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
《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MB扬力数控折弯机系统操作手册目 录一、 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2、MB系列数控折弯机控制轴 1、 控制轴的定义2、 控制轴的位置和特性二、 数控折弯机模具选择1、 下模选择2、 折弯力3、 数控折弯机折弯力常见折弯力速查表4、 上模选择5、 上、下模的安装三、 数控操作系统1、 开关机以及环境2、 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3、 操作面板简介4、 编程方式5、 帮助文本6、 图形编程7、 数据编程 / 数据编辑8、 参数说明9、 产品选择10、 模具及机床外形的编程11、 机床上下部外形12、 程序与模具备份13、 单独的模具存入/调出操作14、15、 数控折弯机的维护16、 上、下模具的
2、选择,更换及注意事项17、 上、下模的安装注意事项及安装方法18、 同步带的涨紧调整19、 后档料的精度调整20、 X轴参考点的调整21、 X轴与下模平行的调整方法22、 Y轴参考点的调整23、 CROWNa(扰度补偿)调整24、 X轴抖动的调整25、 X轴移动不到位的调整26、 机床正常状态下滑块下滑27、 同步伺服阀的调整28、 滤芯的更换方法29、 补偿油缸的更换方法30、 液压油更换31、 机床不能运转32、 脚踏开关踩下,滑块不移动33、 滑块移动不稳定34、 机器工作时,后挡料部件有异响35、 中部和两端的折弯角度不同36、 两端的折弯角度相互不一样37、 折弯角度与设定角度有差异
3、一、 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MB8系列数控折弯机是上动式的数控液压折弯机,集数控技术、伺服与液压技术于一体。通过控制阀的动作来驱动左右油缸伸长与返回,这过程中带动机器的上横梁(滑块)上升与下降,上横梁的同步动作是结合了光栅尺讯号的反馈及比例阀发出的流量,通过荷兰Delem数控系统完成。数控系统备有显示屏幕,可以人机对话,模拟折弯工序,不同角度工件的折弯可以一次成形。CNC控制左、右油缸的两个阀的开口,如果需要,油缸内的流量可由伺服阀再分配,使上横梁垂直方向直线移动,移动量是由新测得的脉冲数来确定的。来自CNC控制器的信号通过伺服阀变成液压信号来控制阀的动作,在液压系统中每个油缸都有自己
4、的独立的控制回路,伺服阀以及填充阀。2、MB系列数控折弯机控制轴 1、控制轴的定义MB8系列折弯机通过CNC所控制的轴定义如下:Y1滑块左端油缸;Y2滑块右端油缸;W下横梁凸形补偿油缸(即挠度补偿系统);X、X1、X2后挡料前、后移动;R、R1、R2后挡料上、下移动;Z、Z1、Z2后挡料左、右移动;注:滑块位置可由绝对值方程或角度大小编程;后挡料控制轴2、控制轴的位置和特性轴零点位置实际数值Y1滑块左边(上或下)工作台表面工作台表面到滑块模具(上模)的距离Y2滑块右边(上或下)工作台表面工作台表面到滑块模具(上模)的距离X、X1、X2后挡料前后下模中心下模中心到后挡料的最大距离R、R1、R2后
5、挡料(上下)下模表面后挡料最低点至后挡料最高点的距离Z1后挡料左边左到右机身左侧机身最左侧至左后挡料头中心的距离Z2后挡料右边(右到左)机身右侧机身最右侧至左后挡料头中心的距离 MB8系列折弯机各控制轴的位置见下表 注:1、各种轴的编程根据CNC手册编制;2、表中所指的“左”和“右”是指人对机床,从机床的前面而言。后挡料标准配置是:数控系统控制,伺服电机驱动X轴前后移动,Z轴、R轴手动调节。后挡料采用进口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来传动和支承,传动精度为0.02mm,工作定位精度为0.10mm。根据用户要求,机器的后挡料的定位也可单独控制,此系列机器适用于折弯批量大,精度高的工序上。后挡料是靠直线导轨
6、和滚珠丝杠来支承的,它由一个从机身一侧到另一侧的梁和导轨式移动式后挡料机构组成,后挡料的导轨安装在机身两侧,后面有自由移动的工作空间,X向移动部件由CNC控制,后挡料是靠伺服电机驱动。二、 数控折弯机模具选择1、下模选择 下模示意图V型下模V的宽度必须根材料的厚度S确定来确定一般公式为:S3mm V=(812)SF0:当材料抗拉强度为450N/mm2时,每米所需折弯力(kN/m);S:板材厚度(mm);B:最小的折弯宽度(mm);V:下模开口的宽度(mm);R:折弯半经(mm);2、折弯力机床表内所给出的折弯力为:材料抗拉强度=45kg/mm2(450N/ mm2)时,下模开口、板材厚度确定的
7、条件下,每米所需折弯力(T/m)。当材料不同时,材料抗拉强度为kg/mm2时,每米所需折弯力(T/m)可由下列公式计算。F1 = F0/450 (T/m);3、数控折弯机折弯力常见折弯力速查表:4、上模选择上模在快夹中的安装:松开锁紧手柄,装入上模,调整上模,旋动调节螺钉,让上模安装面与支承体面紧密贴合,最后压下锁紧手柄锁紧上模。 松开锁紧手柄,按下压板的上部,可取出上模。5、上、下模的安装三、数控操作系统1、开关机以及环境开、关机时间间隔至少大于20s;下班关机前,滑块必须降到最低或用两等长方木垫于两滑块下;系统由大量微电子印刷电路组成,其对灰尘、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对工作环境较差的厂家应
8、考虑搞一个专门的封闭式的房间,并安装空调且定期清洁。2、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操作方式;系统有四种以下方式手动方式:在该方式下可以编制单个折弯的所有参数,数控系统被启动后,将检查所有参数,后挡料将到达编程位置。编程方式:在该方式下您可以对折弯程序进行编程或编辑,并可以从U盘和附加存贮设备上读写产品程序和机床参数。自动方式:在该方式下,系统启动后,选定的程序可以自动连续执行单步方式:在该方式下,选定的程序可以一步一步地执行。前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键外,还包括以下。以上操作方式可通过操作面板上按键来选择,同时选定操作方式键上的LED指示灯亮。3、操作面板简介操作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键外,还
9、包括以下键:系统外观如下图所示:屏幕功能键急停按钮手轮光标键操作模式键停止按钮 / 启动按钮数字键系统的具体配置可能有所变动1.a系统的操作主要通过前面板上的各个按键实现。关于所有按键以及它们的功能我 们将在下一节中进行描述。除了前面板上的按键以外,系统还配备了一个嵌入式的触摸板或者一个外部 USB 鼠标,用来对菜单项目、参数或功能按键进行选择。是否有此功能要取决于具体配置。在本手册中,“鼠标”代表着一种可选的输入外设,它的操作在本手册里进行了介绍。数控系统有如下四种操作模式手动模式该模式下可以设定单次折弯的所有参数。按启动键启动系统,执行所有参数,后挡料定位。在该模式下,可手动移动各轴。编程
10、模式在该方式下可以创建新的或编辑已存在的折弯程序, 也可以将折弯程序存 入软盘和其他的存贮设备或从其中读出。 自动模式 : 在该方式下, 可以自动执行选定的程序。 单步模式 : 在该方式下, 选定的程序可以一步一步地执行。每种模式都可以通过对应的模式按键来选择。同时该模式按键上的 LED 灯指示点亮。前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键外,还包括以下部件 :键盘 :10 个数字键 (0 到 9),包含字母和数字输入小数点清除键: 清除数据输入区域的内容。加 / 减切换回车键,确认一个设定的值。光标控制键停止键起动键 返回上一级菜单 手轮:手动控制各轴的移动 (Y + 后挡料各轴)急停按钮:由机床制造
11、商来执行。功能按键:显示器底行对这些按键的功能进行了描述。结束当前操作 :除此按键外,也可能通过外接键盘上的 或者用鼠标点击左上方菜单上的标记来退出当前菜单。提示键 : 在屏幕右下角上有 “?”标记时,可以按 “?”来获得当前功能或参数的解释说明。1.4.侧面接口在系统的右侧面,包含以下接口的连接:2 路 USB 接口该两路 USB 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的 USB 设备,象 U 盘、USB 键盘等。编程锁编程锁用于防止乱改程序,在锁定时,只可执行选定的程序,不能编辑更改。4、编程方式编程模式选择编程模式。编程模式下的主菜单界面如下:菜单中的每个项目都可以有几种方式来选择: 输入菜单的编号后按回车键
12、确认1.b用箭头按键移动高亮度光标至所需要的菜单并按回车键确认用鼠标点击想要的菜单菜单项目的解释1、 创建产品图并计算折弯工序 (图形编程)2、 编辑产品图并计算折弯工序 (图形编程)3、 创建 CNC 程序(数字编程)4、 修改现有的程序 (数字编辑)。5、 从工件库中选择一个程序。6、 写程序到一个备份媒介或从一个备份媒介中读取程序。7、 上模的尺寸编程8、 下模尺寸编程9、 对机床上部外形尺寸进行设定。10、 对机床工作台的尺寸进行设定。11、 设定编程常量。12、 将模具参数和机床外形参数写入到一个备份媒介中或者从一个备份媒介中读取模具参数和机床外形参数。选择编程方式后,屏幕显示如下图
13、所示:通过按下菜单数字键和回车键选择编程对象:1 + 回车键 在屏幕上画产品图并计算折弯工步,图形编程。2 + 回车键 编辑已有的产品图形并计算折弯工步,图形编程。3 + 回车键 程序一个新的程序,数据编程。4 + 回车键 编辑一个已有的程序,数据编程。5 + 回车键 从产品库中选择一个程序。6 + 回车键 从U盘上读写程序,U盘可插入系统后面USB接口中。7 + 回车键 上模尺寸编程。8 + 回车键 下模尺寸编程。9 + 回车键 机床上部外型编程。10 + 回车键 机床下部外型编程。11 + 回车键 机床常量参数编程。12 + 回车键 从U盘读写模具参数、机床外型及机床参数。5、帮助文本 系
14、统备有帮助功能,帮助功能 “ ?”在屏幕左下角。按下此键,屏幕会显示出当前页的参数说明。6、图形编程从主菜单上你可选择一种编辑项,在图形方式下。设计或编辑一个产品,选择菜单1或2,通过图形编辑器以输入产品轮廓。7、数据编程 / 数据编辑 在数据编程方式可以编程新程序,在数据编辑方式,可对已有旧程序修改,编程和改变数据,两者使用方法一样。参数说明角度选择 . M= Y轴编程方式的选择 绝对值=Y轴绝对尺寸来编程折弯位置a=Y轴通过实际角度编程折弯位置厚度TH=所折板的厚度(单位:mm)材料Ma= 选择所折材料种类,通过它来计算折弯深度,这些材料参数在主菜单11中均可以进行修改。材 料 E-模量(
15、N/mm2) 抗弯强度(N/mm2)1=钢 210.000 4002=铝 70.000 2003=锌 94.000 2004=不锈钢 210.000 7005/6=其它定义的材质板材宽度.L=板材展开的长度连接.CN=用于连接另一个已编好的折弯程序。8、参数说明:上模UP= 选择的上模号下模.UN= 选择的下模号折弯方式 .BM= 选择折弯方式0=自由折弯 1=压底折弯 10=压平折弯 11=压底压平折弯长度BL= 在模具之间的板料长度角度/Y= 实际折弯角度。开口.DY= 该参数定义为上模和下模的间隙距离。后挡料位置(X轴).X= 工件折弯尺寸(含板厚尺寸)。循环次数 .CY= 在此工序折弯
16、次数(0-99) CY=0时 该工序跳过。速度V= 折弯速度(慢下)压力.P= 自动计算出的折弯压力保压时间.T= 在折弯点的保压时间减压速度BS= 泄荷行程的速度泄荷DC= 泄荷距离平行度Y2= 平行度(Y1、Y2滑块最终位置差,在夹紧点以下时有效)。第一道弯编好以后,在屏幕下方会出现“插入折弯”,按下此键编辑下一道弯,依次类推。10、产品选择在编辑菜单中,选择菜单号5进入产品选择选择你所需产品程序的序号,调入此程序。11、模具及机床外形的编程上模编程首先在主菜单中选择7,上模编程,则屏幕将出现内存所有模具序号清单。模具的全屏幕显示:在该屏幕可显示所有模具库中的模具情况。编辑上模图形在按下S
17、8以后,屏幕进入图形编辑状态,如下图所示:首先要求输入模具高度及模具角度。注意: 1)模具的右侧为后挡料方向。 2)模具的最下点为滑块着力点中心。上模参数:代码 C: 最长为20位字母或数字组成的字符串抗强.R: 模具最大允许压力。(单位:kN/mm)宽度L:使用模具的长度(即板材宽度)。Z-轴位置Z:补偿上模具中间位置与机床中间位置间的差值(该值缺省值为0),系统在计算Z轴位置时,还会依据以下参数计算:板宽、Z轴距离(主菜单11:机床常量)。半径.RA: 上模口半径。该参数用于选择折弯半径,在实际计算中该参数不起作用。压平高度.FH= mm 当使用了压平模时,该参数必须编程。该参数用于在压平
18、时计算Y轴位置,缺省值为模具高度,每次模具高度改变时,考虑到安全因素,该值会自动调整。在计算速度转换点及最终折弯位置时,会自动加上两倍的板厚。另可在主菜单11中对该位置进行补偿。 下模编程: 下模编程在主菜单中选择8,进入下模选择菜单,移动光标到须编辑的模具,用S8进行模具图形编辑。下模编程: 下模编程在主菜单中选择8,进入下模选择菜单,移动光标到须编辑的模具,用S8进行模具图形编辑。下模的绘制:在屏幕中,须输入下列主参数: * 模具高度 h=. * V开口角度 =.* V开口距离 v=. * 半径 r=.V开口值为下模两侧与上模面切线两交点间的距离按照提示输入主要尺寸参数。注:在该图中模具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 折弯 操作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