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学第二章ppt课件.ppt
《校对学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对学第二章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对学,第二章 校对业务理论,第一节 校对的功能、作用与地位,一、校对的概念,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校对”一词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之一。,“校对”概念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校对工作对象是经过编辑加工整理的原稿;第二,校对的职责是既要根据原稿来发现、订正校样中的差错,还要注意原稿本身存在的差错。,二、校对的功能,校异同校是非,是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或标准)来核对校样,分辨两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显真保值,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的资料来源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就通过,
2、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请编辑部门核实后处理。纠错增值,“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首先提出,现已成为出版界共识。,现代学者陈垣认为校异同是“机械法”,“长处在不参己见”,“其短处在不负责任”。,古今“校异同”与“校是非”有何区别?,校异同与校是非的关系,1.目标的统一性都是以消灭出版物中的差错作为目标的,两者的目标是统一的。2.功用的互补性前者消除显性错误,后者消除隐性错误,而校对质量的保证,必须建立在显性错误与隐性错误同时消除的基础上。,现代校对是由古代校雠演变而来的,但是与古代“校雠”有了很大的区别:(1)古代的校
3、雠通常是编校合一的;而现代校对工作和编辑工作逐渐分离,演变成为现代出版过程中独立的工序并逐渐职业化。(2)现在校对工作已成为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承担,并且关于校对原理和规律研究也有很大发展。,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处于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的地位。,三、校对的作用与地位,为什么说“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呢?,出版物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留存。实现文化传播和积累,最重要的条件是“信息保真”,失真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积累价值的。出版物是通过文字传递和积累信息的,因此,信息的保真有赖于用字用词的准确。
4、,明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里叙述了宋刻本杜诗一字之差造成的谬误。杜甫秦州雨晴诗云:“天永秋云薄,从西万里风。”为人们描写了秦州秋高天远、万里来风的壮丽景色,也抒发了作者的情志和抱负。宋刻本却将“天永”错作“天水”。永,本义“水流长”,引申为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辽阔,“天永”义为天高地远,所以才万里来风。而“天水”是秦州的地名,无高远的含义。“天永”与“天水”,一字之差,意境迥异。洪迈慨叹说:“若用之入此篇(用天水取代天永),其志思浅矣!”,科技意味着文明科技意味看文明科学意味着文化科学意味看文明科技意味着文化,编校可以合一吗?,第二节 校对的能力与自我修养,一、校对的能力,语言文字基本功校对操作基
5、本功心理自控基本功,认识现代汉语通用文字,掌握现代汉字规范,从而能够敏锐地辨别错别字掌握汉语拼音规则、汉语语法规则以及数字、标点符号、量和单位用法的国家标准具备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熟练地掌握字、词及文史知识工具书的检索方法,能够比较快捷地查难释疑熟练地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和电脑校对操作技术掌握图书版面格式知识,对版面格式错误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耐得寂寞,情绪稳定,注意集中,能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二、校对的自我修养,一、政治修养,1.政治立场错误;2.政治观点错误;3.思想倾向错误;4.政策性错误,二、道德修养,敬业爱岗,耐得寂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恪尽职守
6、,极端负责。,三、语言文字修养,1.正确用字,不用错字、别字;2.正确用词,准确地表情达意;3.正确造句,符合汉语语法规则;4.正确使用专名、数字、量和单位、表达符号,符合国家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四、知识修养,多闻阙疑,勤读书,广涉猎,重积累,是加强知识修养的主要方法。,五、情商修养,六、心理素质修养,耐心、精心、适心悟境、法境、通境,第三节 校对的思维与心理,第四节 校对的方法、工序,校对的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一、校对的方法,校对的基本方法示意图,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点校折校读校倒校,对校法,概念:比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标点符号与原稿完全一致。
7、(主要是校异同)操作方法:点校、平行点校、折校、读校。,本校法,通过本稿件前后、左右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特点:根据本稿件内在联系,将目录与正文、文字与图片、文字与表格、正文与注释相校,对名词术语和概念等进行前后互校。现代校对的通读检查采用的便是本校法。,他校法,利用与所校稿件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章(包括工具书和各类标准、规范)来判断稿件内容正误的一种校对方法。常与本校法交叉运用。“本校”发现矛盾,“他校”释疑。通常用于解决引文、数据、习语、术语、公式、日期之类的异同问题。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书刊时采用他叫法比较多。,理校法,通过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断的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对 第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