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植物的逆境生理ppt课件.ppt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逆境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植物的逆境生理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Stress Physiology,芦苇,第一节 抗性生理基础,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三节 植物的抗旱性,第四节 植物的抗盐性,重点,1.植物在逆境下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代谢变化,2.高低温对植物伤害及抗寒,耐热机理及途径,3.干旱,湿涝,盐碱对植物伤害及抗旱,抗涝,抗盐碱机理及途径,4.大气污染的种类及对植物伤害特点,5.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关系,掌握提高作物抗逆性途径,所有对植物生命活动不利的环境条件统称为逆境(Stress),第一节 抗性生理通论,1、逆境、胁迫(强)与胁变,逆境种类,物理的,如旱、涝、冷、热等;,化学的,如盐、碱、空气污染等;,生物的,如病、虫害
2、等。,逆境生理(Stress physiology):研究逆境对植物伤害以及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能力的科学。,一.逆境及植物的抗逆性,沙枣,胁迫(强)与胁变,随胁迫强度不同,胁变程度有差异,弹性胁变:程度轻,解除胁迫以后又能恢复的胁变称弹性胁变;,塑性胁变:程度重,解除胁迫以后不能恢复的胁变称塑性胁变。,塑性胁变严重时会成为永久性伤害,甚至导致死亡。,胁迫(强),借助物理学上概念,任何一种使植物体产生有害变化的环境因子称为胁迫(Stress),如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盐分胁迫等。,在胁迫下植物体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称为胁变(Strain)。,胁变,Figure 22.23 A flooded m
3、aize field.Flooding in the US Midwest in 1993 resulted in an estimated 33%reduction in yield compared with 1992.,2.逆境伤害性质,1)直接伤害(direct stress injury),2)间接伤害(indirect stress injury),严重的逆境,短时间作用产生的对植物生命结构(蛋白质、膜、核酸等)的不可逆伤害。这时植物还来不及发生代谢上的改变。如高温烫伤、冰冻等。,较弱的逆境,长时间作用,可以把原来的弹性胁变转化为塑性胁变,造成伤害。主要是代谢紊乱。,3.植物对逆境
4、的适应与抵抗,抗性=胁强/胁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能力,称为抗逆性(hardiness),植物抗逆性强弱取决于,遗传潜力,抗逆锻炼,指植物在逆境下,逐渐形成了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能力。这一过程称为抗逆锻炼。,胡杨,大豆幼苗耐热性诱导实验,CK,40诱导后 生长在45 条件下,未进行高温诱导 直接生长在高温下,避性(escape),御性(avoidance),耐性(tolerance),但这种耐性有一定的限度。,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方式,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不与逆境相遇,逃避逆境危害。,植物具有防御逆境的能力,以抵御逆境对植物的有害影响,使植物在逆境下仍维持正常生理状态。(逆境排外),植物可
5、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在逆境下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逆境存在于细胞内),二.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变化和代谢特点,形态结构 干旱-叶片和嫩茎萎蔫,气孔开度减小甚至关闭;淹水-叶片黄化,枯干;根系褐变,腐烂 高温-叶片变褐,出现死斑,树皮开裂 病原菌侵染-叶片出现病斑,2 逆境协迫下植物的一般生理变化,1)逆境与植物的水分代谢 吸水能力降低,蒸腾量降低,组织产生萎蔫,3)呼吸作用变化 降低(冻害、热害)PPP途径增强 先升后降(冷害、旱害)增高(病害),4)物质代谢变化 合成分解,5)原生质膜变化 膜脂双分子层-星状排列,膜蛋白变构,膜透性增加,物质外渗。,6)蛋白质变
6、化 新蛋白质-统称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热击蛋白(HSP),低温诱导蛋白等,2)光合速率下降,三 渗透调节(osmotic adjustment)与抗逆性,1.渗透调节的概念 胁迫条件下,细胞主动形成渗透调节物质,提高溶质浓度,适应逆境胁迫的现象。,2.渗透调节物质-两大类1)外界进入细胞的无机离子:K+,Na+,Ca 2+,Mg 2+,Cl-,SO4 2-,NO3-等(主动吸收累积在液泡)2)细胞内合成的有机物:a.脯氨酸(proline):最有效渗透调节物质之一,多种逆境下,植物体内都积累脯氨酸(尤其干旱,比原始含量增加几十几百倍),作为渗调物,保持膜结构完整性,外施P
7、ro可解除高等植物的渗透胁迫,合成加强,内部脯氨酸氧化受到抑制,逆境下Pro积累原因,蛋白质合成减弱,抑制脯氨酸掺入蛋白质合成过程,b.甜菜碱(betaines)在抗逆性中也有渗透调节作用(季铵化合物N-甲基代氨基酸,R4 N.X)。水分亏缺或NaCI胁迫-积累甜菜碱(小麦、大麦、黑麦)c.可溶性糖 积累大量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分子量小,易溶解;有机调节物在生理pH范围不带静电荷;能被细胞膜保持住;能使酶构象稳定;生成迅速,渗透调节物质特点,四.植物激素在抗逆性中的作用,1.ABA,(1)可能使生物膜稳定。(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3)改变体内代谢.外施ABA,可使植物体增加脯氨
8、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含量。(4)减少水分丧失,提高抗逆性原因,可归为 3 方面,ETH:增加几倍或几十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植物对伤害的修复或对逆境的抵抗过程,内源GA:活性迅速下降 CTK:含量减少,2.ETH与其他激素,干旱或盐处理-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低温处理-提高水稻幼苗的抗旱性 交叉适应作用物质-脱落酸,脱落酸在交叉适应(cross adaptation)中的作用,沙枣,五、提高作物抗性的生理措施,选育高抗品种是提高作物抗性的基本措施。1、种子锻炼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相应的逆境处理。2、巧施肥水 控制土壤水分,少施N肥,多施P、K肥。3、施用生长抑制物质 如CCC、PP333、
9、TIBA、JA等,活性氧与环境胁迫保护酶(SOD POD CAT GPX GS PPO),(1)形态的改变,如叶的厚薄、大小、卷曲、角质化、蜡质化、气孔的变化等(2)生理活动变化,如光合,呼吸作用变化;水分生理(含水量下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升高);原生质凝胶化等(3)渗透调节(渗透调节物质增多,如无机离子、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糖、氨基酸等),使植物在逆境下,能够保持水分平衡(4)植物激素变化,ABA,Eth增加;CTK,IAA,GA降低(5)交叉适应,(ABA)(6)逆境蛋白的产生,如热激蛋白,冷响应蛋白等的产生(7)活性氧清除,即植物逆境保护酶活性和含量提高(8)抗逆锻炼,
10、小结,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低温对植物危害,冻害(freezing injury):冰点以下的低温使植物体内结冰,冷害(chilling injury):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抗寒性:植物对低温的适应与抵抗能力。,一、冻害与植物的抗冻性,(一)冻害,植物发生结冰的温度并不一定在0。有时温度降低到0以下仍然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但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一定结冰,这一点称为过冷点。,冰点高低与细胞液浓度有关,因此可以用测定冰点的方法来测定细胞液的渗透势。,(1)细胞间结冰及其伤害,冻害一般是由于结冰引起的。由于温度降低的程度与速度不同,结冰的类型不同,造成伤害的方式也不同。,(二)结冰
11、伤害的类型及其原因,1.结冰伤害,结冰类型,细胞间结冰白菜,葱,细胞内结冰,温度缓慢下降时,细胞间隙中的水分结成冰,即所谓胞间结冰。,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原生质发生过渡脱水,造成蛋白质变性和原生质不可逆的凝胶化;,冰晶体过大时对原生质造成机械压力,细胞变形;,当温度回升时,冰晶体迅速融化,细胞壁易恢复原状,而原生质却来不及吸水膨胀,原生质有可能被撕破。,(2)细胞内结冰伤害,胞内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机械损伤(往往是致命),当温度骤然下降时,除细胞间隙结冰以外,细胞内水分也结冰,一般是原生质内先结冰,紧接着液胞内结冰,这就是胞内结冰。,1.硫氢基假说(Levitt,1962),要点:结冰对
12、细胞伤害主要是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冰冻时,原生质逐渐脱水,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相邻肽链外部的-SH彼此接触,两个-SH经氧化而形成-S-S-键;或者一个分子外部的-SH基与另一个分子内部的-SH形成-S-S-键,于是蛋白质凝聚。,当解冻吸水时,肽链松散,由于-S-S-键属共价键,比较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通过化学方法,如使用硫醇可以保护-SH不被氧化,起到抗冻剂的作用。,(二)结冰伤害机理,2膜伤害学说,膜对结冰最敏感。,低温对膜的伤害,膜脂相变,酶失活;,透性加大,电解质外渗。,主要破坏膜脂与膜蛋白。,(三)植物对冷冻的适应,1抗冻锻炼,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
13、的降低与日照长度的变短,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适应冷冻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提高抗冻能力,这一过程称为抗冻锻炼。,3.机械伤害 4.活性氧伤害,2植物在适应冷冻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冻锻炼是植物提高抗冻性的主要途径。其中发生了许多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1)含水量下降:自由水,束缚水相对增多;,(2)呼吸减弱:消耗糖分减少,有利于糖的积累;,(3)保护性物质增多:如糖、脯氨酸、甜菜碱积累。一方面降低冰点,另一方面保护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4)内源激素变化:ABA,GA、IAA,在形态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形成种子、休眠芽、地下根茎等,进入休眠状态。,3外界条件对植物适应冷冻的影响,(1)温度,
14、(2)日照长度,(3)水分,(4)矿质营养,进入秋季,温度降低-抗寒性增强;春季温度升高时,抗寒性降低,-影响休眠-抗寒性短日照-促进休眠-抗寒性增强;长日照-阻止休眠-抗寒性降低,细胞吸水过多,不利于抗寒性增强,充足,生长健壮,利于越冬,抗寒性增强;不宜偏施氮肥,造成徒长,抗寒性降低,二、冷害与冷害的机理,冷害虽然没有结冰现象,但会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三种类型,直接伤害,间接伤害,次生伤害,短时间内发生的伤害。主要特征:质膜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内含物向外渗漏-出现伤斑。,缓慢降温引起的,低温胁迫可持续几天乃至几周。主要特征:代谢失调组织柔软,萎蔫。,某器官因低温胁迫而导致其生理功能减弱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生理学 逆境 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