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x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x(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目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2一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的意义2二规划重点4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4一规划原则、依据与参考4二规划期限与范围6三规划定位和目标6四、发展战略8第三章 区域现状10一、项目周边情况10二、基地现状情况13三、现状总结与分析17第四章 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19一、海上部分的方案创意19二、规划结构20三、功能组团及分类20四、用地布局规划22第五章 旅游发展规划29一、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和评价29二、旅游发展目标与方向33三、休闲旅游产业规划34四、相关产业发展建议35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38一 、交通现状38二、交通需求分析40三、交通
2、发展战略41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42第七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56一、规划原则56二、规划内容56第八章 生态建设规划65一、生态现状65二、生态发展原则及目标66三、生态规划内容66第九章 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规划71一、环境质量现状和问题71二、环境保护规划73三、环境卫生设施规划76第十章 综合防灾规划79一、目标及策略79二、防震规划79三、防洪规划80四、防治地面沉降规划81五、消防规划82六、防风暴潮规划82五、人防规划83第十一章 海洋工程规划84一、海洋工程规划目标84二、海洋工程实施规划85第十二章 分期实施规划87一海滨休闲旅游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87二近期实施项目88附表:海
3、域部分初期投资测算89前 言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文件中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 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并进一步提出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在国务院20号文件的指导下,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七个功能区,海滨休闲旅游区是其中之一,功能定位为“建设国际游乐港、主题公园、环渤海中心渔港、北塘渔人码头、海滨旅游度假区及游艇项目,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度假集聚区
4、。”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的规划始于2004年,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编制完成总规纲要及一轮总规方案。为了更科学地指导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 “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调整落实旅游项目,规划目标从最初的单纯扩张工业用地到中期的重视旅游产业,演变为融合生态环境培育及海洋产业、旅游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滨休闲旅游区。2006年8月,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天津市规划局根据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需要,组织英国沃特曼国际工程设计公司进行了概念方案设计,提出的“津海湾”方案得到专家和有关领导的认可。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5、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为依据,在英国沃特曼国际工程设计公司“津海湾”概念方案基础上修改完善,完成总规编制,上报规划审批机关审批。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的意义(一)提升滨海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在2006年5月26日(国发200620号)文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要在滨海新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构想进入了实施阶段。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都对滨海新区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海滨休闲旅游区的建设是强化滨海新区旅游带动职能、
6、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整合海滨休闲旅游区休闲服务资源,走集约高效、优化利用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形成“海天一色连穹碧”的旅游景观,同时为滨海新区实现新的功能定位,提升其在环渤海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能力等方面作出贡献。(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环渤海区域。围绕着提高在环渤海、中国北方及东北亚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为目标,滨海新区确定了五大功能: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功能、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功能、海滨休闲旅游功能、改革开放创新示范功能、宜居生态功能。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将依据滨海新区产业定位,开发临海旅游,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成为滨海新区以海岸带为主线的旅游产业带上的重要一
7、环,将形成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要集聚区。结合填海成陆,发展邮轮业和客运,明确与天津港的分工;以海上休闲总部、国际游乐港、世界级品牌主题公园为核心,以滨海风景旅游为特色,推进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和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各项功能的完善;随着客源地从京津、华北、东北地区,扩大辐射到东北亚、东南亚、北美、欧洲和澳洲市场,海滨休闲旅游区将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三)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本世纪初期,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成为国家政策引导的趋势,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圈经济发展的前沿,享受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得到了
8、比内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公路、铁路、轻轨建设,天津港升级,北京、天津之间第二国际机场建设,曹妃甸港的建设等都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共识。本区域濒临渤海湾,潮滩宽广平缓,滩面普遍淤积,岸滩大部分向海伸延,海洋资源丰盛,包括海水、海盐、海洋矿产、海洋生物等,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将使大片的荒地、滩涂等未利用地得到高效使用,具备条件实施海洋战略。海滨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将大力推动天津市海洋战略的发展、产业布局的形成、实施和深化,是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成为高标准、高起步和高水平的旅游产业载体。(四)为滨海新区的持
9、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空间储备。在国家蓝图中滨海新区不仅能成为天津发展的巨大引擎,而且将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引领中国区域发展重点北移。规划以天津市海岸线边的荒地滩涂为主要用地来源,合理规划好、利用好海滨休闲旅游区土地,将为滨海新区从初期的能量积聚阶段走向未来的能量辐射阶段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是滨海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储备。(五) 突出临海特色,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不但天津市要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而且滨海新区也要建设成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在保证海滨休闲旅游区的性质、职能得以发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交通
10、、就业、环境等因素,通过对生活服务空间的统一规划,使近海生活组团可享受清新的空气、广阔的开敞空间和优美的水面环境,实现滨海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宜居的生态城区”。二规划重点1、从区域角度,明确本地区的区域分工和职能。在分析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对本规划区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功能性质,理性地划分功能分区。2、在深入细化空间管制类型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营造本地区的生态特色,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海滨休闲旅游特色,建成环境与旅游协调发展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并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恢复和改善。3、确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理性预测区域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为社会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置提供依
11、据,确定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4、明确区域用地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结构。5、研究综合交通设施,统筹规划路网场站。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一规划原则、依据与参考(一)规划原则1、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对未来环境空间形态,作深入全面的研究。2、坚持理性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关系。3、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河网、海岸线等自然环境资源,在区域空间拓展过程中,严格控制周边和内部生态绿地建设,创造优美旅游居住环境,做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4、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以人的需要为规划出发点与归宿
12、,创造良好的旅游、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提供国际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和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服务。5、坚持现代化的原则,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配置等必须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并建立相应的现代标准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2006年2月;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6、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7、国务院关于
13、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8、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6年8月;9、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6年2月;10、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6年2月;11、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12、相关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三)规划参考1、海滨休闲旅游区概念规划(美国西图国际公司)2、TEDA化学工业区总体规划(新加坡新科建筑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3、天津国际游乐港总体规划(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龙海国际乡村俱乐部总体规划5、营城水库东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14、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概念性规划(英国沃特曼国际工程设计公司)二规划期限与范围(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说明:为了体现规划的长期性和对未来的弹性控制,本规划提出了远景规划的概念,贯穿规划地区建设实施的整个阶段。目的是对规划范围内提出了整体规划构想,以应对规划期限后的发展衔接问题,以及整个规划过程中的不可预见的弹性调整。所以规划发展目标、重大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等均从远景角度考虑。(二)规划范围海滨休闲旅游区位于塘沽城区与汉沽城区之间,四至范围:北起津汉快速路,南至永定新河,西至京山铁路,东至渤海,总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75平方公
15、里,海域75平方公里。三规划定位和目标(一)发展定位主题公园、休闲总部:即以世界级主题公园和海上休闲总部为核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区。(二)职能定位1、滨海休闲、旅游功能;2、生态涵养功能;3、高科技研发和转化功能;4、邮轮产业和客运服务功能;5、城市生活服务服务功能。(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预测规划至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1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120亿元。三产结构约为5:50:45。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共350公顷开发完毕,工业用地产值密度可达到7000万元/公顷,工业总产值可实现
16、245亿元。2、用地规模规划陆域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0.6平方公里规划海域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30.7平方公里,远景规划建设用地45.6平方公里。 3、人口规模预测(1)就业岗位观光农业: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110公顷,劳均3亩/人,约需550人工业:总共提供就业岗位39140个。科技转化基地:用地350公顷,人均工业用地100人/公顷,总共提供35000个就业岗位。研发人员:按每万人中研发人员300人的标准,研发人员约1050人。服务业:总共提供就业岗位6.7-6.9万人(按6.8万人计)。其中:主题公园及其他配套设施:提供5万就业岗位。 邮轮、游艇码头及其他配套设施
17、:提供1万就业岗位。 居住配套服务岗位:13.74-17.34万50.7万-0.9万就业岗位(2)居住人口规划居住用地870公顷,可容纳居住人口10万人。(3)通勤人口考虑5.0万常住人口在区内就业,其余就业人员为来自塘沽区和汉沽区的通勤人口,因此本地区通勤人口约5.8万人/天,约占就业岗位总量的54。(4)旅游人口据相关预测,本地区旅游设施全部建成开放后,可吸引约800万人/年,高峰小时将达到1.5万人/小时,游客量估计约5万人/天,高峰日可达到10万人/天。(5)休闲度假人口根据海上休闲总部的发展规模,预测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达到2万人/天。(6)总人口规模常住人口10万,就业岗位10.4
18、万人,通勤人口5.8万人/天。高峰日旅游人口容量达到10万人/天, 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2万人/天。四、发展战略1、休闲旅游产业现代化、集群化为主导的战略在分析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对海滨休闲旅游区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域功能性质,建立旅游发展的无障碍通道和机制,破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实施优势互补、整合发展。通过功能细化,理性地布局功能分区,将建立“缤纷海洋,演绎激情与恬淡”作为主要规划愿景,成为天津最时尚的、环境最优美的国际级一体化休闲度假地,成为多功能的、生态化的世界一流商务会议中心。2、生态环境优化为基础的战略生态环境优化是增强城市活力、建设成为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
19、区的基础,也是旅游产业集群能否形成,能否吸引国内外产业巨头投资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应本着生态环境优化至上的原则,利用良好的生态空间资源,打造生态优美的陆域环境和海洋景观,并发展生态旅游业;结合现状发展茶淀休闲观光农业;对北部化工企业及可能产生的污染给予高度的重视,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建立环境管理、监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全面营造生态型、友好型环境,成为生态宜居新城。3、集结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本区域虽然定位为休闲旅游区,但南部因为土地管理权限的原因保留了部分高科技研发用地。无论是从功能划分上还是区域联系上,其与塘沽区和开发区的联系都超出了其与休闲旅游区之间的联系,必须在细化空间
20、管制区划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其用地关系。天津市在滨海新区投资兴建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和中水利用等项目为依托构建新兴清洁产业聚集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产业创造了优势条件和契机。在南部区域集聚以环保装备制造业、环保服务业以及污水处理综合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功能,以高新技术转化推行清洁生产,未来完成环保高技术产业集群,建设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园区。4、实施高效节约型市政工程及新能源战略能源发展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目前能源紧张已成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探索开发新能
21、源和再生能源势在必行。结合地理区位、发展趋向及国家能源政策对能源结构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满足供需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提供安全的能源保障,为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严格按照全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最严格、最有效的资源管理,强化节能措施。制定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利用战略。第三章 区域现状一、项目周边情况(一)周边城镇和功能区规划区位于塘沽区和汉沽区的交界处,北邻汉沽城区,南接开发区、塘沽城区,与天津港隔海相望,西南是塘沽区的北塘镇。1、塘沽城区塘沽区总人口50万,是未来作为滨海核心区的塘沽城区一部
22、分,主要承担滨海核心区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规划人口到2010年为100万,到2020年为160万。2、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642.29亿元,占滨海新区的39.93,总人口 28.83万,人均GDP22.28万元。工业生产总值2305.19亿元,占滨海新区的57.6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天津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成以现代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外向型为主导的工业基地。未来将形成母区、西区两大发展空间为主,3个工业小区为辅的空间发展态势。3、汉沽城区汉沽城区是滨海新区一城三区的北翼,未来发展目标建设海洋产业和
23、精细化工基地;结合北洋舰船游乐园和军事主题公园的建设,发展滨海特色旅游;建设渔港及水产养殖基地;建设葡萄种植加工基地。2003年全区户籍总人口为1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2万人,农业人口4.48万人。人口规模到2010年为15万人,到2020年为25万人。4、天津港天津港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3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包括集装箱泊位9个、散粮泊位1个、客运泊位3个、石油化工泊位4个、焦炭泊位2个、煤炭泊位4个,岸线总长19400余米; 港口定位规划到2020 年,将天津港建成“现代化、国际化深水大港,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我国北方最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海滨 休闲 旅游区 总体规划 说明书 _91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