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化工及环保产业规划.docx
《绵阳化工及环保产业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化工及环保产业规划.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绵阳市化工、与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化工与环保产业推进办公室 2009年10月10日38目 录一、背景与基础1(一)全市化工、环保产业发展现状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5(三)化工、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6二、发展战略8(一)基本原则8(二)发展目标9(三)产业布局11(四)发展部署12三、发展重点13(一)发展方向13(二)重点任务14(三)重大专项及重点项目18(四)重点产业链建设191.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192. 环保产业链203. 磷化工产业链224. 油脂化学产业链22四、推进措施23(一)建立组织保障体系23(二)强化规划引领24(三)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2、25(四)确保要素优化配置26(五)大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27(六)发挥绵阳科技城建设优势,努力争取国家优惠政策27五、附件28附件一:化工、环保产业重点企业一览表29附件二: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321156889111213131418192020222223232424262727282932一、背景与基础1(一)全市化工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5(三)发展化工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6二、发展战略7(一)基本原则7(二)发展目标8(三)产业布局10(四)总体部署11三、发展重点13(一)发展方向13(二)重点任务14(三)重大专项17(四)重点产业链建设191. 天
3、然气化工产业链192. 环保产业链203. 磷化工产业链224. 油脂化学产业链22四、推进措施23(一)建立组织保障体系23(二)强化规划引领24(三)完善政策保障体系24(四)确保要素优化配置26(五)大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27(六)发挥绵阳科技城建设优势,努力争取国家优惠政策27五、附件28附件一:化工环保产业重点企业一览表29附件二: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32绵阳市化工、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决定精神,推动我市化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绵阳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全市化工、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制定本规划。一、背景
4、与基础(一)全市化工、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1.产值总量逐年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2008年,全市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24亿元,实现利税3.18亿元,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3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户、亿元至10亿元企业8户,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4%、产值占50%以上。2008年,全市环保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2亿元,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户,其中亿元至10亿元企业2户。化工、环保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见图1。目前,全市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精细化工、无机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具体行业细分见图2。图1 化工环保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图2 全市
5、化工产业细分行业构成2. 发展起步早,聚集了一批优势企业,有一定和核心关键技术优势。绵阳市的化工、环保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优势企业。在化工方面,利尔化学股份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吡啶类农药生产企业和全球第二大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原药供应商;西普油脂公司主导产品芥酸在亚太地区已具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全球芥酸市场份额的16%,目前是成为全球第三大芥酸产品供应商;银河建化、东材集团染(涂、颜)料系列中间体,在国内外行业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产品特色优势和市场规模能力;四川美丰的尿素产品,年产量28万吨、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银河建化公司的铬盐产品在全国市场
6、的占有率达20以上,规模优势明显;启明星集团黄磷及下游产品甲酸、磷酸盐系列品种已具备中等产能规模。在环保产业方面,我市环保产业门类较全,且起步较早,企业科技含量较高。恒泰环境的烟气净化工程项目合同金额累计超过10亿元,2008年已实现产值近亿元;在城市生活固废处理方面,神工环保先后承担了泰国曼谷、上海和省内多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工程的技术咨询、设计,在2008年实现总收入2000万元;长鑫新材料在废旧塑料循环利用方面产品性能、性价比在国内领先,2008年实现产值2.4亿元;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中科成环保股份公司2008年产值达到了2.4亿元,中科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产值达到了50376
7、276万元;新加坡美能公司计划在绵建成亚洲最大的中空纤维膜研发生产基地,一期工程设计产能3亿元已经投产,今年产值将逾亿元。银河建化在铬盐生产中废气废渣处理、兴事发公司在太阳能、古杉油脂化工在废物加工成生物柴油方面都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形成一定产能。这些企业从事领域属于我国“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重点支持领域,在全国同行中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技术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3. 军民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绵阳化工环保产业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特色。利尔化学、西普油脂是我市最成功的军转民企业。同时,依托中物院,全市建成了国家烟气脱硫、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和核技术工业应用三个与发展环保
8、产业相关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技术转移和工程开发,形成了恒泰环境、中科成、神工环保、久环仪器等一批环保高科技企业。绵阳化工产业产学研结合优势明显。银河建化、启明星磷化工、美丰等企业多年来一直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所在新产品研发、工艺革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科技优势逐渐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优势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化工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强做大。同时,绵阳市的化工和环保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特色和优势。利尔化学、西普油脂是我市最成功的中物院军转民企业。同时,依托同时中物院,拥有全市建成了国家烟气脱硫、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和核技术工业应用三2个与发展环保产业相关的
9、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技术转移和工程开发,形成了恒泰环境、中科成、神工环保、久环仪器等一批军转民环保高科技企业。依靠中物院等国防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绵阳环保产业的创新得到了有力支持。4. 骨干企业研发能力逐步提升,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绵阳市目前全市精细化工行业产业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2家、,市级企业中心三3家;环保产业有国家级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国家级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有环境工程学院,系和绵阳师范学院设有生命科学系2个高等学术研究院系。两校;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固
10、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二个、;一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一个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基地(西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全市从事环保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研究的科研人员约12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教授20余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0余人,博士近20余名人。5.资源综合利用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增强。近年来,骨干龙头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银河建化公司的铬渣无毒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启明星磷化工公司的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美丰公司的节能、扩产搬迁改造等
11、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该产业的环境承载能力,而且,其生产的综合成本得到明显下降,为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我市化工、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较小。,2008年,全市化工、环保产业产值不到5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5.76%,发展较为滞后。由于企业布局分散,同时缺乏相关配套产业,因此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和集聚效应。2. 原材料自给能力差,产业链条短,本地配套能力弱。关联效应不明显。市内我市化工、环保业内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分布较散,且多数集中于产业链的中部,上游重要的原辅材料、中间体、关键设备、部件等大都依赖省外采购或进口
12、;下游产品精深加工和应用市场在外,本地配套能力差。致使企业间在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联和依存度较低,难以互相配套和协同发展。其上游的原辅材料供应、下游的产品精深加工等企业和厂商等均远在市境以外,导致市内化工、环保企业之间在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联和依存程度较低,相互难以互相配套和协同发展,且多数集中于产业链中部,形成了化工、环保产业链条短,缺乏上游原辅材料供应和下游深产品精神加工企业的不利局面产品。3. 原材料自给能力差,本地配套能力弱。化工、环保产业多数企业产品原材料供应满足程度差、运输成本高,重要的原料、中间体、关键设备、部件大部分依赖省外采购或进口。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企业间缺乏有
13、效的分工与协作,难以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43. 军民融合、产学研合作潜能未充分发挥,制约产业自主创新。绵阳大部分的科技资源集中于国防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多年来形成了丰富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的科技资源大部分集中于国防科研院所和西南科技大学等,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历史原因,造成科技与产业、生产脱节等各种因素,未能有效形成现实生产力,导致军民融合、产学研合作的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市缺乏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新产品开发主要依靠企业自我开发能力,使绵阳化工环保产业自主创新潜力没有充分发挥。54. 产业集中区建设滞后,现有园区配套环境有待改善加强。化工、环保产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建成。现有园区域
14、环评、安评,集中供热、供电等配套服务能力和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急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和产业的形成步伐。同时,工业污水及废弃物渣处理分散,亟待集中化处理和加强公用设施的配套设施建设。(三)发展化工、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未来10到20年十二五”或未来更长时间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会保持持续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拉动,化学品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并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增加;重化工业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显现,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体趋势就是大力
15、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不断改进设计,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管理、提高质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避免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污染预防的转变;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废物,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废物的最终处置。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在开发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技术与装备。我国将是世界石油和化工发展最快的地区,并将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的重点地区。预计到
16、2010年,我国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消费量将达到全球总消费量的1/3左右。自“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把环境保护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2008年以来,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绵阳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工业总量和经济规模都达到了较高水平,“1+5”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但绵阳最近几年来工业增长缓慢,工业增加值已落后于宜宾、乐山、攀枝花、资阳、内江等地区,绵阳工业在全省正处于
17、“不加快发展就会加快落后”的非常时期。在这种形势之下,绵阳市确定了“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也是科技城建设的重要内涵,未来5年,将是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绵阳支柱产业的化工环保产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要求:一是绵阳化工环保产业必须跨越式发展,迅速做大产业规模。目前绵阳市化工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偏小,要迅速做强做大,必须超常规发展。二是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特别是加快军民融合。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目前绵阳化工环保产业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潜能未有效发挥等问题,而绵阳大部分科技资源集中于中物院等
18、军工科研机构,因此必须促进军民融合,推动国防科技资源向相关产业的转移。三是要立足集约化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绵阳市化工环保产业都存在规模分散、缺乏协同的问题,同时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产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化工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行业,而我国资源紧张、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二、发展战略(一)基本原则优化产业结构,激活存量,推动产业链重心转移和延伸。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努力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现有
19、企业和产业规模为基础,努力促成其向产业链中盈利能力强的位置转移;以产业耦合体系构建为方向,促进原材料供应和设备配套的本地化。促进产业聚集,推动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发挥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壮大企业规模,实现产业规模经济效应。推进军民融合,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利用科技城建设品牌优势发挥当地及周边国防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人才、设备优势,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动国防军工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向民用产业的转移,
20、培育壮大新兴化工、环保产业和独具特色的国防军工配套产业。做好区域协调布局,形成优势和特色。从实际出发,谋划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产业引导政策,坚持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优势、特色显著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增量,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坚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吸引国内外大型产业资本参与本地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相关产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引进大型投资项目,加速产业规模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发展目标1.经济总量目标和、分年度目标。化工产业:到2012年,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0亿元,主要产品产量达到:合成氨35万吨、尿素50万
21、吨、高效复合肥30万吨、铬盐系列产品20万吨、黄磷及磷酸盐系列产品35万吨、油砂油20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15万吨、农药原药与制剂1万吨、脂肪酸系列产品3万吨。到2015年,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50亿元,合成氨40万吨、尿素60万吨、高效复合肥35万吨、铬盐系列产品25万吨、黄磷及磷酸盐系列产品40万吨、油砂油50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20万吨、农药原药与制剂1.5万吨、脂肪酸系列产品3.5万吨。环保产业:到2012年,环保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和产品15亿元、废物综合利用达20亿、环保治理与运营15亿元。到2015年,环保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
22、10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和产品35亿元、废物综合利用达30亿、环保治理与运营30亿元、环境服务5亿元。化工、环保产业2009-2015年分年度发展目标一览表 单位:亿元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化工36405070100115130150环保12152030506580100合计485570100150180210250图3 化工环保产业各年度分解目标2.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集中布局发展大型化工、与环保企业,并以节能环保仪器设备和材料生产、废物回收绿色再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发展局面。,力争在2015年形成年销售额达50亿元的企业1户,达30亿元的企业3户
23、,达10亿元的5户以上。3.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效。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50以上,化工环保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以上,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2.5以上。(三)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一区三园”。“一区”,即以经开区为核心的化工、环保产业集中区。、“三园” ,即分别以三台、江油、安县为主要聚集地的三个化工、环保产业园产业园。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主要布局在经开区;无机盐化工重点布局在安县雎水至河清沿干河子一带;生物能源、食品添加剂及其它化工重点布局在三台芦溪至三台县城沿涪江一带;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绵阳 化工 环保 产业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