺钉之间某一位置。这时,调速弹簧被拉伸,同时拉动张力杠杆和起动杠杆绕销轴N向左摆动,而起动杠杆下端的球头销则向右拨动供油量调节套筒,使供油量增加,柴油机由怠速转入中速状态。,转速升高,飞锤离心
14、力增大。当其向右作用于调速套筒上的推力与调速弹簧向左作用于张力杠杆和起动杠杆上的拉力平衡时,供油量调节套筒便稳定在某一中等供油量位置,柴油机也就在某一中间转速稳定运转。当把调速手柄置于最高速限止螺钉上时,调速弹簧的张力达到最大,供油量调节套筒也相应地移至最大供油量位置,柴油机将在最高转速或标定转速下工作。,2 电控柴油机的概述,一、电控柴油车的发展的必要性,现代先进的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降低、噪音与烟度控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而且尾气中HC、CO和 CO2含量低于汽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新型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减少了90,一般为16至21
15、,而汽油机只有7至10。柴油机的热效率远远大于汽油机,同时油耗要比汽油机低20左右,CO2排放与汽油机相比也低得多。近10年来,柴油发动机已经在机动车排放法规实施最严格的欧洲、美国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如此,国外轿车用柴油机也日益普遍,奔驰、宝马、大众、雷诺、沃尔沃等欧洲名牌车都有柴油发动机的车型。,二、电控柴油机的主要特点,1.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1)节能优势,柴油机的高能量获得率,使得柴油机轿车油耗比汽油车低,与同等排量的汽油车相比,能够节油30。,(2)经济优势,柴油机轿车具有优异的节油特性,行驶成本远远低于汽油轿车。,(3)环保优势,柴油机轿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汽油机轿车低
16、3045,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柴油轿车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也大大低于汽油机。而达到欧标准的柴油轿车,其排放的微粒和氮氧化合物已经与汽油车相差无几。,2.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好,柴油机发动机的燃料是直接喷入燃烧室内压燃着火的,不会产生早燃、爆燃等不正常的燃烧。独特的燃烧室设计使得十分容易实现分层燃烧和稀薄燃烧。,3.控制快,控制系统从接受到一个信息开始,到处理完毕并输出控制信号所需的时间一般为毫秒级。,4.控制精度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远高于机械控制的原因是对输入、输出信号实现了数字化传输。,(1)输入信号的高保真,(2)控制器内部的数据处理或传输,(3)高分辨率的输出信号,5.控制
17、策略灵活,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能方便的与各种不同用途的柴油机匹配,需要改变的仅仅是EPROM中的软件程序,基本上不涉及硬件系统。,6.电子控制,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与汽油机电子控制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整个系统都是由传感器、电控单元及执行器组成。(1)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执行器上。(2)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多样化。(3)柴油机燃油喷射具有高压、高频、脉动等特点。喷射压力60150Mpa,甚至200Mpa。,三、电控柴油机的分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技术发达国家就已竞相开发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五代。,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控单体泵系统,电控分配泵,电控泵喷嘴系统
18、,电控共轨燃油系统,1.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控直列式喷油泵是在直列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它具有喷油量与喷油定时控制功能或只具备其中一种功能,有些控制系统还具有喷油压力和喷油速率等控制功能.电控直列泵的喷油量控制装置为电控调速器.电控调速器使喷油量随转速变化的控制易于实现,而且其响应速度比机械式调速器快得多.,2.电控单体泵系统,德国Bosch公司的电控单体泵(EUP)系统,采用较短的高压油管,可实现较高的喷油压力,最高喷油压力可达160MPa,该系统采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油定时及喷油量.,3.电控分配泵,柴油机电控分配泵的喷油量及喷油定时的控制一般采用高速电磁阀,电磁阀的闭合时
19、刻对应着喷油定时,电磁阀从闭合到开启的时间确定了喷油量.如日本丰田公司的ECD-2型电控VE 泵.,4.电控泵喷嘴系统,泵喷嘴就是喷油泵与控制单元和喷嘴组合在一起,既高压油管长度为零的燃油系统.它安装在缸盖上,每个缸都有一个,由于无高压油管,所以高压系的死容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这对高压化非常有利.关于喷油量的控制,则是由电磁阀控制喷油的开始和终了,使喷油泵腔和低压系统接通或切断进行控制的.如宝来轿车TDI系统.,5.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柱塞泵脉动供油的原理,通过油锤响应、液力增压、共轨蓄压或者高压共轨等形式形成高压。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通过电磁阀的控制喷射
20、过程,可以实现对喷射油量和喷射定时的灵活控制。,2 电控柴油机系统的实例,一、日本电装公司的电控分配泵ECD-V系列,日本电装公司于1977年引进德国博世公司VE分配泵技术。8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电控分配泵,技术迅速发展升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控分配泵产品系列。1982年开始将第一代分配泵ECD-V1投放市场,随后在ECD-V1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ECD-V3、ECD-V4和ECD-V5。,二、ECD-V1系列的控制功能及组成,ECD-V1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是位置控制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用于日本丰田增压轿车柴油机上。ECD-V1系统中的喷油泵为VE型分配泵,为适应电控的需要而进行了改造。取消了机
21、械调速器,代之以供油量控制电磁阀,通过杠杆来改变供油量调节套筒的位置,以实现喷油量的控制。同时,还通过供油量调节套筒位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实现闭环控制。ECD-VI系统保留了VE型分配泵的液压式喷油提前器,增设一个定时器控制阀,以实行喷油定时的电子控制。,供油量调节套筒位置传感器,供油量控制电磁阀,转速传感器,定时器位置传感器,油量调节套筒,定时器控制阀,加速踏扳位置传感器,进气管压力传感器,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三、供油量的控制,在ECD-V1系统中,电控单元(ECU)根据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和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算出基本供油量。然后根据来自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和进气管压力等传感器
22、的信号以及起动机信号,对基本供油量进行修正。再按供油量调节套筒位置传感器信号进行反馈修正之后,确定最佳供油量。因此,不论汽车是低温起动、加速,或是在高原行驶,ECD-V1系统都能精确地确定适应柴油机运转的最佳供油量。,电控单元把计算和修正的最后结果作为控制信号传输给供油量控制电磁阀的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吸引可动铁心。控制信号的电流越大,磁场就越强,可动铁心向左的移动量越大,通过杠杆将供油量调节套筒向右推移的越多,供油量也就越多。,供油量控制电磁阀及供油量调节套筒位置传感器,四、怠速转速的控制,电控单元根据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的输入信号以及起动机信号,决定何时开始怠速控制,并根据冷却
23、液温度传感器、空调及空档开关等信号,计算出设定的怠速转速及相应的供油量。为了使设定的怠速转速保持稳定,还需根据柴油机转速的反馈信号,不断对供油量进行修正。,五、供油定时的控制,电控单元首先根据柴油机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等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初步确定一个供油时刻,然后根据进气管压力、冷却液温度等传感器的信号和起动机信号再进行修正。电控单元根据最后确定的供油时刻,向供油定时控制阀的线圈通电,可动铁心被电磁力吸引,压缩弹簧向右移动,打开喷油提前器由高压腔通往低压腔的油路,使喷油提前器活塞两侧的压差缩小,活塞向右移动,供油时刻推迟,即供油提前角减小。供油定时控制阀是电磁阀,通过其线圈的电流是脉冲电流,电控
24、单元通过改变脉冲电流的占空比,来改变由喷油提前器的高压腔到低压腔的流通截面积,以调整喷油提前器活塞两侧的压力差,使活塞产生不同的位移,达到控制供油时刻的目的。喷油提前器活塞位置传感器为非接触式电感传感器,其中的可动铁心直接与喷油提前器活塞相连,并随活塞一起动作。当可动铁心移动时,引起线圈电感的变化,借以检测活塞的位置。喷油提前器活塞位置信号回授给电控单元,以实行反馈控制。,六、进气节流控制(VSV)进气管的空气通路分为主、副两支,在两支通路上分别设有大直径的主节气门(与加速踏板联动)和小直径的副节气门副节气门由ECU控制,按全开、半开和全闭三种情况调节设置副节气门的目的,是为了在发动机暖机后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柴油机 排放 控制系统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