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师职称论文农艺师职称论文范文:泰国玉米群体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docx
《农艺师职称论文农艺师职称论文范文:泰国玉米群体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艺师职称论文农艺师职称论文范文:泰国玉米群体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农艺师职称论文农艺师职称论文范文:泰国玉米群体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研究初报摘 要: 为加快改良我国现有玉米种质及其品种选育速度,推进国外材料的利用进程,对从泰国引进的12个玉米群体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外观等进行考查比较。结果表明,12个泰国玉米群体株型均为平展型,株高2191523406 cm,穗位高968712884 cm;12个群体产量均低于对照品种,其中群体Q1产量最高为746301 kg/ha,群体Q12产量最低为641831 kg/ha,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群体Q1、Q2、Q3、Q4、Q6、Q7、Q8、Q9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群体Q5、Q10、Q11、Q12间的产量差异达到
2、显著水平;各群体的出籽率、籽粒容重、穗粗、穗长、穗行数差异较小;千粒重2756730700 g;行粒数均达到30粒,秃尖长度范围070134 cm;12个玉米群体中,青枯病和纹枯病为主要病害,群体抗倒性均较强;果穗籽粒均为黄色,穗型为筒形,属硬粒型玉米,穗轴为白色。关键词: 泰国玉米群体;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外观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种质挖掘、改良和创新来解决当前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玉米进一步取得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1。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进行改良我国现有的育种材料,是提高我国玉米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2,3。泰国的气候、玉米生产条件与广西基本一致,玉米育种目标也趋于相
3、同。近几年来,泰国育成了许多玉米群体,这些群体具有高抗(抗病、抗倒伏、抗旱、抗虫)、外观品质优、结实性好等许多优点,是玉米育种的优良基础材料4。本研究对从泰国引进的12份玉米群体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外观品质等进行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评价5,以了解各群体的性状表现及产量潜力,为改良和利用引进的泰国玉米群体提供参考依据,对加快改良广西现有玉米种质及其杂交种选育速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1材料与方法20082009年2年4造对泰国引进的12个玉米群体(以Q1、Q2Q12表示)及广西主推品种正大619(CK)进行田间种植观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行区,行长宽40 m07 m,每行20株,3次
4、重复,共48个小区。成熟期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测定株高和穗位高;收获时收小区中间2行计产,并测定千粒重、容重和出籽率;考种时随机取10穗测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度;关键时期调查主要病害、病害级别及倒伏株数,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100,发病率在1015时记为中度,大于15为重度,小于10为轻度。2结果与分析21 12份泰国玉米群体生育期的比较由表1可知,12个群体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差异,群体Q7抽雄和吐丝最早,分别为71和73 d,其次为Q6、Q11和Q12,抽雄期均为72 d,吐丝期均为74 d,群体Q3、Q4、Q8、Q9、Q10和Q13抽雄较晚;群体Q7、Q11和Q12散粉期最短
5、为75 d,群体Q8、Q9、Q10和Q13最长为79 d;12个群体均在抽雄后12 d开始吐丝,散粉在吐丝12 d后开始;群体Q6抽雄、吐丝、散粉较早,而生育期最长为120 d,为迟熟群体,群体Q7和Q11抽雄、吐丝、散粉较早,而生育期较长,均为118 d,较迟熟;群体Q9抽雄、吐丝、散粉最晚,但生育期最短为116 d,为最早熟群体;从生育期来看,群体Q1、Q2、Q4、Q9和Q12较早熟,生育期为116d,群体Q5和Q6较晚熟,生育期为120 d。进一步对各群体产量与生育期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且产量与灌浆期和整个生育期呈负相关,这与前人的以温带玉米为研究材料所得出的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艺师 职称论文 范文 泰国 玉米 群体 生物学 农艺 特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