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滑板模型ppt课件.ppt
《滑块滑板模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块滑板模型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建模:“滑块滑板模型”问题 的剖析,1.模型特点,2.典例剖析,3.规律方法,4.跟踪训练,5.真题演练,动力学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滑块-滑板模型,第二轮,任课教师 陆富强,一、模型特点,第二轮,考情分析,1.“滑块-滑板”类问题,具有涉及考点多(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情境丰富,设问灵活,解法多样,思维量高等特点,是一种选拔功能极强的试题,也是新课标力学常考的试题。(15年全国卷1 25题;13年全国卷2 25题;11年全国卷 21题)2.此类试题由于研究对象多、受力分析困难,运动过程复杂,往往会使考生“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导致丢分。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到“头疼”的一类
2、试题。因此探究并掌握此类试题的分析技巧和解题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滑块-滑板模型,第二轮,1.模型特点,滑块-滑板模型,1.模型特点 涉及两个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相对位移)等于板长若滑块和滑板反向运动,位移之和(相对位移)等于板长.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x1,滑板位移x2同向运动时:反向运动时:,运动演示,易错辨析,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2.思维模板,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二、典例剖析,2.典例剖析,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转 解析,【例1】如图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4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厚度不计
3、),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F10 N,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审题析疑,1.给出摩擦力存在的接触面.,2.此条件隐含物体与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及运动状态.,3.注意分析两者相对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及运动关系.,F的最大值为最大静摩擦力,即滑动摩擦力,此时两者共同匀加速运动.,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转 原题,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例1】如图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4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 kg的
4、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变式1:若地面粗糙,地面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也为0.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变式2:若F作用在小物块上,其它条件不变,要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变式3:若F作用在小物体上,地面粗糙且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0.01,其它不变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变式4:若F作用在小物体上,地面粗糙且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也为0.1,其它条件不变,随F的变化小物块与木板如何运动?,第二轮,F=8N,F=4/3N,F=1.2N,木板始终静止,小物块当F 1N时静止,F1
5、N时加速运动,滑块-滑板模型,【例2】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 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L3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3和20.1,g取10 m/s2。(1)若物块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的初速度多大?(2)若把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A仍以(1)问中的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则A能否与B脱离?最终A和B的速度各是多大?,转 解析,此条件表明物块A、B有何关系?,用假设法判定!,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转 原题,第二轮,滑块-滑板模型,三、规律方法,3.规律方法,第二轮,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滑板 模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