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及技术要求ppt课件.ppt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及技术要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及技术要求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 械 制 图,第八章 零件图,第一节 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一、零件图的作用,零件是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能够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性及制造的可能性,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第一节 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二、零件图的内容,一组视图,全部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必要签署。,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一、常见零件的类型及其特点,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的主要表面
2、为圆柱面,上面常有键槽、销孔、退刀槽、倒角、螺纹等结构。这种类型的零件主要用来传递运动和支承传动件,常见的有轴、丝杠、阀杆、曲轴、套筒、轴套等。,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一、常见零件的类型及其特点,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的结构通常为短粗回转体,也可能是方形或是组合形,通常由铸、锻毛坯加工而成。零件上常有轮辐、轴孔或键槽、螺纹等结构。主要作用是传递运动、连接、支承和密封。如手轮、齿轮、法兰盘、端盖等零件。,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一、常见零件的类型及其特点,叉架类零件,相对轴套类零件和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的形体不规则且较为复杂,常常具有肋、板、杆、筒、座、凸台、凹坑等的综合结构。大多数叉架
3、类零件的主体部分都可以分为工作、固定以及连接三大部分,主要用来操纵、调节连接和支承。如拨叉、摇臂、连杆、支架、支座等零件。,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一、常见零件的类型及其特点,箱体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大多为铸件,内、外形结构均较复杂,主要结构是由均匀的薄壁围成不同形状的空腔,上面常有轴孔、螺孔、凸台、凹空、肋板、铸造圆角、拔模斜度等结构,起到容纳和支承的作用,如阀体、泵体、箱体、机座等零件。,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二、主视图的选择,画零件图时,选择主视图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特征原则:主视图要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工作位置原则:主视图要能够反映零件在机器或部件的工作位置。加工位置原则
4、:主视图要能够反映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加工位置。,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三、其他视图的选择,选择其他视图要注意以下几点:视图的数量要恰当。在保证表达完整、清晰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的个数,以便于画图和看图。选择的表达方法要恰当。每个视图都要有明确的表达目的,表达要有所侧重。,第二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四、选择表达方案的一般步骤,1分析零件 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工艺,了解零件的功用及装配位置。2确定主视图 主视图的确定要以特征原则为主,同时尽量兼顾符合加工位置原则和工作位置原则。3确定其他视图的数量及表达方法 根据主视图的表达情况以及零件本身的结构特点来确定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第三节 零件图
5、的尺寸标注,一、零件的尺寸基准,标注和度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合理地标注尺寸需要从合理选择尺寸基准开始。根据基准作用的不同,基准可以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而选定的用于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一些基准线或基准面称为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制造、测量和检验等工艺要求所选定的一些基准线或是基准面称为工艺基准。,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一、零件的尺寸基准,每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有时为了满足设计、加工、测量的要求,会在同一个方向上确定多个基准,其中决定主要尺寸的基准称为主要基准,其余的称为辅助基准。,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6、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1.功能尺寸要直接注出,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2.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错误,正确,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3.标注的尺寸要便于测量,不合理,合理,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4.标注尺寸要考虑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的因素,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光孔的尺寸标注,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螺孔的尺寸标注,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沉孔的尺寸标注,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倒角的尺
7、寸标注,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退刀槽的尺寸标注,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粗糙度,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Ra值越小,表面质量要求越高,零件表面就越光滑,工作性能越好,使用寿命也越长。但要获得粗糙度值小的表面,零件就需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这样加工成本可能随之急剧增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表面粗糙度越小就越好,要在
8、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大的粗糙度值。,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表 面 粗 糙 度 符 号,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横线上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代号中的数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按下图所示的画法标注,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在同一图样中,零件每一个表面只注一次表面粗糙度代号。一般将其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以
9、统一标注在图样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用细线相连的表面只标注一次。,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重复表面、连续表明以及中心孔、键槽、圆角、倒角的粗糙度标注。,(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互换性要求:,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由设计者根据极限与配合标准,确定零件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极限。,二、极限与配合,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设计时确定的尺寸。,(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二、
10、极限与配合,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代号:,孔为ES 轴为es,代号:,孔为EI 轴为ei,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公差恒为正,例:一根轴的直径为600.015。,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60mm,零件合格的条件:,60.015mm实际尺寸 59.985mm。,60.015mm,59.985mm,上偏差=60.015-60=+0.015,下偏差=59.985-60=-0.015,公差=0.01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图 零件图 视图 表达 技术 要求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