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外阴癌诊疗常规.docx
《妇科外阴癌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外阴癌诊疗常规.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妇科外阴癌诊疗常规【概述】原发于外阴部位的恶性肿瘤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多见于老年妇女,约40%发生在40岁以下妇女。约90%原发性外阴癌为鳞状细胞癌,另外还有恶性黑色素瘤(4.8%)、腺癌(2.2%)、基底细胞癌、疣状细胞癌、肉瘤及其它罕见的外阴恶性肿瘤。恶性程度以恶性黑色素瘤和肉瘤较高,腺癌和鳞癌次之,基底细胞癌恶性度最低。【诊断】一、症状和体征:外阴癌患者可无症状,多数患者通常有外阴肿块、结节、溃疡、色素改变、瘙痒等病史。偶尔会出现阴道流血或者阴道排液,进展期患者可出现腹股沟肿块、排尿困难等。根据病灶位置可以分为中线型和侧位型,前者包括位于阴道口、尿道口、肛门、会阴后联合及会阴体的病灶
2、,后者包括位于大小阴唇的病灶。早期可为单发或多发外阴结节、菜花状肿物或小溃疡,晚期可累及全外阴伴溃破、出血、感染。妇科检查时应注意外阴肿块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与周围组织关系,肛门、尿道是否受累,双侧腹股沟区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二、辅助检查:局麻下行楔形活检,活检应包括病变部位及病灶周围的皮肤、真皮下和相连的组织。因不利于确定进一步切除的范围,所以不宜行整个病变切除。局部鳞状上皮病变通常与其它部位相关,因此需行宫颈、阴道、外阴的阴道镜检查以排除宫颈、阴道等合并发生的侵袭性或非侵袭性病灶。对于临床可疑转移淋巴结或其它可疑转移病灶,应行盆腔和腹腔CT/MR1.必要时行细针穿刺。建议常规行宫颈
3、、外阴病灶HPVDNA检测及梅毒抗体检测。【临床分期】表1外阴癌分期(FIG0.2009)FIGO癌肿累计范围I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无淋巴结转移IA期局限于外阴或会阴,肿瘤最大直径W2cm,伴间质浸润W1.mn1,无淋巴结转移IB期局限于外阴或会阴,肿瘤最大直径2cm或伴间质浸润1.mm,无淋巴结转移H期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1/3尿道、下1/3阴道、肛门,但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有或无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1/3尿道、下1/3阴道、肛门,但有腹股沟-IH期股淋巴结转移II1.(1) 1个淋巴结转移(25mm)期(2) 1-2个淋巴结转移(V5mm)IIIb(1) 2个或以上淋巴结转移(25)期(2)
4、 3个或以上淋巴结转移(V5mm)IIIc淋巴结阳性伴淋巴结包膜外转移期IV期肿瘤侵犯其它区域(上2/3尿道,上2/3阴道)或远处转移IVA期肿瘤累及下列部位(I)上尿道和(或)阴道黏膜、膀胱黏膜、直肠黏膜,或达盆壁(3) 腹股沟-股淋巴结固定或溃疡形成IVB期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的远处转移【鉴别诊断】1 .应与来源于宫颈、阴道等其他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以外组织继发的外阴肿瘤相鉴别。2 .外阴湿疣。3 .外阴营养不良性疾病。4 .外阴汗腺腺瘤。【处理】任何治疗前,须通过阴道镜检查宫颈、阴道、外阴排除合并发生的侵袭性或非侵袭性病灶。外阴浸润癌的处理:1、外阴微小浸润癌(IA期)的处理:指直
5、径W2cm,浸润深度W1.mm的单发病灶,无淋巴结转移。应行局部广泛切除术(WideIoCaIeXCiSiOn)(指局部切除肿瘤,保证手术切缘与肿瘤边缘的距离至少ICn1);如果局部显示性质不良(有神经或血管区域浸润),行根治性局部切除术(radica1.1.oca1.excision)(指手术切缘与肿瘤边缘的距离至少ICn,但切除深度达到泌尿生殖隔);IA期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1%,通常不需要切除腹股沟淋巴结。C级证据2、Ib-II期外阴癌的处理:原发病灶的治疗:行根治性局部切除术;如果病灶在阴蒂部位或其附近,切除阴蒂;同时存在VIN或硬化性苔薛,应该切除病变部位的表浅皮肤组织以控制症状;
6、若怀疑潜在的浸润性病灶,则切除深度同浸润癌。B级证据对于病灶较大的靠近尿道或肛门的病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治疗:进行更广泛的手术,如在估计不引起尿失禁的情况下,可以切除尿道远端Icmo术前辅助放疗或同期放化疗,以缩小对尿道及肛门部位的切除范围,并使保留肛门和尿道成为可能。放疗结束休息2-3周后进行手术治疗;同期放疗时常用的化疗用药途径包括经静脉化疗或动脉灌注化疗。可单用顺伯,剂量为每周30-40mgm2,也可选用FP方案(5-FU+DDP)、PMB方案(DDP+B1.M+MTX)或FM方案(5-FU+MMC)等,在放疗过程中第1周及第4周给药。B级证据腹股沟淋巴结的切除:腹股沟区复发者死亡
7、率非常高,适当的腹股沟和股淋巴结切除是减少早期外阴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处理原则: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适用于:侧位性肿瘤。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适用于中线型肿瘤;累及小阴唇前部的肿瘤;比较大的一侧肿瘤,尤其是同侧淋巴结阳性者C级证据术中发现可疑重大淋巴结并经冰冻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阳性者,建议仅切除增大的淋巴结,而避免系统的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给予腹股沟和盆腔放疗。A类证据建议同时切除腹股沟-股淋巴结。A类证据外阴切除与腹股沟淋巴结清除经三切M分开进行,可明显改善伤口愈合,还可以对老年或耐受性差的患者原发灶(外阴病灶)与继发灶(腹股沟、盆腔淋巴结)行分期手术。B类证据在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中保留
8、大隐静脉和阔筋膜不影响预防复发,同时明显改善伤口愈合。B类证据.建议对肿瘤直径V4cm的早期外阴癌,探索应用早期前哨淋巴结(Sentine1.1.ymphnode,S1.N)检测技术,以预测患者的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转移,可避免对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不必要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补充治疗: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补充盆腔和腹股沟区的放疗,区域放疗的效果优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发现有1-2处微转移(V5nm)者不需要辅助放疗;出现一处大转移(10Inn1)、囊外转移或有血管淋巴间隙受累者、2处或以上微转移中任一指标者,需要行双侧盆腔和腹股沟区淋巴结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科 外阴 诊疗 常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