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docx
《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基本情况上海化工园区位于杭州湾北岸,距市中心50公里,规划面积为29.4平方公里,是“十五”期间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上海化工园区是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自2001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功吸引英国石油、璐彩特,德国巴斯夫、拜耳、德固赛,美国亨斯迈、普莱克斯,法国苏伊士、法液空,日本三井化学、三菱瓦斯,荷兰孚宝等著名跨国公司以及中国石化、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化工企业落户,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项目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同时也是上海六大产业基地的南块中心。上海化工园区累计吸引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形成了年产90万吨乙烯、2
2、5万吨苯酚、15万吨丙酮、8万吨聚碳酸酯和6万吨炭黑的生产能力。上海化工园区2003 年被中国欧盟环境合作管理计划(EMCP)列为试点工业园区, 200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08年底,上海化工园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698.1亿元,累计批准项目总投资137.8亿美元,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的雏形和循环经济基地。二、模式特征1.延伸与扩展产业链,通过产业链聚集企业上海化工区根据化工产品链的特点,将符合上、中、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企业有机联结起来,由石脑油、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聚合生产系列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
3、业链(如图1所示)。图1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这条科学规划的循环产业链上,上一环的产品、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正是下一环的原材料,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内涵。企业依托完善的公用配套服务,实现了关联企业之间产品、辅料等的互换互供,优化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废弃物的排放。目前园区内的产业关联度已达到80%以上,形成了以乙烯为主的乙烯产品链和以氯气为核心的氯化工产业链。在乙烯产品链中,形成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类、再生产二氯乙烷、苯酚丙酮、丁苯橡胶ABS等,到生产双酚A继而生产聚碳酸酯等例如天原集团的烧碱和聚氯乙烯装置,按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30万
4、吨聚氯乙烯需要20万吨氯气和15万吨乙烯配对,同时产生大量“三废”。在上海化工园区内, 20万吨氯气可以先送巴斯夫生产29吨MDI/TDI,产生的氯化氢返回给天原用于生产二氯乙烷,同时加工处理后的部分氯化氢供给陶氏工厂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最终副产品生成的盐水再送还给天原烧碱装置循环使用,实现了原料在不同生产装置之间的多次循环利用(如图2所示),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2.93亿元。图2 上海化工园区乙烯产品链图32 上海化工园区氯化工产业链45级梯次的产品链(如图2所示)。在氯化工产品链中,天原集团的烧碱和聚氯乙烯装置,按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30万吨聚氯乙烯需要20万吨氯气和15万吨乙烯配对,同时产
5、生大量“三废”。在上海化工园区内, 20万吨氯气可以先送巴斯夫生产29吨MDI/TDI,产生的氯化氢返回给天原用于生产二氯乙烷,同时加工处理后的部分氯化氢供给陶氏工厂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最终副产品生成的盐水再送还给天原烧碱装置循环使用,实现了原料在不同生产装置之间的多次循环利用(如图3所示),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2.93亿元。2.一体化的公用辅助平台促进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海化工园区集中建设热电联供、余热利用、污水处理、废物焚烧等公用工程体系,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如果各企业自行建立相关配套设施,不仅投资大幅增加,而且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比集中的公用工程高出30% ,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化工 循环 经济发展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