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新课导入,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背景: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之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流。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相思离别之情,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
2、不平以致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意讲解,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
3、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整体感知:1、诗歌结构及情感分析:情 节 艺术手法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2.找诗眼,抓主旨;,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离居终老之苦,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除此之外,你还能体会到什么?,表达主人
4、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主旨归纳:1、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2、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采摘芙蓉想送给在外的丈夫,采摘花草想赠给远方的亲人,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花草无从寄出的痛苦与惆怅之情。,合作探究,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
5、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情感?,明确:抒发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高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同时也是“以乐景衬哀情”。,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5、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涉江采 芙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