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馨提示,你做好准备了吗?成功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请拿出你的 N0.13导学案,课本、双色笔和练习本,还有你的激情!,思考:化学平衡的直接标志是什么?哪些条件的改变会破坏化学平衡状态呢?(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恒定,条件改变,反应速率改变,且变化量不同,非平衡状态原平衡破坏 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不断变化,一定时间后,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恒定,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发生移动,问题导学,这些反应条件的改变又将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呢?,一、化学平衡的移动,总结:化学平
2、衡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平衡是有条件限制的平衡,只有在时才能保持平衡,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会被,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不断,由于条件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v正 v逆,然后在新条件下建立,可逆反应,动态,条件一定,破坏,变化,新平衡,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化学上把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速率变化:,、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不移动,第三节化学平衡(
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勤学,善思;坚强,自信。,学 习 目 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过程与方法:提高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重、难点: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一)讨论目标:每位同学都能够掌握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会分析,理解并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温馨提醒:在讨论中重点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减弱这种改变。,(二)重点讨论问题:探究一、二,你讨论!你进步!你进步!你成功!,(三)讨论要求:(认真讨论!有效讨论!)1.各小组长组织好讨论,(维持好纪律、注意控制讨论节奏,声音
4、 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其他组讨论)2、小组学科内强帮弱,“兵教兵”;(3分钟)组内集体讨论,交流学 习经验,集中解决疑难问题。(5分钟)3、每位同学在讨论中做好勾画记录并且总结好解题方法以及规律,以 便展示和质疑。,互查、讨论、交流、纠错(约8分钟),1、目标:通过你的展示使同学们思路更加清晰。2、要求:口头展示,面向同学,大胆、大方、大声,富有激情;书面展示,上台迅速,书写认真快速规范,步骤清晰简洁。非展示同学总结整理完善,并迅速浏览展示内容,准备点评、补充、质疑。,展示、修改、查漏补缺(约3分钟),1目标:通过你的精彩点评同学们能熟练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问题。2要求:点评人先点评规范,后对错,
5、最后思路方法,红笔勾画,及时回扣学习目标。非点评人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重点内容记好笔记。,点评、质疑、补充、归纳,巧记:,化学平衡总往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24】FeCl3与KSCN的反应,实验结论:,增加FeCl3或增加KSCN,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减小Fe3+的浓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增加,正,逆,t2,V”正=V”逆,V逆,V,正,t3,平衡状态,增大反应物浓度,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强调:
6、气体或溶液浓度的改变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纯固体或纯液体用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思考:1、某温度下,反应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碳固体,化学平衡移动吗?为什么?2、实验26中,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溶液颜色怎么变?为什么?,v正首先增大,v逆随后增大,v正v逆,正反应方向,v逆首先增大,v正随后增大,v逆v正,逆反应方向,v逆首先减小,v正随后减小,v正v逆,正反应方向,v正首先减小,v逆随后减小,v逆v正,逆反应方向,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温度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v正和 v逆怎样变化?,结论
7、:温度升高,v正和 v逆同时增大,但改变倍数不同;温度降低,v正和 v逆同时减小,但改变倍数不同;,问题:温度的变化如何改变 不同反应的v正和 v逆的倍数?,【实验25】温度对平衡的影响:,2NO2 N2O4(正反应放热),实验现象: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平衡向 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平衡向 方向移动,NO2浓度增大,逆反应,NO2浓度减小,正反应,V正=V逆,V正,V逆,t1,t(s),V(molL-1S-1),0,T2升温,V”正=V”逆,V逆,V正,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v正和 v逆怎样变化?会同等
8、程度的增大或减小吗?,N2(g)+3H2(g)2NH3(g)反应中,压强变化和NH3含量的关系,结论:压强增大,NH3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压强增大,v正和 v逆同时增大,但改变倍数不同;压强减小,v正和 v逆同时减小,但改变倍数不同。,V(molL-1S-1),0,t2,V”正=V”逆,V逆,V正,增大压强,速率-时间关系图:,aA(g)+bB(g)cC(g)+dD(g)a+b c+d,规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移动;体积相等的气体反应,压强改变,化学平衡。,气体体积缩小方向,气体体积扩大方向,不移动,增大压强,气体总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化学平衡向气体总物质的
9、量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结论:压强变化不影响体积相等的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讨论:压强的变化不会影响固体或液体物质的反应速率,压强的变化会使固体或液体反应的化学平衡移动吗?,aA(g)+bB(g)cC(g)当a+b=c时,结论: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强调:压强变化若没有浓度的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变,不移动,不变,不变,不移动,减小,逆反应,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A(g)+bB(g)cC(g),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催化剂怎样改变v正和 v逆?,小结:同步、等倍数改
10、变v正和 v逆,结论: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改变反应混合物含量;但可以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化学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此原理只适用于已达平衡的体系,、平衡移动方向与条件改变方向相反,例如:增大浓度,平衡移向减小这种浓度的方向;增大压强,向减小压强方向移动。,说明:,、“减弱”的含义:平衡移动后结果变化的方向不变,但程度减小。例如,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移动后该反应物浓度仍增加,只是增加的程度比没有平衡移动时要小。,小结:,正反应方向,使反应物浓度减小,逆反应方向,使反应物浓度增大,逆反应
11、方向,使生成物浓度减小,正反应方向,使生成物浓度增大,aA(g)+bB(g)cC(g)+dD(g)H c+d,向体积缩小方向,使体系压强减小,向体积增大方向,使体系压强增大,向吸热方向,使体系温度减低,向放热方向,使体系温度升高,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使这种改变减弱的方向移动。,反应物c(原平衡)c(新平衡),反应物c(原平衡)c(新平衡),生成物c(原平衡)c(新平衡),生成物c(原平衡)c(新平衡),p(原平衡)p(新平衡),p(原平衡)p(新平衡),T(原平衡)T(新平衡),T(原平衡)T(新平衡),若N2的平衡浓度为a mol/L,其他条件不变时
12、,充入N2使其浓度增大到b mol/L后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N2的浓度为c mol/L,则a、b、c的大小为;若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1,之后缩小反应体系体积使压强增大到P2,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的压强为P3,则P1、P2、P3 的大小为;若平衡体系的温度为T1,之后将温度升高到 T2,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的温度为T3,则T1、T2、T3 的大小为。,正反应,a c b,正反应,P1P3P2,逆反应,T1 T3 T2,讨论: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化学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根据反应体系中的变化填空:,即: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改变
13、而不是抵消改变。,当堂检测,1.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B)(C)(D),B,2.恒温下,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c C.ab+c D.ab=c,A,学科班长课堂总结,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回扣学习目标。2、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3、学科班长寄言。,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查漏补缺!,总结反刍,分层达标:,激情源于你们的迅速行动、全心投入 1.针对重点内容和自己的疑难问题,迅 速总结反刍,构建知识体系。2.对所学内容,A层同学要掌握90%,B 层同学掌握80%,C层同学掌握70%。3.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目标 达成率进行量化、打分、排队公布,评 选出最佳学习个人。,谢谢大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