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培训课件.ppt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培训课件.ppt(1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01,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0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一、口腔损伤,临床表现(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一、口腔损伤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的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损伤,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病
2、因1,病因2,病因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在口腔擦洗过程中,0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0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0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0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液,0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
3、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预防处理,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5,0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发生原因,二、吸入性肺炎,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6,发生原因二、吸入性肺炎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闷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1,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2,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7,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闷等,叩诊呈浊音,听
4、诊肺部,3,2,1,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的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预防及处理,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8,321 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的抗生素积极进,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三窒息,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9,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发生原因,有义齿的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
5、窒息。,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1,2,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0,发生原因 为兴奋、躁动,行,临床表现,窒息病人起病急,轻者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1,临床表现窒息病人起病急,轻者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患者出现窒息后应立即进行处理,迅速清除吸入异
6、物,恢复有效通气;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严格按照口腔护理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看牙齿有无松动,义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操作前取下。,预防及处理,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2,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02,鼻饲技术操作并发症,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3,02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3,1,鼻、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2,胃食管反流、误吸,3,腹泻,4,胃出血,5,胃潴留,种,类,常见护理技术操作
7、并,14,1鼻、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2胃食管反流、误吸3腹泻4胃出血,一、鼻、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发生原因,2,1,反复插管或因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除胃管损伤鼻、咽、食管粘膜。,长期留置胃管对粘膜的刺激引起口、鼻粘膜糜烂及食管炎。,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5,一、鼻、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发生原因21反复插管或因患,咽喉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鼻腔流出血性液,部分患者出现感染症状。,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6,咽喉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鼻腔流出血性液,部分患者出,1,2,3,4,5,对需要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聚氯酯或硅胶胃管,该种胃管质地软,管径小,可减少插管对粘膜的损伤.需要手术的
8、患者,可采取手术麻醉后插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快捷.,长期留置胃管,应用石腊油滴鼻,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烂.,按时更换胃管,每日两次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鼻粘膜损伤引起的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冷敷鼻部或用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咽部粘膜损伤可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以减轻粘膜充血水肿;食管粘膜损伤出血可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药物.,预防处理,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7,12345 对需要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聚氯酯或硅胶胃管,该种,二、胃食管反流、误吸,胃食管反流是胃内食物经贲门、食道、口腔流出的现
9、象,为最危险的并发症,不仅影响营养供给,还可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8,二、胃食管反流、误吸胃食管反流是胃内食物经贲门、食道、口腔流,年老、体弱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反应差,贲门括约肌松驰造成食物反流引起误吸.,原因1,原因2,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分泌物或食物误吸.,原因3,患者胃肠功能减弱,鼻饲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食物反流导致误吸.,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19,年老、体弱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反应差,贲门括约肌松驰造成食物反,临床表现,鼻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吸入性肺炎患者还可出现体温升高、咳嗽,肺部可闻
10、及湿性啰音和水泡音。胸部拍片有渗出性病灶或肺不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0,临床表现鼻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预防及处理,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坚持鼻饲液均匀限速滴入。,预防及处理,预防及护理,对于危重患者,进行鼻饲前应先吸净气管内痰液,鼻饲时和鼻饲后取半卧位,防止食物反流导致误吸,预防及护理,误吸发生后,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管内误吸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使用抗生素。,昏迷病人的翻身应在鼻饲前进行,以免胃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食物反流引起误吸。,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1,预防及处理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坚持鼻饲液均匀限速滴
11、入。预防及,鼻饲液量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鼻饲液内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鼻饲液配置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食物被细菌污染,导致肠道感染。,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使用部分营养 液如“能全力”易引起腹 泻,发,原,因,生,腹泻,腹泻,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2,鼻饲液量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鼻饲液内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临床表现,患者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样便,伴或不伴腹痛,肠鸣音亢进。,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3,临床表现患者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样便,伴或不伴腹痛,肠鸣音,预防及处理1,2,3,4,鼻饲液温度以38-40最适宜,同时,注意鼻饲液的浓度、进食量及进食速度,一般浓度由低到高,
12、进食量由少到多,进食速度由慢到快,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分子(300mmol/L)的溶液。,认真询问饮食史,对于饮用牛奶、豆浆等易腹泻、胃肠功能差或从未饮用过牛奶患者要慎用含牛奶、豆浆的鼻饲液。,对于肠道菌群失调者,可口服乳酸菌制剂;肠道真菌感染者,给予抗真菌药物对症治疗;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药。频繁腹泻者,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妥善保存,食物及容器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4,预防及234鼻饲液温度以38-40最适宜,同时,注意鼻饲,鼻饲注入食物前抽吸胃液用力过大,损伤胃粘膜,导致微血管破裂。,鼻饲的重型颅
13、脑损伤患者因脑干、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胃肠血管痉挛、黏膜坏死发生神经源性溃疡而致消化道出血。,患者躁动不安,体位不断变化,胃管反复刺激引起胃粘膜损伤出血。,四、胃出血发生原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5,鼻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四、胃出血发生原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临床表现,轻者可从胃管内抽出少量鲜血,出血量多时呈陈旧性咖啡性血液,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6,临床表现轻者可从胃管内抽出少量鲜血,出血量多时呈陈旧性咖啡性,预防及处理,鼻饲前抽吸胃液力量要适当。,2,牢固固定胃管,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预防性使用
14、抑酸药物,鼻饲时间j间隔不宜过长。,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7,预防及处理 231常见护理技术操,五、胃潴留,发生原因?,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15、add your text.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一次鼻饲量过多或两次鼻饲间隔时间太短,胃内容物多,加之胃肠消化功能差,胃蠕动减慢,排空障碍导致食物潴留在胃内。,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8,五、胃潴留发生原因?Click here to add yo,腹胀,胃潴留量大于150ml时可抽吸出潴留液,严重者可引起胃食管返流。,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29,腹胀,胃潴留量大于150ml时可抽吸出潴留液,严重者可引起胃,定时定量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标题,预防及处理,03,每次鼻饲完成协助患者取高枕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食物返流
16、。,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鼓励患者多活动,卧床者可增加翻身次数,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能依靠重力作用加快胃排空,预防和减轻胃潴留。,预防及处理,02,预防及处理,0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0,定时定量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03,各种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1,0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1,01 出血,02 硬结的形成,03 神经损伤,04 针头堵塞,种类,05 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2,01 出血 02 硬结的形成03 神经损伤04 针头堵塞种,原因,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太短,按压部位欠准确。,表现,预防及处理,注
17、射部位拔针后针眼处有少量血液渗出,迟发型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表现为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执行操作前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凝血机制障碍,注射完毕后准确按压注射部位,时间要充分,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一、出血,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3,原因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太短,按压部位欠准确,原因,原因,原因,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增生形成硬结,同一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或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局部组织受物理、化学刺激,产生炎症反应;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注射药物中所含不溶性微粒在注射部位蓄积,刺激机体的防御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导致硬结形成。,二、硬结的形成
18、,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4,原因原因原因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增生形成硬结同一部位反复、多次,表现为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5,表现为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准确掌握注射深度;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ml,注射速度要缓慢。,预防处理1,预防处理2,预防处理3,避免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6,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
19、术,准确掌握注射深度;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对于一些难吸收的药物,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预防处理4,已形成的硬结,可选用以下方法处理:用伤湿止痛膏贴硬结处;用50%硫酸镁湿敷;将云南白药用醋调成糊状涂于硬结处;取新鲜马铃薯切片用654-2注射液浸泡后外敷硬结处。,预防处理5,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7,对于一些难吸收的药物,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注射时针头刺中神经或靠近神经,药物直接刺激神经或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三、神经损伤,发生原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8,三、神经损伤发生原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8,轻度损伤:
20、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3级。,重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1级。,中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2级。,完全损伤:神经功能完全丧失。,注射当时即可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运动范围缩小。后期根据受累神经的损伤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分完全损伤、重度损伤、中度损伤和轻度损伤。分度标准如下:,临 床 表 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39,重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1级。中度损伤:神经支,预防及处理,2,3,1,4,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准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开神经和血管走行部位进针.,正确掌握给药途
21、径,慎重选择注射药物,注射给药应选用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注射过程中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如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放射痛,应立即拔针,停止注射.,视神经损伤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理。对于中度以下的损伤,给予理疗、热敷,促进炎症的消退和药物的吸收,同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度以上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治疗.,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0,预防及处理2314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准确选择注射,四、针头堵塞,被抽吸药品时瓶塞橡胶造成针头堵塞;注射药物过于粘稠、药物未充分溶解、悬浊药液、针头过细等均可造成针头堵塞,注射推药时阻力大,无法将注射器内的药物注入体内,发
22、生原因,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1,四、针头堵塞被抽吸药品时瓶塞橡胶造成针头堵塞;注射药物过,抽吸瓶装药物时,以45角度穿刺进入橡胶塞,可减少橡胶塞堵塞针头的几率。,1,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针头,粘稠药液、悬浊液应选择稍粗的针头。,2,注射过程中如发现针头堵塞,应拔针更换针头和注射部位后另行注射。,3,预防及处理,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2,抽吸瓶装药物时,以45角度穿刺进入橡胶塞,可减少橡胶塞堵塞,1,2,针头本身有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针尖有钩等。,穿刺部位有硬结、瘢痕;注射时体位不当,局部肌张力高;操作者用力不当均可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五、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23、,发生原因,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3,12针头本身有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针尖有钩等,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断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4,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断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临床,1,2,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注射时取合适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选择质量合适的针头,如出现针头弯曲,应查明弯曲的原因,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如发生针体折断,医务人员应保持镇静,同时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肢体收缩动作,防止断在体内的针体移动,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如针体已完全没入皮肤,则需在X线
24、下通过手术将针体取出。,预防及处理,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5,12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注射时取合适的体位,04,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6,04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6,种,类,1,2,3,4,5,6,静脉穿刺失败,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热,急性肺水肿,空气栓塞,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7,种类123456静脉穿刺失败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热急性肺水肿空气,操作者心情紧张、技术不熟练,表现为:进针角度不准确-将血管壁刺破;针头刺入深度不合适过浅,针头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过深,针头穿透对侧血管壁;穿刺后固定不当-针头从血管内脱出。,操作者原因,患者不配合,操作时躁动不
25、安;血管条件差,常见有血管细、弹性差、血管充盈度欠佳等,患者原因,一、静脉穿刺失败,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8,操作者心情紧张、技术不熟练,表现为:进针角度不准确-将血管,穿刺后针头无回血,药液流入不畅,穿刺部位隆起,患者感觉疼痛。,临床表现,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49,穿刺后针头无回血,药液流入不畅,穿刺部位隆起,患者感觉疼痛。,穿刺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易暴露、弹性好、走形直、清晰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和药液性质、输液速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进行穿刺,有计划的保护血管,尽量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血管一旦被刺破后,应立即将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护理 技术 操作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8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