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可变截面扫描ppt课件.ppt
《第十单元可变截面扫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可变截面扫描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单元 可变截面扫描,基础知识,可变截面扫描:是指由一个截面配合多条轨迹线扫出所需的实体或曲面特征,特征截面的形状随扫描轨迹发生变化。,单击工具栏上按钮(或选择菜单【插入】【可变剖面扫描】)系统弹出如图10-1所示的可变截面扫描操控面板。,一、可变截面扫描操控面板,根据功能的不同扫描线主要分为三种。(1)原点轨迹线-截面的原点永远落在该轨迹线上。该轨迹可由 多条线段构成,但各线段间必须相切连接。(2)X-轨迹线-截面X轴的方向永远指向该轨迹线。(3)辅助轨迹线-用于控制截面外形的变化,可以有多条。,(一)轨迹线的种类,注意:如果不作特别设定,系统默认选取的第一条轨迹线为原点轨迹线,第二条轨迹
2、线为X轨迹线,其余轨迹线均为辅助轨迹线。,(二)特征截面方向的控制方式,系统提供了以下三种控制方式:(1)垂直于轨迹-截面始终垂直于原点轨迹线。(2)垂直于投影-截面始终垂直于原点轨迹线在参照方向上的投影(换句话说,即截面始终平行于指定的参照方向)。(3)恒定法向-截面始终垂直于指定的参照方向。,(三)扫描的类型,(1)可变剖面-即指定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该项为默认项。(2)恒定剖面-即指定创建恒定截面扫描特征。(3)草绘放置点-确定截面在原点轨迹线上的位置,系统默认在原点轨迹线的起点(即原点)。,二、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例题1:以图10-2为例介绍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2.绘制出各条扫描轨迹线 3.创建可变截面特征(1)单击按钮 单击操控面板“参照”选项 弹出上滑面板,选取各条扫描轨迹线(原点轨迹线选曲线2,其余曲线选取顺序不限),设定各选项。(2)单击操控面板上按钮 绘制扫描截面 单击草绘窗口按钮 单击操控面板上图标 结果如图10-2所示。4.文件存盘,说明:Trajpar参数是系统设定的一个从0到1的变量,其数值在扫描的起始点为0、终止点为1,而中间值呈线性变化。,三、关系式在可变截面扫描中的应用,在可变截面扫描过程中可将截面的尺寸创建为某种函数关系,利用这种函数关系来控制截面形状的变化。它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两种:(1)“关系式+t
4、rajpar参数”。(2)“关系式+graph(基准图形)+trajpar参数”。,(一)、关系式+trajpar参数,请同学们注意操作步骤与例题1的异同!,例题2:仍以图10-2为例介绍利用关系式+trajpar参数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2.绘制出各条扫描轨迹线。3.创建可变截面特征(1)单击按钮 单击操控面板“参照”选项 弹出上滑面板,选取各条扫描轨迹线(原点轨迹线选曲线2,其余曲线选取顺序不限),设定各选项。,操作步骤,(2)单击操控面板上按钮 绘制扫描截面(不要更改图形中尺寸数值)单击【信息】【切换尺寸】,此时高度尺寸由数值自动更改为sd5。(3)单
5、击【工具】【关系】弹出“关系”对话框,输入关系式:Sd5=sqrt(262-(26*sin(22.62*trajpar)2)-24 单击“确定”单击草绘窗口按钮 单击操控面板上图标 结果如图10-7所示。4.文件存盘,图10-7,请同学们注意操作步骤与例题1、例题2的异同!,(二)、“关系式+graph(基准图形)+trajpar参数”,例题3:仍以图10-2为例介绍利用关系式+graph(基准图形)+trajpar参数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图10-8,不要忘记绘制坐标系,它是定位基准!,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2.绘制出各条扫描轨迹线 3.绘制基准图形 单击【插入】【模型基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单元 可变 截面 扫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7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