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x
《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篇 发 展 要 素,第四篇 发展要素,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一、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的总称。,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
2、总结:资源对一国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有效的制度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一)“荷兰病”,二、“荷兰病”与资源诅咒论,20世纪50年代,作为制成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这一发现导致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业,于是,天然气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显现繁荣景象。然而好景不长,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荷兰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
3、,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两个理论:荷兰病和资源诅咒,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是由戈登和内亚里在1982年提出来的。资源价格意外上涨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是一国的要素向资源部门转移,导致制造业和服务业衰落,即资源转移效应;二是收入被转向国外消费品的进口和国内服务业繁荣,而这种情况对国内制造业发展不利,被称为是支出效应。,“荷兰病”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用于所有“享受”初级产品出口急剧增加的国家,即一国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二)资源诅咒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
4、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就是往往资源贫乏的国家反而比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更好,也就是说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化,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蔚然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叫作“资源诅咒论”。,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通过挤出效应机制发挥作用的,(一)自然资源的消耗问题,三、自然资源的耗竭和合理利用,自 然 资 源 消 耗 过 度 原 因,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关于资源消耗影响的两种观点,中国的资源耗竭情况,中国是世界上矿产
5、品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但是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在3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人均占用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60%。一些矿产品长期处于供应紧张和短缺状态,从而使某些矿产的局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矿物资源,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中国土地资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非农业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土地,每年因建厂、修路、扩大城市面积约失去0.5亿公顷可耕地。二是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地质退化等。据统计,目前耕地面积仅有18.45亿亩,就宜农土地而言,约有5.3亿亩。其中一等地仅占8.9%,二等地占
6、22.5%,三等地占68.6%。,土地资源,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4。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大体在2 000立方米左右,总体看来属于中度缺水。而且,水资源分布也极度不平衡。全国江河湖库水域污染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严重,四大海域尤其是近岸海域的污染加重。,淡水资源,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机制和对策,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环
7、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公共品属性:价值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些属性决定了环境问题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解决,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环境对经济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从历史上看,不少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即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逐渐加重,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在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变轻,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这种变化趋势类似于库兹涅茨收入分配曲线,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经济学 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四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发展 经济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