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docx
《卫星通信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星通信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一、村通工程目前的实施情况 2005年11月27日,信息产业部在延安召开了“村村通电话工程总结会”,标志着“十五”规划提出的“95的行政村通电话”的任务已圆满完成。截至2005年11月24日,村通工程累计使52304个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率达到97.1%,提前一个多月超额完成邮电“十五”计划中“95%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各地村通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全国31省区市中,11个省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19个省份超额完成指定工程任务。具体见图1。图1:剩余未通电话行政村分布情况 为加快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06年初
2、,信息产业部确定了2007年底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提高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新目标。 在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7.1%的基础上,针对剩余未通村地理条件更恶劣、施工更难、而通信对这些闭塞乡村更有重要意义的情况,信息产业部组织企业争取两年内基本解决剩余20600个行政村未通电话问题,2007年底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的目标。计划2006年完成1万余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的通信设施建设,将村通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98.6%。在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建立前,村通工程继续沿用“分片包干”的原则,组织6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具体实施。 截止到2006年11月中旬,“村村通电话”工程共为1
3、2186个无电话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8.8%,提前超额完成2006年度村通工程目标,目前全国已经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尽管“十五”村通工程和2006年的目标均已经提前完成,但农村通信市场的持续发展仍是行业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在西部的偏远农村地区,通信接入问题仍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 二、VSAT卫星通信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在我国广大农村,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大部分分布在地理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交通闭塞且经济落后的山区和边远地区。虽然这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对通信的需求都十分迫切,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采用光缆、电缆、移动通信
4、等现有主流技术手段进行延伸覆盖存在着建设成本高、工期长、施工维护困难等问题。 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静止轨道卫星、用小型地球站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它即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也可应用于公用通信网及专用通信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VSAT卫星通信系统功能逐步提升,成本价格逐步降低,显现出“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易维护”的技术经济优势。 在村通工程建设中,六大运营公司在攻坚阶段都不同程度地选用了VSAT卫星通信接入方式解决村通工程中西部及北部偏远、深山村寨通电话的问题。有的利用已建系统或新建系统;有的组建了星状网或网状网;有的选用了Ku波
5、段或C波段;有的选用了电路交换技术或IP技术,以及电路/IP技术等,各个方案是有所差异的。据了解,目前大约有3000多个行政村采用VSAT卫星通信接入方式实现了行政村通电话(见图2)。图2:各运营商采用VSAT卫星通信接入方式实现通电话的行政村数量情况 其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3家公司建立的卫星通信VSAT方式村通工程通信系统方案各具特色,并都在村通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汇总简况详见表1。表1:目前村通工程中各运营商运用VSAT卫星通信方式简况公司名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基于技术电路交换电路/IPIP组网方式星状网星状网星状网频段选择Ku频段Ku频段C频段主站及关口站设置主站及关口站
6、合一,设在北京主站及关口站合一,设在北京主站及关口站合一,设在北京目前开通业务语音语音语音、上网、传真远端站特点简介1.2m天线,可带416个用户1.2m天线,可带4个用户1.2m天线,可带上百个用户远端站分布四川、青海共234个山西、广西、新疆、宁夏、安徽共600个河北、内蒙古、北京近1000个设备供货途径国内厂家国外厂家国外厂家远端站维护运营商自己维护运营商自己维护委托村民看护,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 3个VSAT卫星通信村通工程网络经过两年来的运行,既显示出VSAT卫星通信方式在村通工程中的整体形势,也展现了各自网络的特色。但从村通工程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相关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 1.网络规模小,资源利用低 在各电信运营公司的VSAT村通解决方案中,除中国网通外一般都专门为农村(或西部地区)通电话单独组网,各自分别建立VSAT主站,各网络的规模都不大,一个网内站数不过千余个,有的网只有几百个小站,网络资源利用率低,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2.组网模式传统,运行成本高 这个问题在固网运营商里体现得比较突出。在没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前,固网运营商只能依靠传统模式组网,无论是采用关口模式还是专线到本地关口局模式,都大大增加了网络建设及运行成本。 3.远端站业务能力有待验证 村通工程使用的VSAT网络主要是依据“十五”规划村通工程的基本要求选型的,能满足一个行政村通两部以上电话的
8、基本要求。但是向更多农户家扩展,或者能满足一个村庄几十部电话的需求,有的系统还有待完善。同时能否开通传真和上网业务,有的系统还有待验证。 我国2020年的目标是“电话基本家家通”。为了使VSAT卫星通信接入方式在今后更广泛地运用于山区和边远村寨,探寻更加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符合经济规律的组网模式势在必行。 三、未来VSAT卫星通信组网方式探讨 截止到2006年11月,全国已有98.8的行政村通了电话,还有1.2%的行政村待通电话,约有7000个。没有通电话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些行政村的特点是经济不发达,地形复杂,或山高路远,或沙漠覆盖、地广人稀,村寨距离电话端局太远(2030km以上)
9、。因此,通信设备建设投资大,建设速度慢,长期维护成本高,势必造成运营者和农村用户难以承受。采用建设覆盖全国的卫星通信VSAT系统实现边远农村用户“统一组网”并纳入公用电信网,当总用户数量达到万户时,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1.发展目标 随着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会大大加快,每村两部电话已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上互联网、收看电视等业务需求也有所增长,但目前运用的部分VSAT网络不能满足增开综合信息业务的需求,有必要进行技术改造,选择有业务增补能力的系统方案。 在全国建立一个VSAT卫星通信农村通信网,各电信运营公司的村通用户共用一个主站,使用同一网号
10、,这样可以简化网络结构,提高转发器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也有利于运行维护。同时也便于今后普通服务基金的集中使用和监督。 2020年,中国将达到“电话基本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难点也是西部地区的“边、贫、少”自然村寨,如每个自然村寨按30家农户折算,西部地区约有250万个自然村寨。其中将有10或5列入“边、贫、少”自然村寨,即有25万个或12.5万个自然村寨是实现村通电话的难点。 基于待通电话行政村数、地理分布和今后待通电话自然村数、地理分布情况,采用卫星通信VSAT方式的“统一组网”方案,其覆盖区域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行政村和自然村总量将在10万个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
11、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几个省、自治区。 2.组网方式 选定一个VSAT主站建立全国范围的农村卫星通信网,在北京经卫星链路连接各村通用户,主站接交换机(关口局)进入公众电话网(PSTN),村通用户采用统一网号,按归属地编号。这样村通用户逻辑上归属于各本地网,实际物理连接是经过北京主站落到地面,进行话务转接或接入因特网。 3.制式选择 为便于今后更好地为村通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建议VSAT村村通电话工程采用全VoIP方式。 利用基于“数据包交换”的VoIP技术,逐渐在语音通信领域扮演主导角色,提供更加低成本的通信方式和更加丰富的通信业务。采用VoIP技术的VSAT语音通信与基于电路交换的VS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星通信 工程 中的 应用 发展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