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ppt课件.ppt
《(2020年整理)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感科,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院感科,前言:,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但青霉素的使用及新型抗菌药物的合成也是促成多重耐药菌,乃至超级细菌的推手,耐药是选择出来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现状说明 耐药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从耐单药到耐多药 从耐多药到广泛耐药 从广泛耐药到全部耐药,一、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全耐药菌的定义,1、多重耐药菌(MDR):为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
2、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等,2、泛耐药菌(PDR):这个细菌对除一到两种抗生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耐药。如铜绿假单胞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包括前段时间出现的碳青霉烯酶-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1(,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他们可能对替加环素、粘菌素类等极少数抗菌药物有效以外,其他都不敏感。3、全耐药菌/极端耐药菌(XDR):如果细菌对目前使用的所有抗生素都不起作用。,目前需要关注那些多重耐药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细菌(ESBLS)
3、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头孢菌素酶细菌(AMPC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二、耐药菌的耐药机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可有多种:1、最重要者为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他们使抗菌药物在与细菌作用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如:-内酰胺酶:(-lactamase)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使-内酰胺环裂解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产生使氨基糖苷类药物与核糖体的结合减少,导致耐药。2、其次为靶位改变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等;青霉素结合蛋白是参与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形态维持及糖肽结构
4、调整等功能,而青霉素结合蛋白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通过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达到杀菌作用。先靶位的部位及数量的变化使抗菌素失去活力。,3、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药物不易进入;4、胞膜主动外排、增加拮抗药物等,三、多重耐药菌的定植和感染的区别,细菌定植是指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细菌感染简单的说就是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炎症反应。如果将定植误诊为感染,则会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院内耐药菌株。如果将感染误诊为定植,会导致疗程不充分,甚至病情加重。,1、多重耐药菌的定植和感染在院感管理处置上有明显
5、区别(1)细菌定植只需要对病人进行接触隔离,而无需使用抗菌药物(2)细菌感染则需要对病人进行接触隔离及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2、当发现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首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时,或者发现有多例病例培养出同种且耐药菌谱相似的情况下:务必保持非同寻常的关注 务必追踪随后的相关信息 务必寻求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因为有这三个“务必”,多重耐药菌病人出入科室登记本、交接班登记表及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应用落实由此产生。,四、关于多重耐药菌管理隔离和控制措施(),患者安置:MDROs阳性者最好住单间,如果条件限制,没有单间房,需要评估安置的位置,保证床旁隔离效果。如果病区内有多例MDROs阳性患者,可以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整理 多重 耐药 菌防控 措施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