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 .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3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4 .教会学生学会以研究、探讨、合作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作者是怎样围绕线索来安排材料的。5 .作者实如何用直接抒情的句子将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6 .对比和烘托的巧妙运用【教学方法】针对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文体的阅读方法,在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作一点实践性尝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 .查阅资料,写一篇IOO字左右的茅盾简介3 .阅读课本第31页散文的一般常识,了解散文的特征【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1
2、 .播放一段汽车在生长着白杨树的高原上行驶的风光短片,让学生说说观后感。生:大西北具有雄壮、豪放、粗犷的风格。2 .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生字词:坦荡如砥积雪消融不折不挠纵横决荡一、交流茅盾简介教师提示要点: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3 .现代作家。4 .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5 .茅盾文学奖6 .请学生上黑板写出作者姓名及简二、研讨课文教师:要粗略地读懂一篇文章,其实首先只要弄懂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请大家想想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一篇文章的那些方面?学生:第一个主要是从内容上讲,第二个主要谈的是写作手法等等,第三个则与主题有关。教师:很好!再想想如果从散文的特征一一“形散神不散”
3、这个角度来看呢?这三者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板书:形散神不散学生:第一和第二问题主要是“形”这个方面的问题;第三则是有关“神”这个方面的。学生:根据我所查阅的资料(课本第31页散文的一般常识):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散文的表现手法可以不拘一格。但是两者的运用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服务于“神”,即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材料和表现手法。教师:非常好!下面我给大家开列一个书目,请大家浏览课文,然后以这三个问题为框架,各自列写出这篇课文的学习提纲。最后请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四人所列提纲的基础上酝酿出一个新的提纲,以供大家交流和探讨。注意充分运用所列书目。书目:小橘灯
4、谁是最可爱的人爱莲说荔枝蜜学生读书、列写提纲,展开讨论。教师:大家刚才阅读都很认真,讨论也很热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可以将提纲拿来给大家评头论足一番?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要有点勇气、有点实力的,但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难得的机会!(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第三组所列提纲)提纲如下:1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3 .本文是怎样围绕线索来展开抒情和议论的?(如何分段)4 .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5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真正想礼赞的是谁?6 .文中哪些语句富有深刻的含义,哪些词语御用比较准确、生动和优美?教师:大家就这份提纲谈谈自己的看法,看看它的精譬之
5、处何在?不足之处又是什么?请大家畅所欲言,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甲:这份提纲从体裁一直谈到字词,比较全面。学生乙:这份提纲给我的感觉好象有些笼统或者问题太大了一些,有些方面的问题则没有涉及到。教师:怎么讲?学生乙:比如说:根据书目中荔枝蜜一文主要是赞颂蜜蜂,作者却宕开一笔写荔枝林,我想,本文课题是白杨礼赞,那么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黄土高原的特征是什么?学生丙:还有,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另外根据参考书目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中第四、第八小节再结构上的作用,我想本文的一、四、六小节在结构上也可能与之相类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这里的异同点是什么?学生丁:我觉得第七和第八小节很重要:第七
6、小节的四个反问句之间的关系,第八小节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都应该作重点分析。学生戊: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要补充一下,那就是本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出来的?.还有,好象作者写得比较隐晦,不,是含蓄。教师:你从哪儿发现的?学生戊:就是最后一小节写那个楠木,好象作者对楠木持否定的态度。作者在前文中由白杨树联想到了北方的农民和哨兵,但是这里却没有说明楠木是指谁?教师:不错,这个问题提的好?同时表现这个同学很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我们不妨请这个提纲的原作者一一第三组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戌:我觉得这几个同学提的意见很好。(下面一片笑声)但是我们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有两点,第一,老师在提出列写提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杨礼赞 白杨 礼赞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