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度空调家电行业的十大点评.docx
《某年度空调家电行业的十大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年度空调家电行业的十大点评.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 题2005年度空调行业十大点评一、十大行业事件格力电器收购集团4家子公司(P1)新能效等级标准强制实施(P2)家电零售业2004年起向外资开放(P2)LG遭遇反倾销调查(P3)华南代理商自发举办座谈会(P5)格兰仕中山基地竣工投产(P6)东洋电机工厂被封(P6)国美南京新街口店开业(P8)顾雏军被(P9)海尔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P11)二、十大行业现象 跨国公司在华组织架构调整(P12)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性波动(P13)政策性因素规范行业发展(P14)压缩机行业的扩产热潮(P15)三四级市场热(P16)家电连锁业的内部整合(P17)空调企业的二次多元化(P17)空调企业集体涨价(
2、P18)空调整机行业的洗牌深化(P19)异常天气现象影响空调销售(P20)编 辑:推 广 部日 期:2005年11月14日【十大行业事件】一、格力电器收购集团4家子公司2004年9月14日,格力电器(000651)发布公告,格力电器以总计约1.48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格力集团收购了其持有的凌达压缩机70%股权、格力电工70%股权、格力新元80%的股权及格力小家电75%的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已获珠海市国资局批准,并于9月11日签署协议,只待股东大会批准,历时近一年之久的格力品牌之争终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2003年10月底,广东某报纸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宣传文章,由于格力电器的影响力,
3、格力小家电进军厨具市场的消息被外界误认为是格力电器的动作。当年11月4日,格力电器在全国二十多家媒体发布声明,称某公司借用格力电器的商标及厂房照片来宣传自己,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在格力电器发布声明的第二天,格力小家电就拉上了格力集团一起对格力电器进行反击。格力小家电向媒体及各地经销商发出了一份署名为格力集团的格力商标授权使用说明,指出格力电器以及格力小家电均为集团授权经营的家电产品专业子公司,格力商标属集团所有。几天后,格力集团又在某全国性报纸上以整版篇幅刊登宣传文章,称格力集团授权格力小家电使用格力商标。这样,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的商标之争就回到了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纠纷上。在矛盾爆发
4、后近一年的时间中,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几经协调,终于在9月11日签署格力电器收购格力集团旗下4家子公司大部分股份的协议,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纠纷也划上了句号。格力电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收购的4家企业均属格力集团工业板块的子公司,且均属家电类相关企业,与格力电器主营的空调业务密切相关,对这4家企业的收购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格力的产业链。此外,借助这次收购,格力电器完成了对相关企业间的整合,原先与格力电器在品牌方面存在较大冲突的企业都被纳入格力电器的资本体系,所以,原先存在的品牌争端问题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二、新能效等级标准强制实施2004年9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
5、北京联合发布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并将此三项能效标准的强制实施日期定于2005年3月1日。新标准规定:分体空调一级能效标准为能效比达到3.4二至五级分别为3.2、3.0、2.8、2.6;柜机一级能效标准为能效比达到3.3二至五级分别为3.1、2.9、2.7、2.5。只有达到一级或二级标准的产品才能称为节能产品,同时所有低于五级的空调将不得再生产销售。从2005年3月1日起,空调必须贴上能效等级标识,能效比低于最低标准能效标识的5级的空调禁止销售。后因考虑到2004冷冻年度空调行业
6、库存较大,且相当多数库存产品的能效水平未能达到能效5级,给空调生产厂家和空调经销商带来较大的压力,遂将新能效等级标准强制实行日期推迟至2005年9月1日。能效标识管理制度采用国际通行的企业自我申报粘贴,国家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而由于目前国内空调测试设备存在测试设备数据不统一,测试设备性能参差不齐,如果不建立一套统一的衡量标准,则有可能存在如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的问题。因此,有业内人士对企业在粘贴标志时是否能坚持行业自律,以及相关国家机关市场监管的作用等问题提出异议。尽管如此,新的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给空调行业仍带来较大的影响,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使得厂家在生产合格产品时的成
7、本较前期有所增加,同时也要具备相当的产品技术开发水平,提高了行业的进入门槛,加快了行业洗牌的进程。三、家电零售业2004年起向外资开放2004年12月11日,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扩大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此前的三年是入世后的最后保护期,也被称作零售业全面开放的过渡时期。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将升级为国际化竞争,而对于中国的家电流通行业来说,将直面诸如百思买(BESTBUY)、日本小岛电器等国际家电流通业巨头的竞争。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实行三开放:即股权比例无限制;开店数量无限制;开店区域无
8、限制。家电零售向外资开放后,家电流通渠道格局将有全新的改变,重要的原因是外资力量的加入,使家电渠道的竞争更趋复杂化。具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外资家电零售巨头有可能成为国美、苏宁等国内家电连锁企业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包括外资、民营资本、国有资本等多种背景,以及以家电连锁、专营店、百货、超市等多种业态形式的家电流通企业将长期共存。尽管到目前为止外资家电零售巨头在中国尚未开设卖场,但是面对中国巨大的家电消费市场份额,前不久已有传言称BESTBUY已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并准备开设零售卖场。面对即将开始的与国外家电零售连锁巨头之间的竞争,中国的家电零售业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从目前来看,中国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同
9、行竞争仍停留在以扩大规模和价格竞争为主要特点的低层次水平上。因此,如何提高以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为主要指标的现代大型商业流通企业运营效率,实现管理和服务提升,建立持续、健康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才是本土家电连锁能够与国外同行同台竞技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点上看,留给苏宁、国美们的时间并不多。四、LG遭遇反倾销调查2005年4月,美国的一些空调器生产企业委托律师对从中国进口的LG空调器进行调查,初步认定LG公司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的空调器存在倾销行为,但还没有向美国商务部提出正式的反倾销诉讼。美国律师方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和中国家电协会提出必须制止和控制LG的低价销售行为,否则
10、将对其进行反倾销诉讼。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空调器总量为645万台,其中LG空调208万台。与其他企业平均133.13美元/台的出口单价相比,LG空调去年出口平均单价仅为71.15美元/台,低20.9%。一旦LG空调倾销名义成立,将对出口国所有向美国出口空调器的生产企业进行反倾销诉讼。业内人士认为:LG想通过倾销占据市场,并遏制中国空调器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实际上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但中国企业被迫跟着往里跳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旦反倾销程序启动,调查周期很长,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要跟着遭殃。LG却可以轻松越过反倾销带来的障碍,一是通过出口韩国再转到美国市场;二是立即向美国申
11、请市场经济地位,由于LG是跨国公司,因此很容易获得批复,马上恢复出口。但国内企业一直受到美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只能接受反倾销调查。LG方面则表示:LG不会做对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不负责任的事。LG遭遇反倾销调查的事件尚未平息,7月28日,土耳其外贸署又宣布将对多家中国空调企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金额约3000万美元。土耳其反倾销调查问卷业已送达我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手中,在土耳其对中国空调反倾销申请中,格力、海尔、美的、科龙、长虹、春兰等8家企业赫然在列,答卷起止期为2005年7月28日起的37天内。土耳其这次对中国空调反倾销的产品主要针对分体式空调。这也是继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彩电
12、进行为时一年的调查,作出对包括长虹在内的彩电按到岸价征收50%的反倾销税的反倾销仲裁之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又一项反倾销调查。接二连三的反倾销事件提前点燃了国内空调厂家海外市场出口不规范将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的导火索,给国内各个空调厂家敲响了警钟,反倾销诉讼不会只针对一家企业,一旦发生,整个中国的空调产品都有可能受到牵连。商务部已联合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和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紧急磋商。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已经召集了近20家主流空调厂家在京商议对策,组织上述企业应诉。五、华南代理商自发举办座谈会2005年4月18日,由汕头市金园区松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牵头,邀请华南区域内各主要知名代理商参加的2005华南代理
13、商互动联谊会在广东汕头召开。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此次会议是由经销商自发组织的渠道座谈会。此次2005华南代理商互动联谊会是华南区域各大代理商第一次以此种方式集会,举行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华南大代理商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团结、促进友谊、共谋发展,同时商讨在家电连锁大卖场发展迅猛的今天,代理商的明天将何去何从。从全国家电渠道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连锁大卖场在全国范围的一级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在二级市场连锁大卖场也在急剧扩张,甚至在华东、华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连锁大卖场有向三四级乡镇市场发展的趋势;而代理商虽然在一级市场相较于连锁大卖场来说处于弱势,但是代理商在产业链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其仍
14、然可以在产业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优势是代理商通过精耕细作,多年经营积蕴下来的,连锁卖场进军三四级市场并不能在短期内替代代理商环节,因此市场仍然存在代理商的生存空间。但问题的关键是代理商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事件的变化?在现阶段如何正确的看待与大卖场之间的合作?以及从长远来说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2005华南代理商互动联谊会的意义深远。尽管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实质性的结果,但是会议召开的本身已经表明了华南的代理商群体在与急速扩张的连锁卖场的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积极谋求探索自身的出路问题。六、格兰仕中山基地竣工投产2005年5月20日,格兰仕空调(中山)基地举行了盛大典礼,宣布
15、格兰仕空调(中山)基地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而这也标志着中国空调行业乃至是世界空调行业内产能最大的单个空调生产基地正式竣工投产。格兰仕空调(中山)基地占地3000余亩,一期工程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拥有9栋面积达2万8千平方米的空调生产总装厂房,6栋1万余平方米的两器配套厂房,设计年产能达到了650万套空调器。对于格兰仕空调而言,中山基地的建成除了让格兰仕又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外,更现实的意义在于一直困扰着格兰仕空调的产能桎梏终于被打破,从此破除了无法同时兼顾内外销同时旺季排产的尴尬局面。2004冷冻年度为了完成外销的巨额定单,格兰仕空调优先保障外销生产,内销货源无法足量供应
16、,以至于其04冷冻年度空调产品的内销规模与其外销规模落差巨大。2005冷冻年度由于中山基地的竣工投产,格兰仕空调在当年度的内外销货源供应方面均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2005冷冻年度格兰仕空调的内外销总量同比2004冷冻年度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新的制冷年度销售规模再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七、东洋电机工厂被封2005年5月下旬正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加尔各答参加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外商品展览暨经贸洽谈会开幕仪式的东洋电机中国区总裁罗俊章,突然接到了公司遭查封的紧急求助电话。得知情况后罗俊章被迫结束了印度的行程,匆匆赶回国内救火,力图挽回败局。罗俊章是随中山市代表团前往参加与加尔各答市缔结两
17、市的经贸合作同盟之旅。而就在开幕仪式后东洋电机与TCL空调等8家中山企业的代表与印度合作方分别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总投资累计达1800万美元。其中,仅东洋电机就签下900万美元的订单。而让谁都没有料到的是,就在印度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之际,国内公司却后院起火。事情的起因是2005年3、4月份,浙江余姚一家零配件供应商前来东洋电机索要120万元供货款。但东洋电机多次推诿和不守信用使得这家供应商失去了耐心,不得已起诉到浙江当地法院。5月23日,法院应供应商的请求赴广东中山进行诉讼保全,查封了东洋电机的成品仓库。消息传出后,在广东当地的零配件供应商闻风而动,也纷纷上门索要欠款。随后,东洋电机的主要债权
18、银行也加入到追讨欠款的队伍中。罗俊章回来后,公司已是物是人非,事态已发展到难以自控的局面。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发出公告,应债权人要求对东洋空调实行诉前财产保全而实施查封。罗俊章的努力不仅没有收到效果,就连自己在中山小榄的住宅也被法院查封。无奈,罗俊章5月29日打电话给总裁办,让其通知员工被全体辞退。表面上看,东洋电机是在面对120万元欠款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属于偶然事件。但是在这表面现象的后面还是有着深层次和很多具体的原因。2004冷冻年度结束后,东洋电机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暂时放弃国内市场,主攻国际市场。东洋电机作这样的战略调整,是基于近年来国内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盈利空
19、间已经大大地被压缩,而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增长迅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空调制造基地这样的现实状况而得出的判断。据此,进入2005冷冻年度后,东洋电机开始把营销的重点转向国际市场。这种战略性的调整转型虽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视了战略转型过程中的未知风险。据知情人透露,东洋电机之前就不只一次遭遇了由于管理不当而酿成惨痛教训,03年东洋电机出口到欧洲的3000万元空调不翼而飞,客户收到货后竟然人间蒸发;2004年,东洋电机一批总价值达2000万美元的窗机出口到美国,可是其中有200万美元一直收不回来而成为死帐;东洋电机不仅在出口上祸不单行,在原材料采购上也上当受骗,其在美国采购的空调遥控器核心零件光藕
20、芯片,供货商以次充好,导致了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成品出口到达口岸后客户拒不提货或者提了货后也不付款,仅这批空调的损失就有1800万元人民币。数次惨痛经历最终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迫破产。东洋电机的经历给空调行业尤其是中小空调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海外市场并非就是逃避价格战祸的世外桃源,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生存压力,但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海外市场和国际贸易过程中同样充满了陷阱和风险。而对于开拓海外市场实力和经验都不充分的中国空调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来说,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血本无归。八、国美南京新街口店开业2005年7月23日,国美电器南京新街口店正式开业。原
21、本这只是国美电器自称完成全国一级市场连锁布局,进行门店扩张过程中的一件普通小事。但是却由于地处南京大本营的另外两家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和五星电器,两家同行的积极参与从而使国美南京店开业演变成为新街口家电商战,并且一举创造了7月23日当天销售额突破2.73亿元的神话。7月19日,国美电器在南京金陵饭店召开了国美进军南京市场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了众多家电制造企业的主要领导参加。22日晚11时左右,国美电器新街口店正式营业,苏宁电器和五星电器南京地区的卖场于23日凌晨开门迎客,营业时间较正常作息时间提前很多。三家企业23日南京卖场内的商品全线打折出售,折扣从6折-9折不等。由于国美新街口店的开业以
22、及苏宁、五星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新街口的人流量是平时周末的数倍,一度造成南京三大连锁巨头门店旁边的洪武路、淮海路交通瘫痪。据三方在媒体上公布地23日全天营业额累计,三大连锁当天的营业额总计达到了2.73亿元人民币,其中苏宁南京地区销售1.58亿元(新街口店销售6000万元)、五星电器南京十家门店销售额达7000万元、国美电器新街口店的销售额达到4500万元,就单店单天的营业额来看,国美电器此次并没有能够抢下南京家电零售市场的头把交椅,反而同苏宁、五星一起做大了南京家电零售市场的蛋糕。然而,这样的销售神话并没有给家电制造企业带来任何利好,相反,工厂不仅仅在活动中投入了为数不少的促销资源,仍然逃脱不
23、了产品被打折出售的命运,而这部分的价差相当部分由厂家负担。7.23南京新街口商战神话的上演只是目前家电连锁企业同业竞争白热化以及大卖场利用商业竞争转嫁成本的焦点缩影。家电连锁和制造商之间围绕产品定价权和利益分配的矛盾随着大卖场自身的竞争加剧和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突出,成为考验厂商关系的敏感地带。九、顾雏军被捕9月16日科龙电器(股票代码0921.HK,000921.SZ)发布公告:经佛山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后,佛山市公安局已于9月2日对公司前董事长顾雏军、执行董事严友松、张宏及原管理人员姜源、晏果如、刘科、刘义忠等执行逮捕。7月29日,顾雏军等首批格林柯尔系核心高管被公安机关采取人身强制措施。此
24、后,又在8月初增加了张宏等人。截至被正式逮捕时,顾雏军等人已被刑事拘留了35天。顾雏军事件到底给科龙电器银行融资和生产经营方面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在其发布的对经营情况的调查结果中可见一斑,因原董事长顾雏军等人涉嫌经济犯罪,金融机构、供应商、经销商对公司的信心受挫。从2005年5月开始科龙公司银行净融资从2005年4月30日的约30亿元人民币下降到7月31日的约23.5亿元人民币;截至8月27日,公司银行净融资约为人民币23.6亿元。生产经营中,空调方面,因无法支付供应商到期货款,约有40%左右供应商从2005年5月起陆续减少甚至停止供应原材料,由此导致5月至8月期间,公司约70%左右的空调生产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年 空调 家电行业 点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