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资讯业电子化AB计画.docx
《经济部资讯业电子化AB计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部资讯业电子化AB计画.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經濟部資訊業電子化AB計畫研究分析報告經濟部技術處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廿一日目錄第壹篇AB計畫與產業電子化方案1第一章政策醞釀與準備3第一節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3第二節經濟部產業技術研發環境建構計畫5第二章政策形成與推動11第一節台灣貿易團訪問美國11第二節產業自動化計畫12第三節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推動方案14第四節資訊業電子化示範計畫15第三章政策成效與評估18第貳篇台灣資訊產業的營運模式與演進23第四章企業電子化規劃25第一節企業轉型25第二節企業電子化規劃方法27第五章資訊產業之Business Model31第一節產業價值鏈31第二節OEM原廠授權委託製造33第三節ODM原廠授權委
2、託設計製造35第四節EMS電子產品專業代工38第五節OBM自有品牌製造商40第六章資訊產業之Process Model48第一節製造模式(Manufacturing Model)48第二節運籌模式(Logistics Model)56第七章台灣資訊產業發展的歷史67第一節台灣資訊產業的發展67第二節台灣資訊業者營運模式的演進70第三節資訊產業大事紀74第參篇AB計畫執行成果與分析79第八章電子化採購(e-Procurement)80第一節電子化採購介紹80第二節AB計畫參與廠商在電子化採購方面之執行概況86第九章各參與廠商之執行成果說明88第一節A計畫廠商88第二節B計畫廠商94第十章AB計畫
3、執行成果之綜合歸納與比較120第一節A計畫廠商120第二節B計畫廠商121第十一章結論與後續研究125第一節AB計畫的一些綜合評估125第二節建議126附錄名詞彙編129圖表目錄圖2-1:AB計畫內容示意圖17圖3-1:跨越技術應用的鴻溝19圖4-1:IT帶動之企業轉型26圖4-2:轉型之層級27圖4-3:企業電子化規劃模式27圖5-1:資訊產業價值鏈31圖5-2:OEM營運範疇33圖5-3:國內廠商OEM模式34圖5-4:ODM營運範疇35圖5-5:英業達之ODM模式37圖5-6:EMS營運範疇38圖5-7:Solectron之EMS模式40圖5-8:OBM營運範疇完全整合類型41圖5-9:
4、OBM營運範疇委外製造類型41圖5-10:OBM營運範疇委外設計與製造類型42圖5-11:OBM營運範疇委外製造與配送類型42圖5-12:DELL的OBM商業模式45圖6-1:BTS/BTF模式48圖6-2:BTO模式50圖6-3:大同公司的BTO作業52圖6-4:CTO模式53圖6-5:康柏之CTO模式56圖6-6:FOB流程圖56圖6-7:VMI的作業流程圖(倉庫設置在供應商端)58圖6-8:VMI的作業流程圖(倉庫設置在中心廠端)59圖6-9:VMI的作業流程圖(倉庫設置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端)59圖6-10:神達VMI Hub的模式(1998年)61圖6-11:神達VMI Hub的模式(2
5、000年)61圖6-12:TDS的作業流程63圖6-13:廣達TDS運作模式64圖7-1:我國資訊產業各商業模式之百分比69圖7-2: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海外產量71圖7-3: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海外生產佔總產量百分比72圖8-1:經濟訂貨量EOQ模型之一82圖8-2:經濟訂貨量EOQ模型之二83圖8-3:B2Bi電子化採購架構85圖8-4:Turnkey電子化採購架構85圖8-5:Browser電子化採購架構86表2-1:AB計畫名稱與執行廠商16表6-1:康柏電腦之CTO模式五個層級55表8-1:A計畫廠商完成之電子採購系統86表8-2:B計畫廠商完成之電子採購系統87表9-1:IBM之KPI
6、89表9-2:Compaq之KPI92表9-3:HP之KPI94表9-4:大同之KPI95表9-5:大眾之KPI97表9-6:仁寶之KPI99表9-7:台達之KPI100表9-8:致伸之KPI101表9-9:倫飛之KPI103表9-10:神達之KPI106表9-11:英業達之KPI107表9-12:華宇之KPI109表9-13:誠洲之KPI110表9-14:微星之KPI111表9-15:華通之現行模式e化KPI114表9-16:華通之補貨倉KPI114表9-17:華通之寄存倉KPI115表9-18:華碩之KPI116表9-19:新寶之KPI117表9-20:宏碁之KPI119表10-1:A計畫
7、廠商之比較分析120表10-2:B計畫系統廠商之比較分析122表10-3:B計畫筆記型電腦+主機板廠商之比較分析122表10-4:B計畫週邊+PCB廠商之比較分析123第壹篇AB計畫與產業電子化方案1990年代當許多工業國家進入經濟衰退期、電腦產業也陷入價格戰,然而許多亞洲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卻在個人電腦硬體市場中的諸多領域都奪得領導地位。其中台灣更是在筆記型電腦、監視器、主機板、掃描器、鍵盤及滑鼠生產方面皆居於世界領導地位註1。其實在90年代初期,台灣的產品因新台幣升值而在外銷市場上變得不再便宜,電腦產業也瀕臨存亡危機。經過一段艱苦的掙扎與奮鬥後,在1992年又恢復了快速的成長,甚至持續增加其
8、技術能量,進而生產更高階之筆記型電腦、工作站與伺服器產品。Apple、IBM、Compaq、Park Bell及Dell等大廠都來台灣下單。註11994年時,光是代工部分,這5家公司與台灣公司的合約總值就超過20億美元;1995年世界前八大個人電腦廠,全部都向台灣下單採購相當大數量的桌上電腦、筆記型電腦及主機板註1。台灣資訊電子業初期多以OEM接單生產,這時也因國外廠商要求同時提供設計與製造服務,而開始進行所謂ODM代工。同時,台灣的電腦廠為了因應逐漸升高的勞力成本,一方面將勞力密集的工作移到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另一方面廠商也將組裝及銷售作業移到接近客戶的地方,尤其是以美國和歐洲地區。生產的外移
9、並未讓留在台灣的產業空洞化,因為本地企業運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轉移到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譬如主機板表面黏著技術、最新世代硬體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掃描器、網路卡及影像卡等以運籌帷幄的營運總部也都根留台灣註1,2。相關的研究與評論指出註1,2,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在技術的開發、市場情報的提供、工程師及專業人才的培訓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剛好彌補民間能力的短絀。同時,給予民間廠商決定投資及生產方向上,很大的自由發展空間;經由引發台灣創業家們的潛能,引導產業的走向。由於資訊電子硬體產業的成果發展,政府隨後把政策放在發展國家通訊及資訊基礎建設(NII),以及推動網際網路、電子化政府
10、與電子商務的應用,並藉以推動尚需扶植的軟體產業。1999年3月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科技顧問組總召集人楊世緘博士應美國貿易暨發展署與美國在台協會的邀請,率領一個代表團赴美訪問多家企業與機構。代表團成員對於美國各界推動產品資料管理、企業資源規劃、供應鏈管理以及電子商務等發展與成效印象深刻。楊政務委員在旅途中與代表團成員即不斷討論,都深信資訊應用對於美國1995年以後這幾年在新經濟的表現有直接正面的貢獻。代表團返國後隨即向行政院蕭院長提報具體建議並獲得立即的支持,6月3日行政院院會就通過將原產業自動化計畫擴大為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推動方案,將過去以企業內自動化、電腦化作業,擴大到企業資源規劃與企業間供
11、應鏈等電子化作業;推動方案並決定以資訊業電子化作為標竿計畫註3。1999年7月經濟部開始推動資訊業電子化方案,也就是所謂的AB計畫,造成一股推動產業電子化的風潮。本篇將推動這個計畫的背景與緣由作一個回顧,一方面檢視各項政策作為的基礎,另一方面也將政策形成的經過,作為未來施政的重要參考。AB計畫的政策形成與推動過程包括醞釀與準備期、形成與推動期以及擴散與影響期等三個主要階段。【註釋】註1.張國鴻與吳明機譯,亞洲電腦爭霸戰,時報出版,2000年。註2.黃欽勇,e-Country打造數位台灣,天下文化出版,2000年。註3.2000產業電子化白皮書,行政院iAeB推動小組,2000年。第一章政策醞釀
12、與準備1994年一場由國防部、經濟部、教育部與國科會所共同支持的CALS國際研討會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CALS的中英文名稱都非常拗口,英文一路從Computer Aided Acquisition and Logistics Support演進為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中文翻成電腦輔助獲得與後勤支援或是持續採購與壽期支援。當時不僅國內少有人知CALS,就是國外也只有軍方與國防工業體系的圈內人才略微知道一些;一直到3、4年後,拜Internet與電子商務之賜,在與B2B e-Business接軌之後才有一番新的氣象。事實上,
13、當時為了配合CALS國際研討會,幾位早一步參與與認同國外CALS發展的專家學者,就在工商時報報導了一系列的專文註1;內容大致包括CALS與NII、亞太營運中心,CALS與國防,CALS與產業,CALS與EDI,CALS與SGML,CALS標準與組織以及CALS與同步工程等註1。這些內容如果對照成這幾年耳熟能詳的e-Procurement、SCM、XML、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或是經濟部的A、B、C、D、E示範性計畫,也就都能豁然開朗、欣然接受。研討會結束後,除了國防部與經濟部等政府單位略有動靜外,民間特別是產業界對相關的訊息仍然無動於衷。這時候民間NII委員會特別安
14、排二場專題報告;第一場主要重點在CALS是否適合台灣中小企業的體質,特別在利用NII的通訊設施作企業間的資訊應用;第二場的重點則是在製造業的應用,引用的例子恰好是PC產業,也就是應用CALS的觀念與技術作全球PC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運籌管理。當時NII民間召集人是施振榮先生以及若干資訊業人士,基本上是相當認同相關觀念,但是覺得客觀環境還不成熟,還是請政府先支持先期研究。台灣近20年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無論是PC還是IC大致依循一種模式,也就是由政、學單位先行展開基礎的研究與規劃,建立技術資訊、人才培訓與Pilot開發等基礎;企業界則等到適當時機、也就是見到了兔子才撒鷹。本章我們就從行政院國家資
15、訊通信基本建設(NII)與經濟部產業技術研發環境建構等二項計畫檢視資訊業電子化AB計畫推動前相關的奠基工作。第一節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1990年代初期,先進國家體認資訊網路的時代即將到來,美、歐各國紛紛發起國家級基礎建設計畫。台灣充分掌握時代脈動,於1994年8月成立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專案推動小組(簡稱NII推動小組),推動國內資訊網路的建設與資訊科技的創新應用。NII計畫一開始就決定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共同推動,因此在組織上一方面由由相關的部會署及省市副首長組成推動小組指導委員會,另一方面聘請卅位業界領袖與學者專家組成民間諮詢委員會。NII主要的動力來源主要在資源規劃、網路建設、
16、應用技術、人才培育與基礎技術、行政服務自動化、國際合作與綜合業務等七個工作組,分別由相關的部會負責召集、規劃、編列預算並執行推動工作。NII當年設定的願景在推廣國內網際網路的普及應用,讓所有的國民透過網路即可知天下事、辦天下事;NII的基本策略是以資訊網路的應用為核心,加速擴建資訊網路,同時推動資訊科技的創新應用。有一些基本工作像推廣網路資訊教育、提升國民資訊素養、普及各項應用與服務,固然是政府單位可以劍及履及的工作;其他如鼓勵優良華文資訊網站的建置、發展全球網路的華文資訊中心、發展網路多媒體產業以及建設成為亞太地區的網際網路樞紐等工作目標,就必須藉產業與市場的力量才可能獲致具體的成效。199
17、7年12月行政院核定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推動方案,作為我國NII推動的政策依據。這一項中程計畫在期中以Internet為策略核心,並以3年三百萬網際網路用戶作為主要目標。這項主軸的確發揮相當動力,不僅主目標在1999年3月提前九個月完成,2000年已超過四百萬人的規模,並且朝向三百萬寬頻用戶發展。NII各項工作推動主要成果有註2:健全法規組織方面:NII法制推動小組負責召集相關部會進行各項法規研修工作,四年中已檢討刑法、民法等22項法律,其中包括制定2項法律,修訂11項法律,其他如規劃固定通信網路業務開放辦法、制定固定通信開放營運的管理規則與辦法等,對於透過開放競爭、提昇國內通信服務品質也有相
18、當的影響。網路建設方面:在擴建國際連網頻寬方面,由1997年6月的21百萬位元,增加至1998年12月的217百萬位元,成長近10倍。在建設國內網路方面,已完成全區十六話價區及四個離島之網路節點建設,其中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和高雄間之電路頻寬已提升至155百萬位元,較1995年4月時的頻寬成長100倍。2001年底在中華電信與三家新進固網的共同努力下,全島南北項主要骨幹總頻寬更達到651Gbps註9。資訊教育方面:1999年6月,全國所有的國中、國小都建置電腦教室並以寬頻網路連接台灣學術網路。在教師資訊培訓方面,目前已制訂教師基本資訊素養指標,由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全面培訓國中小學教
19、師資訊及網路的專業素養。在加強偏遠地區資訊教育方面,第一階段實施對象包括:台東、花蓮、南投、雲林、澎湖、金門及連江等縣市中小學,提升教師資訊網路素養及應用能力。電子化及網路化政府方面:已建置完成政府服務資訊網(GSN),提供四百四十七個機關固接上網,並協助其他三十五個機關固接上網,另已提供各機關共五千三百七十四個撥接上網帳戶。並積極推動相關應用與服務,包括:電子窗口、電子郵遞、檔案傳輸、電子新聞、電子民意信箱、電子公文、電子採購、電子法規、電子稅務、電子公路監理等,並建置電子閘門計畫,將與戶役政、地政、警政治安、金融、貨物通關、電子支付等系統連網,提供一處收件,全程服務的便民措施。發展網路產業
20、方面:為提升我國網路及通訊技術,國科會成立電信國家型計畫,結合產學研各界的力量,重點研發無線電通信及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台灣已是全球第三大PC產品生產國家,目前產業界正積極發展網路多媒體產品,包括DVD、Set-top box、PDA及各種資訊家電產品,同時積極推動台灣資訊市集計畫(TIM),利用網際網路來行銷我國產品。此外,政府亦進行政府資訊公開法的立法工作,並推動國家數位典藏機制,將珍貴的文化典藏數位化,開放政府資訊供民間加值應用,促進網路資訊內容產業的發展。擴大國際合作方面:台灣已於1997年12月加入美國的下一代網際網路計畫(Next Generation Internet,NGI),
21、目前我國已有廿個研究機構與32項合作研究,參與美國NGI計畫。相關部會同時參與多項多邊及雙邊的國際會議、參與電信標準、網路犯罪防制、以及電子商務等的談判與會議,並於1998年11月在APEC會議中提出中華民國電子商務政策綱領,也參與APEC APII連網及電子商務之跨國合作計畫。另外,也積極爭取成為網路指定名稱與號碼機構(ICANN)之政府諮詢委員會的成員。第二節經濟部產業技術研發環境建構計畫無論是NII推動方案或是產業電子化方案與資訊業A、B計畫,經濟部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技術處在研究發展的技術與資源上都是急先鋒。以NII計畫而言,有關網際網路應用相關指標調查(如上網人數等)都是由技
22、術處科專計畫所支持;其他如支援NII綜合業務的執行工作;規劃與推動百萬店家上網、老闆實戰營、家庭與社區應用推廣、網路家庭聯絡簿等應用,都有效提昇上網人口與連線應用註3。1999年決定推動產業電子化後,不僅負起推動小組幕僚作業與以資訊應用示範系統計畫的機制立即著手資訊業A、B計畫的推動。事實上,經濟部的產業技術研發環境建構計畫,從1997年就開始支持CALS相關研發計畫,1999年進一步正名為產業電子化計畫,詳細的計畫內容有下列幾項。一、產業電子化技術與標準整合應用研究這項計畫初期以策略規劃、環境建構以及技術與標準的研究,在將近5年的研究與推動期間,比較有特色與具體效益的項目有下列幾項註4,5:
23、(一)產業電子化標準RosettaNet的研究與推展計畫初期研究範圍包括ebXML與RosettaNet等標準應用技術,引進RosettaNet國際產業標準及產業標準發展方法,並以辦理各種活動與出版品、網站等提供產業界標準應用資訊與技術資料為主要工作項目。之後配合示範性資訊業電子化B計畫導入標準之需求,支援半導體及PC產業發展及導入應用RosettaNet供應鏈標準,提供整合協調產業與國際標準組織之服務,以及技術諮詢。最後促成神達、宏碁、大同、台達、華碩、英業達、大眾、華通、仁寶、華宇、新寶、致伸、微星、誠洲、倫飛等十五家業者聯合導入RosettaNet訂單管理PIP(Partner Int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部 资讯业 电子 AB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