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docx
《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前 言“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工程”是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1192号文印发)提出的四个重大工程之一。本工程将在整合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运行状态的可视、可测、可控,促进转变交通运输运行监管和应急处置方式、业务协作方式及信息化建设方式,提高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应急处置和运行服务水平。为更好地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工程建设,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保证工程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间以及与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公路水
2、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方案(厅规划字201212号文印发)确定的总体框架,制订本指南。省级工程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信息资源、信息交换、地理空间信息、信息服务等其他标准规范由部另行组织制定。本指南由工程技术支持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目 录第一章 总体要求1一、建设目的1二、建设范围1三、建设定位2四、建设思路3五、建设原则3六、建设目标4七、建设任务6第二章 系统架构8一、业务架构8二、数据架构10三、应用架构10四、技术架构11五、系统布局11六、工程边界12第三章 系统功能15一、公路网运行管理15二、道路运输运行
3、管理17三、水路运输运行管理18四、内河航道运行管理19五、水上交通安全管理21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22七、安全生产综合监管23八、交通运输应急处置24第四章 信息资源28一、信息内容28二、信息采集30三、信息整合32四、信息共享33第五章 基础条件41一、通信网络41二、软硬件平台42三、安全系统42四、终端系统43五、移动信息平台43六、配套场所44第六章 标准规范45第七章 建设运行管理46一、建设管理46二、运行管理46 II 9 第一章 总体要求一、建设目的通过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转变交通运输运行监管和应急处置方式,提高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动态监
4、测、状态评估、异常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协调联动效能,促进信息化条件下的行业运行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的形成;二是转变交通运输业务协作方式,提高跨部门、跨区域业务联动效率,促进信息化条件下行业业务协同体系的形成;三是转变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方式,提高行业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水平,促进行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技术体系的形成。二、建设范围(一)业务范围。省级工程涵盖的主要业务包括:公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道路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水路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内河航道运行管理与应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应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应急协调等7个方面。各地可根据当地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5、合理选择或适当扩展省级工程的业务范围。为了保证省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协调性,工程一般应包括公路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道路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等业务应用;沿海及内河通航水网地区,工程一般应增加水路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水上(不包括部直属海事局辖区水域)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内河航道运行管理与应急等业务应用。(二)对象范围。省级工程的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国省干线公路、内河高等级航道(含通航建筑物)等重要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行环境;主要港口、一级汽车客运站等重要运输枢纽;“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应急救援车(船)等重点交通运输装备。各地可根据当地交通运输发展特点,合理选取监测监控对象。条件较好的地区,可扩
6、展省级工程监测对象范围。三、建设定位省级工程以省厅及其业务局为主要用户,并尽可能为市、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和应用服务,以提高业务协同效率,并保证相关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省级工程可分期建设,滚动发展。近期,省级工程的业务功能应以日常运行监控为主,以应急处置为辅,主要功能可定位为“重点掌控,及时预警,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各地可根据建设条件进行合理确定上述功能的实现程度。建设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运行监控的广度(时空范围)和深度(要素范围)、安全预警效能、应急反应效率和应急处置科学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四、建设思路鉴于各地在交通运输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信息化方面均具有一定基础,近期,省级工程应采
7、用“全面整合、重点补充、突出共享、逐渐扩展”策略,加强重点区域或运输通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运行环境的监测监控,完善运行协调、应急处置通信手段,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各地可根据工程建设条件,适当优化省级工程建设思路,但应坚持以业务效能目标为导向,在相关基础数据补充校核、重点监测对象动态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与数据质量管控、业务运行机制优化重构等方面加强建设,取得实效。五、建设原则(一)职责导向。根据当地交通运输管理职责和体制,合理确定省级工程的业务需求,明确业务目标和运行模式,促进信息化条件下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确保工程有效运行并发挥实效。(二)业务协同。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
8、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1192号文印发)确定的工程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为引导,着眼于构建全国统筹协调的交通运输安全畅通运行保障体系,加强省级工程顶层设计,明晰交通运输各级部门之间、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保证部省、省际间相关业务协调联动,并充分融入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三)标准统一。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部组织制定的本工程相关信息资源、信息交换、地理空间信息、信息服务等其他标准规范,保证部省、省际、省内各业务间信息高效共享和业务有效联动,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四)架构开放。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和持续发展为前提,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满足业务功能扩展需要,加强与
9、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架构统筹协调和有效融合,共建共享相关资源。(五)资源集约。相对集中地部署各类资源,充分集成现有的各种动态监测、通信传输、数据处理、信息服务、机房、监控场所等信息设施设备,并以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日常值守与应急处置资源,避免重复投入,提高行业信息化的规模效益。六、建设目标根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本工程建设目标如下:(一)国家公路网运行监测基本要求。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原国道,下同)国家级交调站点联网覆盖率不低于70%。高速公路国家级路网监测点中重要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省界出入口的视频监控联网覆盖率不低于70%;普通国道国家级路网监测点
10、中重要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省界出入口的视频监控联网覆盖率不低于20%。国家级交调站点及路网监测点相对部署在交通流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易拥堵的重点区域及运输通道。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国家级路网监测点中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的技术状况等级检测评定结果联网管理。类治超站视频监测、超限自动检测联网管理覆盖率不低于70%。(二)内河高等级航道运行监测基本要求。浅险航段水位自动测报站点覆盖率不低于40%。重要船闸上下游水位自动测报、视频监测覆盖率不低于70%。(三)一级客运站运行监测基本要求。旅客发送量联网监测。候车大厅视频监控联网覆盖率不低于90%。(四)主要港口运行监测基本要求。危险品码头装卸作业区
11、视频监控联网覆盖率不低于70%。(五)重点运输装备运行监控基本要求。“两客一危”车辆实时动态监测覆盖率100%。“四客一危”船舶实时动态监测覆盖率100%。(六)通信保障基本要求。能与运行协调、应急处置作业现场实现畅通的语音通信。(七)事件检测基本要求。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检测、巡查、接报警等),公路、水路交通级(重大)以上突发事件检出时间不超过1小时。(八)协调联动基本要求。形成省、市、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应急联动体系框架;各类运行监测(监控)、事件检测信息按相关规定,及时报部。(九)信息发布基本要求。安全预警、交通诱导等服务信息及时发布。七、建设任务(一)建设完善公路水
12、路交通运输数据采集系统。综合利用现有各种信息监测设施设备,补充重点设施、重点部位、重点装备的运行动态信息采集系统,满足日常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等业务需要。(二)建设完善省级交通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完善省级公路网运行管理、道路运输运行管理、水路运输运行管理、内河航道运行管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应急处置等业务应用系统。(三)完善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加强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和安全应急管理等数据采集,提高数据质量,促进形成统一标准、高效共享的省级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体系。(四)建设完善省级交通运输运行协调与应急指
13、挥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集中或分布建设满足省厅及其业务局工作需要的交通运输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五)完善省级交通运输运行与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省级交通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网站、可变信息交通标志、短信、车(船)载终端、交通广播、服务热线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交通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信息。各地可根据工程建设目标和建设条件,合理选择或进一步丰富省级工程建设任务。第二章 系统架构一、业务架构根据工程业务范围,本工程可包括公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道路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水路运输运行管理与应急、内河航道运行管理与应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
14、应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应急协调等7个主要业务域。本工程涉及四方面内外部业务协同关系:一是本省与相邻省份间交通运输运行协调与应急联动;二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省内有关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及公安交通管理、气象、水利、安监、卫生、环保等部门间监管协同和应急联动;三是相关交通运输业务间的协同;四是工程内部相关业务间的协调联动。本工程还涉及两方面的上下级业务协同关系:一是省与部、市、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应急联动;二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相关交通运输企业间的业务协同和应急联动。各地应根据当地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和管理体制特点,合理确定工程业务架构,明晰省厅及其业务局、市、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
15、门的业务功能及相互分工协作关系;应根据各业务领域的相关管理规定或应急预案,细化业务规则和流程,并明确不同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内外部相关机构间的业务协作关系,构建合理的业务运图2-1 省级工程业务架构示意图 47 行管理机制。省级工程业务架构如图2-1所示。二、数据架构本工程涉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数据、运行监测数据及安全应急管理数据。各地可根据建设条件和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建立统筹管理的数据中心体系,集中或分布部署各类数据资源。可在技术条件较好(具有整合的数据资源平台,且有运行正常的应用系统)、维护力量较强(配备专业维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业务局部署其业务数据,并与现有资源有效整合,
16、同时与省厅、其他相关业务局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对于技术条件较差、维护力量较弱的业务局,其业务数据建议部署在省厅,按照统一的数据架构加强数据集成,并为其他相关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三、应用架构本工程一般可划分为公路网运行管理、道路运输运行管理、水路运输运行管理、内河航道运行管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应急处置等8个应用系统前后说法不统一。可把后两个合并为一个,与前面叙述一致。各地应根据工程业务范围,建设相应业务应用系统,可根据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统一规划,重新划分应用系统结构。可根据建设条件,在省厅及其业务局间合理部署应用系
17、统功能模块,但应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为前提,并保证相关业务间高效协同。可在技术条件较好、维护力量较强的业务局部署其业务相关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并加强与相关信息系统的集成。对于技术条件较差、维护力量较弱的业务局,其业务应用系统建议部署在省厅,与相关信息系统集成,按照约定的运行管理机制向业务局提供应用服务,提高工程的集约化水平。四、技术架构本工程的技术架构应遵照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方案(厅规划字201212号文印发,以下简称推进方案)提出的信息化框架体系总体要求,加强与其他信息系统技术架构的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统一支撑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和保障体系,防止不同工程间技术体系
18、分化,避免重复建设,实现集约发展,提高行业信息化的规模效益。应根据系统的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在省厅及其业务局间合理配置相应的应用支撑平台、主机及存储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展示系统、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等技术资源。一般应由省厅统一配置与交通运输部、省级相关政府部门、相邻省份交通运输部门等外部单位间的信息交换平台。五、系统布局各地应根据建设条件和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统一规划,按照资源集约的原则,合理设置系统的数据、应用、技术平台、以及运行协调指挥中心的布局。系统布局可不与机构设置一一对应,相关软硬件平台应尽量相对集中部署在技术条件可靠、维护力量较强的机构。各地应根据系统的数据、应用、技
19、术架构,在省厅及其业务局、市、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集中或分布部署软硬件平台。可在省厅集中建设统一的运行协调指挥中心,或依托某业务局建设统一的省级运行协调指挥中心,也可在省厅及业务局建设分布式运行协调指挥中心。统一建设的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应为相关部门配置相应值班座席,以便基于同一业务平台协同工作。六、工程边界(一)四个重大工程之间的关系。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通过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等4个重大工程建设,共同促进跨地区、跨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20、形成发展合力。四个重大工程的省级工程应按照推进方案提出的信息化框架体系总体要求,基于各级部门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和软硬件技术支撑平台,开发运行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业务应用、数据资源统一的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省级工程的建设内容可部署于社会化平台,但应加强相应管控机制建设,保证与其他三个重大工程相关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应为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基本信息与动态运行信息,常态和应急状态下的交通诱导或预警信息,应急处置相关的通告、统计等信息;为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提供超限信息、紧急运输
21、信息等信息;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提供公路、港口、航道、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信息、运行动态信息等信息。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应为其他系统提供公路水路建设及运输市场从业企业、人员、营运车辆(船舶)基本信息及从业企业、人员动态信用信息。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应为其他系统提供相关基础统计信息、交通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信息等。(二)与已有及在建相关信息系统的关系。鉴于各地都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省级工程应基于已有建设成果改造、完善、升级,避免投资浪费。业务应用方面,应按照省级工程的应用架构,完善升级现有应用系统功能,补充建设尚未组织开发的应用系统,并基于
22、统一配置的应用支撑平台,对各项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在建相关系统)进行集成。数据资源方面,应按照省级工程的数据架构,深入评估现有数据内容及数据质量,在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所需数据资源及其采集系统,并基于统一配置的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包括在建系统数据)集成或交换共享。技术平台方面,应按照省级工程的技术架构,深入评估现有各类软硬件支撑平台的性能和利用价值,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集约化地完善各类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基础设施。对于正在建设(包括已立项)或规划建设重大工程相关系统的地区,应按照省级工程的系统架构,调整或建设完善思路,加强这些系统与本工程的统筹,保证相关系统间
23、形成分工协作的有机整体。(三)与部级相关信息系统的关系。省级工程应按照部统一制定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与部级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部将统一建设服务于各类信息系统部省两级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平台。第三章 系统功能一、公路网运行管理省级工程公路网运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异常预警、协调联动、信息发布、统计分析等基本功能。(一)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依据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3号公告发布,以下简称路网监测要求)中的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开展省内路网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建设。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一般包括交通流量及车型构成、路段中断状态、路段拥挤度、路段气象环境特征、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路 交通安全 畅通 应急 处置 系统 省级 工程 建设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