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成衣产业概况.docx
《服装成衣产业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成衣产业概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服裝成衣產業概況紡織成衣業四十年來造就大量的就業機會,一直是台灣主要出口產品,創造巨額的外匯,是帶動台灣的經濟起飛的功臣之一(見表1-1)。如今電子資訊業雖然替代成為台灣的重點產業,但紡織成衣業在全世界性的激烈競爭下還能繼續生存,出口值相當於資訊與通信產品(見表1-2)。這要歸功於我國紡織成衣業上、中、下游與週邊相關工業發展得非常齊全完備。台灣從纖維、紗、布、染整至成衣、花邊、配件等業的發展無不俱備。雖然台灣的成衣、毛衣業者有許多被迫不得不將生產工廠外移,帶動近十餘年來中游成品布之大量出口,但這些外移工廠的企劃、設計、行銷等環節仍由國內操控,營運總部在台灣,故縱然生產工廠外移,把生產觸
2、角延伸至海外各地,而實際上卻維持了下游成衣業者的競爭力。1 從統計數字來看,長久以來紡織產業的創匯產值每年均維持在100億元或超過100億元水準以上,其中,出口的項目如表1-3所示。此外,我國的化纖產量更是佔全球排名第二。因此,大家絕對不能小覷紡織產業的實力。表1-1 紡織工業對貿易之貢獻度 (單位:百萬美元)年度紡織品出口值紡織品進品值紡織品貿易順差全國總貿易順差199615,668.03,630.812,037.213,572199716,660.53,654.513,0067,656199814,545.93,163.611,382.35,917199914,172.72,873.811
3、,298.910,901200015,217.12,896.912,320.28,309200112,630.11,358.611,271.515,629200212,149.72,470.19,679.618,067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表1-2 台灣主要出口項目創匯狀況(單位:百萬美元)年度全國紡織品電子產品機械資訊與通信產品塑膠橡膠及其製品1996115,942.015,668.016,631.69,482.312,545.97713.81997122,080.516,660.518,024.19,651.514,441.67716.31998110,582.414,545.916,90
4、0.67,807.313,757.86870.11999121,591.014,172.721,832.57,921.115,141.77524.32000148,320.615,217.131,673.79,665.519,561.99055.82001122,866.412,630.123,601.18,348.115,668.17992.82002130,596.812,149.725,838.09,258.416,039.08798.6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表1-3 台灣紡織出口項目狀況單位:百萬美元年度紡織品紡織品出口成長率成衣出口成長率項目紗布成衣其他紡織品合計199611,015
5、.82,286.12,366.215,668.00.3%-2.7%199711,741.52,450.72,468.316,660.56.3%+7.2%199810,244.22,337.81,964.114,545.9-12.7%-4.6%199910,121.72,119.91,931.114,172.7-2.6%-9.3%200010,847.02,213.42,156.915,217.17.4%+4.4%20018,981.71,768.71,879.912,630.1-17%-20.1%20028,654.11,543.01,952.812,149.7-3.8%-12.8%第一節 紡
6、織成衣產業結構紡織成衣產業就結構面上涵蓋纖維、紡紗、織造、染整、成衣暨服飾、紡織品設計等製程。其中,人纖製程屬上游產業,其原料來自石化工業下游的中間石化產品,其代表廠商有:遠東紡織、華隆紡織、中興紡織等。中游則為紡織產業的核心生產過程,分為紡紗、織布、染整三大部分。代表廠商有:大宇紡織、遠東紡織、南洋染整等。下游則包含成衣傢飾等日用紡織品製造業,其中較為知名的成衣商如:吉甫龍馬、嘉裕西服、遠東紡織、中興紡織等。圖1-1-1 紡織各分業之關聯表資料來源:袁國榮以供應鏈管理模式分析產業競爭優勢以紡織成衣業而言,其生產流程長、原料及產品的種類複雜,使得分工生產步驟綿延。而且紡織品依其特性有其不同的產
7、品流程。例如原色產品毋須經過染整階段。而國內紡織成衣業亦多為早期創設之傳統產業,在產品製造的選擇上,多以自身專業為主,而擴廠時新增產品線亦以單一製程領域為主要考量,因此紡織成衣產業的生產流程往往缺乏一貫性。另外,就紡織工業的結構比例來看,以中游的紡織業(紡紗、織布、染整)所占比重最高,其次為上游的人造纖維業、下游的成衣及服飾品業。由於我紡織工業整體而言具有完整一貫生產體系及完善的行銷通路;充裕及低廉的人纖供應來源;中上游產業規模大、資金雄厚、自動化生產;以及重視新纖維素材的研究開發、中下游產業重視新產品設計等發展優勢,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根據中央大學范錚強教授的研究調查報告,台灣紡織產業的
8、產業架構沿革可用以下三張圖加以表示。早期台灣紡織產業架構,如圖1-1-2,成衣以出口為主,採購過程經由各種中間商和貿易商,供應鏈拉長。而有時待成衣廠接到成衣訂單後,才向布料供應商下布訂單,交貨時,又先交至中間商,再給國際成衣採購商,既費時又耗成本。圖1-1-2 早期台灣紡織產業架構中期台灣紡織產業架構,如圖1-1-3,國際成衣採購商透過中間商,能同時下布料和成衣的訂單,且,交貨時能由海外成衣廠直接交至際成衣採購商手中。雖然布料供給成衣廠按訂單製作衣物,卻未能先按照訂單加工,無法直接因應成衣流行的趨勢。圖1-1-3 中期台灣紡織產業架構未來理想紡織產業架構,如圖1-1-4,國際成衣採購商或中間商
9、向織布廠下布料訂單(減少中間的貿易過程),布料俟下單後再染整,花色、加工處理直接符合訂單需求(織布廠能因應時裝流行趨勢生產布料),再由海外成衣廠製作成衣,海外台商直接交貨至國際採購商。圖1-1-4 未來理想紡織產業架構由於台灣企業在全球競爭的價值鏈中所具備的大都是在生產製造方面的競爭優勢,因而成為許多世界級大廠的代工合作對象(何薇玲,1998)2。然而隨著全球追求“專業分工”的供應鏈合作潮流下,企業程序間的串連與產銷合作也因此成為企業追尋國際化的另一途徑。在生產與製造的競爭優勢下,台灣企業若積極地參與其他國際企業的供應鏈合作,更可以加速企業國際化的腳步、增加許多國際合作的機會與提升生產的經濟規
10、模等。技術導向的全球化競爭是永無止境的,台灣精英企業若要在下一波競爭中繼續取得領先地位,對下一波的策略轉型也應盡早規劃,以目前之競爭優勢為出發點,快速發展企業的核心能力,以確保全球的競爭地位(徐作聖,1999)。第二節 服裝成衣產業環境一、 產業特性(姜林杰佑,2002)3(一) 屬於勞力密集產業。(二) 天然原料成本高,化纖原料受制於上游之石化產業。(三) 加工製程複雜而冗長。(四) 產業垂直分工,以至於多屬中小企業型態,進入障礙變得較低。(五) 不管是開發中國家或先進國家都不會放棄紡織業。二、 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一) 產品供應更具國際化(吳偉欽,2003)4因全球供應體系的改變,產業全球化
11、所帶來的影響使得產品供應更具國際化,網際網路的普及與流行時尚品牌的加入,影響消費者品味亦具備國際化。多元化的發展、流行週期的縮短,促使產銷體系產生變化,導致零售端淘汰率提高,競爭更為激烈,產品更加便宜。由於價格向下調整,帶動已開發國家尋求國外更低廉的供應成本以保持既有的利潤,成為採購商既定的政策。(二) 勞動成本隨國民所得而提高近年來,勞動成本隨國民所得而提高,導致勞力密集型紡織業者紛紛出走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等工資低廉之國家。根留台灣的業者勢必轉型以技術密集為其競爭優勢,並能掌握其利基市場,方能生存。2001年整體紡織產業景氣不佳,上中下游業者關廠歇業或外移時有所聞,經營較以往艱困,如已外移大陸
12、設廠之化纖廠(新纖、台化)、染整廠(怡華)與成衣廠(勤益)等,其他如大型織布廠儒鴻企業與弘裕企業正積極進行大陸設廠行動。(三) 化學纖維原料EG、PTA等價格處於高檔,天然纖維價格亦持續上揚(倪碧瑩,2003)52003年以來人造纖維石化原料的價格幾乎處於高價區段,如聚酯纖維主要原料的乙二醇(EG)即在供不應求的情勢下價格偏高而帶動纖維價格,而尼龍纖維也因上游原料己內醯胺(CPL)缺貨而價格上漲。此外,棉花在需求多於產量的情況下,棉價亦持續呈現上揚的現象,而使其替代產品聚酯棉同步跟漲。(四) 須面臨的是加入WTO的衝擊紡織產業加入WTO後,可享受無配額限制的貿易條件,將有利國內紡織品拓展外銷市
13、場。由於大陸及東南亞新興國家等挾勞工成本低廉的競爭優勢,對我國而言,配額限制已由過去的障礙轉為保護。因此,在公元二五年當所有配額限制解除後,世界紡織品市場將形成完全自由競爭市場,進入價格競爭,部分不具比較利益的產品已無法繼續在國內生產。因此,當無配額時代來臨後,台灣紡織業勢必面對更直接強勁的競爭威脅;另一方面,國與國間傾銷控訴的貿易戰爭也將因低價紡織品大量產出而愈演愈烈。(五) 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問題(王健全,2001)6除了新興工業國家的強大競爭壓力外,國內傳統產業升級轉型速度的不夠快也是競爭力衰退的重要原因,從表1-2-1 可以觀察到,以1991年到1999年的統計資料而言,多數之傳統產業的
14、技術進步率低於整體製造業。其中,成衣服飾品業(-1.54)、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1.28)、紙及其相關製品(0.10)的技術進步率最低;木竹製品業(3.01)、機械設備業(1.92)、金屬基本製品業(1.7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50)等之技術進步率相對較高。值得注意的是,相對1982年到1990年而言,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率皆下降。同時,在研發的投入上,傳統產業也遠不如資訊電子業。表1-2-1產業技術進步率排序產業別1982-1990整體產業排序傳統產業排序1991-1999整體產業排序傳統產業排序食 品1.4914*100.6311*(-)7紡 織2.42850.4714*(-)8成
15、 衣2.5763-1.5418*(-)11皮 革2.2196-1.2817*(-)10木 竹3.18323.012*(-)1紙及製品-0.1317*110.1016*(+)9橡膠製品1.991171.328*(-)5非金屬礦物1.9112*81.507*(-)4金屬基本工業1.6413*91.776*(-)3金屬製品2.57630.7111*(-)6菸 草0.1316*0.4813*(+)化 學2.9341.933(-)石 油-0.2818*0.989*(+)機 械*3.38211.925*(-)2電力及電子製品3.5514.691(+)運輸工具2.10100.2115*(-)精密器械2.6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 成衣 产业 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