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图赏析ppt课件.pptx
《溪山行旅图赏析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溪山行旅图赏析ppt课件.ppt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何谓高山仰止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赏析,18文物五组基本信息中文名:溪山行旅图创作年代:北宋作者:范宽规格:纵 206.3厘米 横 103.3厘米材质:绢本现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作类型:笔默山水画,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是范宽溪山行旅图最突出的特色。作为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它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在后人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就在于此图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多变的笔墨及皴法,以及雄浑的意境,冲击着观者的心灵,更使人产生无尽的凝思,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范宽以
2、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这幅画为双拼绢本,淡设色,
3、名士董其昌为其做题,历来备受推崇。董其昌没有用其标志性的草书,而用楷书工整写就“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目的是明显的,就是不以草书之巧之灵动夺原作之古朴与霸气,亦是董香光“似拙实巧”之书风体现。此图在明代以前的流传历史已无法查考,明代初年收藏在宫中,后来流入民间,大鉴赏家董其昌在诗塘上观后题字,清初经收藏家梁清标之手,转入乾隆皇帝内府,流传有序。,作为范宽传世的真迹之一,溪山行旅图右下角树叶丛中有“范宽”二字题款,这还有个小故事。明清时期的著录里,没有提到画家的款印,几百年间,人们只能依据史料记载以及明代董其昌在画上的题跋来推测这幅画的作者为范宽。然而在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有定数,1958年
4、8月5日,李霖灿从画的右下角树丛中发现了画家的签名。,范宽是北宋时代的画家,别名中正,字中立,是当时的华原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铜川耀州区人。范宽为人豪爽狂放且嗜酒,不受世事拘束也不爱功名,心醉高山茂林之间,这种性格其实是最适合创作巨幅山水的。其作品气魄雄伟,境界浩莽,墨韵浓厚,笔力鼎健,其画品极高,其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学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二人合称“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以范宽的绘画为典范。,许道宁的渔父图赏析 基本信息中文名:渔父图 幅式:手卷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许道宁 材质:绢本 画作类型:水墨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旅 赏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