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第七章1讲解ppt课件.ppt
《水处理生物学第七章1讲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生物学第七章1讲解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一、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1.,生长、繁殖,?,生长:微生物细胞的增长。(个体体积的增加),?,(单细胞、多细胞),?,繁殖:微生物个体数目的增加。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群体生长: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群体的生长;群体的,生长可以用,重量,、,体积,、,个体浓度,或,密度,指标来测定。,?,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一般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中,只有群体的生长才有意义,所以,通常讲的“生长”是指,群体生长,。这一点与研究大生物时有所,不同。,?,(,1,)
2、概念,?,两次细胞分裂的时间间隔,称为,世代时间,。,?,(,2,)影响,?,世代时间受培养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不同,世代时间也有不,同。,2.,世代时间,注意与生长,繁殖的区别,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一)、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荧光染色计数法,活菌计数法,特定微生物计数法,涂片染色法,计数器测定法,比例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液体计数法,薄膜计数法,电子计数器计数,测含氮量,测含碳量,重量法,光密度法,(,OD,),元素法,细胞物质含量法,其他,生理指标法,蛋白质,DNA,RNA,生物醌,二、测生长量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又称全数法,是常用的
3、,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其特点是测定过程,快速,但不能区分微生物的死活。,涂片染色法,应用:可同时计数不同微生物的菌数,适,于土壤、牛奶中细菌计数。,方法:用镜台测微尺计算出视野面积;取,0.1ml,菌液涂于,1cm,2,面积上,计数后代,入公式:,每,ml,原菌液含菌数,=,视野中平均菌数涂布面积,/,视野面积,100,稀释倍数,使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原理:将,1cm,2,0.1mm,的薄层空间划分为,400,小格,从中均,匀分布地选取,80,或,100,小格,计数其中的细胞数目,换算成,单位体积中的细胞数。,适用范围:个体较大细胞或颗粒,如血球、酵母菌等。不适,用于
4、细菌等个体较小的细胞,因为(,1,)细菌细胞太小,不,易沉降;(,2,)在油镜下看不清网格线,超出油镜工作距离。,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计数器计数法,比例计数法,?,将待测样品溶液与等体积的血液(或,其他参照)混合,然后涂片,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与红血球数的比例,因血液中,的红血球数已知,(,男性,400,500,万个,mL,,,女性,350-450,万个,mL),,由此可以测得微,生物数量。,?,荧光染色计数法,?,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
5、ole,,,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TAF,(,5-(4,,,6-Dichloro-1,,,3,,,5-triazin-2-y1,),aminofluoreseein,,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都是常用的无毒性荧光染料,能够与,DNA,双链强力结合,并产生荧光。,DAPI,染色计数法是利用,DAPI,染料与微生物的,DNA,结合产,生荧光,从而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因为,DAPI,可以透,过完整的细胞膜,它可以用于细胞的染色。,DAPI,与双链,DNA,结合时,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产生的,荧光基团的吸收峰是,358nm,,紫外光激发时发射
6、明亮的蓝色荧光,使得,DAPI,成为了一种常用的荧光检测信号。,DAPI,也可以和,RNA,结合,但产,生的荧光强度不及与,DNA,结合的结果,其发散光的波长范围约在,400nm,左右。,?,DAPI,的发散光为蓝色,且,DAPI,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或,TexasRed,染剂,(,红色荧光染剂,),的发射波,长,仅有少部分重叠,因此可以利用这项特性在单一的样品上进行多重,荧光染色。,DAPI/DTAF,染色计数法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此外,荧光染色法还可以与流式细胞计数仪联合使用,以便更快速、准确地处理
7、大量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胞分类计数等。,活菌计数法,?,活菌计数法又称间接计数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中活的微生物数量来间接地表示,微生物的数量。因此,这种方法不含死的,微生物细胞,而且测定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常用的有平板计数法、液体计数法和薄膜,计数法。,平板计数法(稀释平板计数法),?,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肉眼可见的菌落,对菌落数目的计数推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数,?,传统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10,-3,10,-5,10,-4,10,-6,平板菌落计数法,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将适当稀释的菌液倾注平板或涂布在平板表面,经保,温培养后,以
8、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度就可,以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量。,直径,9cm,的培养皿平板上出现菌落数一般以,50500,为,宜。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样品菌落总数测定的计数,原则,以平板菌落数在,30300,之间为报告依据。,9ml,9ml,9ml,9ml,1ml,1ml,1ml,1ml,1ml,1ml,1ml,2,2,2,平板菌落计数法,技术要求:样品充分混匀,操作熟练快速(,1520min,完,成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事项:每一支吸管只能用于一个稀释度,样品混匀,处理,倾注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适用范围:中温、好氧和兼性厌氧、能在营养琼脂上生,长的微生物,,误差:多次稀释造成的误差是主要来
9、源,其次还有由于,样品内菌体分布不均匀、以及不当操作,?,涂布平板法,?,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一般,0.2ml,),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取平均值;,每支移液管及涂布棒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液;,样品充分混匀;,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合适,便于,准确计数,;,要求,:,每,ml,活菌数同一稀释度平均数稀释倍数,5,注意:要三个以上重复平板平均计数;不适合丝状菌,稀释液体计数法又称,MPN,(,Most,Probable Number,)法,或最可能数法,?,特点:液体培养、统计学查表计数,?,例如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方法:菌样巧妙稀释、稀释接种、样品培,养、统计查
10、表计算,?,统计出数量指标,?,查表表,MPN,表(,P449,),?,计算,?,水中大肠菌群、铁细菌、硝化菌、亚硝化菌,也用这种方法进行数量统计。,液体稀释法,对样品做,10,倍连续稀释,从适宜的,3,个连续稀释度,中各取,5ml,试样,接种,3,组共,9,支装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每管接入,1ml,)。经培养后,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然后查,M.P.N.,表(,most,probable number,,最大可能数),根据样品稀释,倍数就可计算处其中的活菌含量。,9ml,9ml,9ml,9ml,1ml,1ml,1ml,3,3,3,1ml,1ml,1ml,1ml,薄膜过滤计数法,常
11、用该法测定含菌量较少的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数目。,将定量的样品通过薄膜(硝化纤维素薄膜、醋酸纤维,薄膜)过滤,菌体被阻留在滤膜上,取下滤膜进行培,养,然后计算菌落数,可求出样品中所含菌数。,滤膜计数法,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hybridization,)(,FISH,),?,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将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放射性标
12、记原位杂交相比,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等许多领域。,?,FISH,大名鼎鼎(,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钓鱼,用具,鱼就是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前提是必须知道这个序,列的编码顺序,因为知道顺序才能够制作鱼饵。荧光用来显示,鱼的情况(位置,量)。,?,钓鱼要准备这些东西:,1,、上哪钓鱼,固定生物样本并准备,显微镜涂片。,?
13、,2,、特殊眼镜,预先调节显微镜。,?,3,、定位工具,标记探针。,?,4,、诱敌深入,对目标,DNA,进行变性。,?,5,、钓鱼,进行原位杂交和杂交后洗涤。,?,6,、看鱼之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7,、看鱼,显微镜观察。,干重法,将一定量的菌液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来,然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105、100,或80)、称重。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般重约,10,-12,10,-13,g,。,该法适合菌浓较高的样品。,举例:大肠杆菌一个细胞一般重约,10,12,10,13,g,,液体,培养物中细胞浓度达到,2,10,9,个,/ml,时,,100m
14、l,培养物,可得,1090mg,干重的细胞。,比浊法,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特点:快速、简便;但易受干扰。,生理指标法,?,测含氮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含量稳定,而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微生物的浓度。,一般细菌含氮量为干重的,12.5%,,酵母菌为,7.5%,,霉菌为,6.0%,,根据一定体积培养液中的含氮量再乘以,6.25,,就可,测得粗蛋白的含量。,?,其他方法,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
15、耗底物量、产二氧化碳、,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1,培养方法,?,分批培养:,一定,的环境下,微生物在,一个,有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生长繁殖。,?,连续培养:,流入新鲜培养基的同时不断流出培养物,的培养方式。,三、,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群体生长),典型生长曲线,(P122),:,将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隔一定时间取样,计算,菌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包括,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典型生长曲线,只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菌,对于,丝状生长的真菌或放线菌,还有活性污泥,则只能按微生物的重,量绘制生
16、长曲线,只能获得,非典型的生长曲线,.,2,、分批培养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加速期,减速期,(,1,)延滞期,又称停滞期、调整期或适应期。指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活跃。,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如何知,道处于,对数期,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接种龄,接种龄即“种子”,的群体生长年龄,亦即它处在,生长曲线上的哪一个阶段。实验证明,如果以,对数期,接种,龄的“种子”接种,则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短。,接种量,接种量的大小明
17、显影响延滞期的长短。,(基数大),培养基成分,接种到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要,比接种到营养单调的组合培养基中的延滞期短。,(,2,)指数期,又称对数期,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个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代,时,G,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的倍增时间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各种成分最为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指数期的微生物可作为代谢、生理等研究的良好材料,,是发酵生产中用作“种子”的最佳种龄。,?,繁殖代数,n,:,x,2,=x,1,2,n,以对数表示:,lgx,2,=lgx,1,+nlg2,?,
18、生长速率常数,R,?,世代时间,G,指数生长期的三个参数,(,3,)稳定期,又称静止期或最高生长期。,?,特点:,?,细胞数目不增加,(R=0),,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而且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的消耗,间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细胞长、大,?,代谢旺盛,(RNA,含量增加,),?,诱导酶迅速合成,?,对不良条件敏感,抵抗力降低,?,稳定期到来的原因主要是:,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的比例失调,例如,C,N,比值不合适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pH,、氧化还原势等物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等等。,在
19、稳定期时,细胞开始贮存糖原、异染颗粒和脂肪等贮藏物;,多数芽孢杆菌在这时开始形成芽孢;有的微生物在稳定期时还开,始合成抗生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应用,稳定期是以生产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代谢产物,的最佳收获期,也是对某些生长因子例如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进行生物测定的必要前提。,此外,由于对稳定期到来的原因进行研究,还促进了,连续培养技术的设计和研究。,注意三条曲线:生长曲线、底物消耗曲线、代谢产物合成,曲线。,(,4,)衰亡期,?,特点:,?,个体死亡的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繁殖数,死亡数,),,整个群,体就呈现出负生长(,R0,)。,?,细胞形态多样,例如会产生很多膨大、不规则的退化形态
20、;,?,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就发生自溶;,?,有的微生物在这时产生或释放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在芽孢杆菌中,芽孢释放往往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产生衰亡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从而引起,细胞内的分解,代谢大大超过合成代谢,,继而导致菌体死亡。,?,如:营养物耗尽,细菌利用贮存颗粒进行内源呼吸造,成自身溶解;有毒代谢物积累,抑制细菌生长等。,?,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纯菌种的一致,,生长曲线也相似;,?,一般划为三个阶段:生长上升阶段、生长下降阶,段、内源呼吸阶段,微生物生长曲线(按活微生物重量绘制),mg/L,活,细,菌,重,量,细菌
21、,内源呼吸,生长率,上,升,阶段,及细菌大量,死亡,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t,0,时间,生长速率上升阶段,?,提问:为什么培养初期细菌群体重量增长速率随,时间不断增大?,?,A.,营养物丰富,细菌增殖;,B.,细菌在细胞内以糖,原、油滴等形式储存营养物,细菌个体重量增大,生长率,上升阶段,mg/,m,L,0,时间,t,活,细,胞,重,量,生长速率下降阶段,?,提问:为什么增长速率较前下降了?,时间,活,细,胞,重,量,?,营养物浓度(好氧细菌还包括氧气)下降,?,这些限制性因素还不,是十分严重,细菌的代,谢速度变慢,没有停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菌的某些酶产生抑制,生长率下,降阶段,内源
22、呼吸,及死亡阶段,?,内源呼吸,+,毒物浓度更高,?,(个体)瘦,死,?,(群体)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从曲线上反映为活细菌重量的进一步持续下降。,?,提问:此时细菌的出生率是否为零呢?为什么?,?,不是,利用死亡细菌的残体营养,?,各种生物具有类似的规律,?,实验室通常采用细菌的数量变化绘制生长曲线,虽然两种曲,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两种曲线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用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红泥更护花。,或人吃人”,),P123,3.,连续培养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两种连续培养方式:,?,恒浊连续培养:维持培养,液中细菌的浓度恒定。,?,恒化连续培养:维持进水,中营养成分恒定。,适合污,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处理 生物学 第七 讲解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