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加氢技术材料ppt课件.ppt
《柴油加氢技术材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加氢技术材料ppt课件.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柴油加氢技术,2023年1月8日,2,目 录,1.概述2.柴油加氢过程化学反应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4.中国石油清洁柴油生产现状5.中国石油柴油加氢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3,1.概 述,4,推动力: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2010年柴油消费增加13,柴油占燃油大气排放污染物比例约4050%,柴油需求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不断加剧,1、概述,5,欧美清洁柴油标准发展历程,1、概述,柴油质量升级步伐不断加快,6,世界其它主要国家柴油硫含量指标,1、概述,7,1954年我国建立轻柴油暂行标准;1960年制定了第一个轻柴油正式标准SYB 1071-60;1964年制定了第一个轻柴油国家标准GB252-
2、64,规定硫含量不大于0.2%、0.5%、1.0%;1987年轻柴油标准开始按照等级品划分,优等品参照苏联标准,硫含量不大于0.2%;一等品参照欧美标准,硫含量不大于0.5%;合格品则维持原有水平,硫含量不大于1.0%;2000年颁布了GB 252-2000轻柴油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柴油质量的新一轮升级;2003年颁布了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国家标准;2005年、2008年部分城市执行了严格的地方车用柴油标准;2011年全国实行GB 19147-2009车用柴油标准。,1、概述,中国清洁柴油标准发展历程,8,中国清洁柴油标准发展历程,核心是降低硫和多环芳烃含量、提高十六烷值,1
3、、概述,9,国外柴油加氢原料组成及加氢特点,直馏柴油为主,掺炼少量FCC柴油 硫含量高、氮含量低、十六烷值高 深度脱硫是主要矛盾,脱氮和脱芳压力不大,国外典型直馏柴油性质分析,1、概述,10,中国石油柴油生产现状,中国石油柴油生产情况分析,1、概述,11,柴油质量问题:,中国石油柴油生产现状,柴油硫含量偏高,需要深度加氢精制 直馏柴油凝点过高,低温流动性差 焦化柴油烯烃含量高,氧化安定性差 催化柴油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1、概述,12,提高柴油质量的加氢技术,加氢精制技术:脱硫、脱多环芳烃加氢改质技术:提高十六烷值、脱多环芳烃、降低密度加氢降凝技术:降低凝点、改善低温流动性,1、概述,清洁柴
4、油生产技术,柴油质量升级面临两大难题经济有效降低柴油硫含量降低劣质柴油密度、提高十六烷值、改善燃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劣质柴油密度、提高十六烷值、改善燃烧性能比降低柴油硫含量难度大得多加工原料:直馏柴油、焦化柴油、催化柴油,并可掺炼部分焦化石脑油加工目的:脱硫、脱氮、烯烃饱和、芳烃饱和,适当提高十六烷值,生产清洁车用柴油工艺特点:操作压力:4.0-8.0MPa氢油体积比:150-350:1 体积空速:1.0-3.0h-1,清洁柴油生产技术,清洁柴油生产关键提高十六烷值:多环芳烃饱和开环,不发生侧链断裂芳烃饱和:反应热力学平衡限制深度脱硫:原料中类型硫动力学限制循环氢中硫化氢分压抑制作用,15
5、,2.柴油加氢过程化学反应,加氢过程化学反应类型,非烃化合物脱除反应加氢脱硫反应HDS加氢脱氮反应HDN大分子裂化反应烯烃和芳烃饱和反应异构化反应缩合生焦反应不希望的反应,典型含硫原油的硫分布,硫化物的分布规律,原油越轻,硫含量越低,各类型硫醚的含量也越低,但噻吩硫的含量增加,高硫原油加工技术,沙特阿拉伯原油重馏分225-500硫化物类型分布,中东原油馏分油硫化物类型分布,原油馏分油中类型硫分布,馏分变重,非噻吩硫减少,噻吩硫增加随馏分变重,噻吩环数增加石脑油中噻吩硫以一环为主航煤中噻吩硫以二环为主,加极少量的一环柴油油中噻吩硫以二环为主和部分三环VGO中噻吩硫以二环、三环和四环为主渣油中噻吩
6、硫以多环为主,五环以上30%,同时含有二环、三环和四环与极少量的一环,美国原油馏分油中类型硫分布,美国原油馏分油中类型硫分布,直馏馏分与裂化馏分中硫含量,FCC柴油中硫化物类型分布,%,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氮化物原油种类不同,各馏分中氮含量相差巨大;随馏分变重,氮含量逐渐增加;与硫含量分布相比,氮含量更多集中在渣油组分中,占原油氮含量的90%以上。中东原油的氮含量普遍较低;氮含量分布于国产原油相同;与国产原油相比,渣油中氮含量占原油氮含量的70%左右。,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氮化物类型原油中氮化物一般分两类:碱性氮和非碱性氮;非水滴定法确定:50:50(V)冰醋酸和苯溶液中,
7、高氯酸钾滴定能被高氯酸钾滴定为:碱性氮化物;不能被高氯酸钾滴定为:非碱性氮化物;也可用pKa值确定:pKa值2:碱性氮化物;pKa值2:非碱性氮化物;胺系和吡啶系化合物为碱性氮化物,酰胺系和吡咯系化合物为非碱性氮化物。,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氮化物类型原油中碱性氮化物一般占原油总氮的1/4到1/3,在较轻馏分中,馏分越重,非碱性氮化物比例越高;,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原油中碱氮与总氮的关系,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氮化物胜利与加州原油柴油中碱氮化合物组成,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氮化合物在较轻的馏分中,以单环和双环杂环化合物为主(吡咯、吡啶、喹啉和吲哚)在重质馏分中
8、,以多环杂环化合物为;在渣油中,以稠环化合物和卟啉形式为主;二次加工生成油的氮化物,以多环和稠环芳烃居多。,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氧化合物原油种类不同,氧含量含量相差巨大;原油的氧含量一般在0.1-1.0%之间;原油中含氧化合物两大类:酸性和中性;酸性含氧化合物:羧酸类和酚类;羧酸类:环烷酸,脂肪酸和芳香酸,统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酯类,醚类和呋喃类;酸性化合物一般用酸值间接表示:mgKOH/g;一般环烷基原油酸值高,石蜡基原油酸值低;,国产原油各馏分酸值分布,国产原油各馏分酸值分布,原油中非烃类杂质的含量与分布,氧化合物原油中酸值并不是随沸点升高而单调增加;大庆和江汉石蜡基原油,
9、在300-400 出现酸值高峰,轻质馏分和重质馏分的酸值均较低;胜利和辽河中间基及环烷基原油,除在300-400 出现酸值高峰外,在500左右又出现一个酸值高峰,呈双峰分布;,加氢过程化学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各种化学键的键能,C-S键的键能最小,C-S键最容易断裂;C-N键的键能次之,但C-S断裂困难,脱氮更困难;C-C键的键能相对高,断裂更加困难,在馏分油加氢精制条件下,裂化产物不会太高;只有在更高的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才会发生大量裂解反应。,硫醚环状硫醚单环硫醚FCC过程全部转化为硫化氢;单环硫醚的转化速度虽分子量增大而加快;芳基硫醚二苯基硫醚过程分解为苯和苯硫酚;烷
10、基、芳基和环烷基硫醚分解时,键断裂,但位置不同:噻吩噻吩类非常稳定,在热加工和过程难以开环脱硫;含稠环的噻吩衍生物在热加工和过程,除侧链可断裂外,还缩合成更大的分子进入重质馏分和焦炭中。,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热解性能,含硫化合物加氢加氢脱硫热力学特性,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各种硫化物加氢过程都是放热反应,反应器温升的主要贡献;除噻吩外的含硫化合物在227-627 范围内,加氢脱硫平衡常数均为正值,平衡转化率较高;所有加氢脱硫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下降,高温不利于深度脱硫;从热力学分析,提高压力,温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显著降低;热力学平衡转化率高,不一定脱硫率高,关键还要
11、看加氢过程反应速度的快慢,即反应动力学;,各种硫化物加氢脱硫反应速率,原油中各种硫化物的结构不同,加氢脱硫反应器速度不同:硫醇二硫化物硫醚四氢噻吩噻吩硫醇在氢压和催化剂下几乎定量生成烷烃和硫化氢;当条件缓和或氢压不足:可生成硫醚和烯烃;二硫化物加氢条件下,首先分解为硫醇,硫醇再进一步脱硫生成烷烃和硫化氢;当条件缓和时:也可生成硫醚,各种硫化物加氢脱硫反应速率,硫醚加氢条件下,首先分解为硫醇,硫醇再进一步脱硫生成烷烃和硫化氢;随硫醚结构的不同,加氢脱硫速率不同;烷基硫健断裂速度为芳基硫健的2倍;噻吩噻吩类加氢脱硫速率最低,随环数的增加,脱硫速度急剧下降;,各种硫化物加氢脱硫反应速率,噻吩随噻吩环
12、数的增加,加氢脱硫难度急剧增加;4或6位有取代基,空间位阻效应明显,深度脱硫非常困难。只有使一个芳香环加氢饱和,分子构型发生变化,S原子易接近催化剂活性中心,进而脱除;或使用特殊催化剂,使4或6位取代基异构,进而有利于脱硫。,Co-Mo/Al2O3催化剂,300,12Mpa,NiMo/Al2O3催化剂,360,2.9 Mpa,加氢脱硫,4,6-二甲基苯并噻吩结构图,清洁柴油生产技术,4,6-DMDBT加氢脱硫反应网络,清洁柴油生产技术,柴油深度脱硫反应机理,清洁柴油生产技术,不同结构硫化物的反应途径的对比,清洁柴油生产技术,清洁柴油生产技术,渣油加氢脱氮(HDN)反应,喹啉和吲哚加氢脱氮反应的
13、热力学特性。,渣油加氢脱氮(HDN)反应,加氢脱氮过程,由于C=N键能615kJ/mol,是C-N键能的一倍多,因此,加氢脱氮先经加氢饱和,然后氢解;加氢脱氮反应在300-400范围内,化学平衡常数为正值,且为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对化学平衡不利;虽然加氢脱氮为强放热反应,但由于氮含量较低,对总反应热的贡献不大;加氢饱和反应在300-400范围内,化学平衡常数为负值,且为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对化学平衡更加不利;加氢饱和后的氢解反应在300-400范围内,化学平衡常数为正值,且为放热较小,反应可很快进行;加氢脱氮反应过程,一旦加氢饱和,随后可快速氢解,总过程受加氢饱和的限制,。采用芳烃加氢饱和
14、性能好的催化剂以及较高的氢分压和适中的温度,对加氢脱氮反应有利。,加氢过程HDN化学反应,加氢脱氮,加氢脱氧(HDO)反应,加氢脱氧反应在350-400范围内化学平衡常数均为较大的正值,对平衡反应有利;加氢脱氧反应过程为较强的放热反应,但由于原油中氧含量较低,对总反应热贡献不大;加氢脱氧反应比加氢脱硫反应难度大,但比加氢脱氮反应容易进行。,加氢过程化学反应,芳烃加氢饱和反应,+3H2,+2H2,+4H2,+7H2,327 427,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lg Kp,3.2 10-2 8.0 10-4,1.6 10-4 6.310-9,5.0 10-3 1.410-4,2.510-5 1.810-8,
15、1.310-10 4.0 10-14,加氢过程化学反应,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是逐环进行的,其加氢难度逐环增大;稠环芳烃的加氢深度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当苯环上有取代基时,芳烃加氢饱和的难度随取代基数目的增多而递增。在较高的氢分压和较低的反应温度下,有利于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的进行。,加氢过程化学反应,烯烃加氢缩合生焦反应二烯烃、芳烃、特别是稠环芳烃及胶质和沥青质的缩合生焦反应与加氢反应竞争,提高氢分压和降低温度有利于加氢,抑制生焦反应。,柴油十六烷指数:柴油十六烷值:,柴油的族组成与十六烷值关系,各种烃类的十六烷值,烷烃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分子量越大,十六烷值越高碳数相同的异构烷
16、烃十六烷值低于正构烷烃分子量相同的异构烷烃,十六烷值随支链叔增加而降低许多单取代基和二取代基的异构烷烃的十六烷值40-70之间烯烃正构烯烃十六烷值较高,稍低于正构烷烃支链对十六烷值影响与正构烷烃相同,环烷烃十六烷值低于碳数相同的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带侧链的环烷烃的十六烷值低于无侧链环烷烃芳香烃无侧链或短侧链的芳烃的十六烷值最低芳香环数越多,十六烷值越低带长侧链芳烃的十六烷值相对较高,切随侧链长度增加而增加碳数相同的直链烷基芳烃比支链烷基芳烃十六烷值高,石油烃类的十六烷值,石油烃类的十六烷值,石油烃类的十六烷值,石油烃类的十六烷值,清洁柴油生产技术,几种加氢过程的典型反应途径,65,3.国内外柴油
17、加氢技术研发进展,66,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国内,石油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国外,67,国内主要柴油加氢催化剂,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68,国外主要超低硫柴油加氢催化剂,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69,国内主要柴油加氢工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70,3、国内外先进柴油加氢催化剂及工艺,国内主要柴油加氢工艺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71,国外主要柴油加氢工艺,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72,3.1 国内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3、国内外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73,3.1、国内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相对脱硫活性1
18、00,相对脱硫活性133,相对脱硫活性161,相对脱硫活性365,硫含量500ppm,硫含量10、50ppm,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四代柴油加氢催化剂RS-1000,74,3.1、国内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四代柴油加氢催化剂RS-1000,广州石化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75,3.1、国内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四代柴油加氢催化剂RS-1000,荆门石化1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76,76,3.1、国内柴油加氢技术研发进展,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柴油加氢工艺开发,RTS柴油深度加氢工艺 MHUG中压加氢改质工艺 RICH工艺,77,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柴油 加氢 技术 材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