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课件.ppt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课件.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1、熟悉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评估。2、掌握正常体温及发热判断、护理措施。,教学目标,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1、熟悉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评估。教学目标护理学基础:生,熟悉血压、脉搏的生理变化。掌握血压、脉搏的评估。掌握血压、脉搏的护理措施。,教学目标,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熟悉血压、脉搏的生理变化。教学目标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熟悉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熟悉呼吸评估掌握护理措施,教学目标,熟悉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教学目标,体温过高
2、的护理措施。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评估。体温的测量及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范围。,重难点,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重难点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概念,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生命体征概念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和测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和测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定义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评估护理措施,定义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评估护理措施,体温:(体核温度)身体
3、胸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皮温:(体壳温度)易受影响,较前者低,易测量。,体温定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9,体温:(体核温度)身体胸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体温定义护理学,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0,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0,(一)体温的形成,体温的产生由三大营养物质氧化产生。总能量:一半以上维持体温,其余存于ATP,利用后转化为热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1,(一)体温的形成体温的产生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体温,产热,散热,(二)产热与散热,物理方式,化学方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
4、察与护理,12,体温产热散热(二)产热与散热物理方式化学方式护理学基础:生命,产热过程,化学方式。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3,产热过程化学方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3,物理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散热过程,物理方式。散热过程,(三)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外周:皮肤、粘膜、腹腔内脏,包括温觉和冷觉。中枢:下丘脑等部位,包括冷敏、热敏神经元。,(三)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四)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四)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1.正 常 体 温 口温:37(36.2-37 97.2-98.6肛温:37.5(36.5-37.5
5、 97.7-99.5)腋温:36.7(36-36.7 96.8-98.1),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7,1.正 常 体 温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7,2.生理变化,(不超过0.5-1)昼夜变化:在24h周期性波动。年龄:基础代谢水平不同。新生儿。性别:女性高0.3。药物:麻醉药。其他:情绪、进食、环境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8,2.生理变化(不超过0.5-1)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二、体温评估体温过高体温过低,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9,二、体温评估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9,1.发热 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
6、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体温过高,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0,1.发热(一)体温过高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0,1)发热程度的判断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1,1)发热程度的判断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1,2)分 期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病人寒战、皮 肤苍白、干 燥、无汗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病人皮肤潮红、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快 退热期:散热产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2,2)分 期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3)热 型,稽留
7、热弛张热间歇热 不规则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3,3)热 型稽留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稽留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4,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4,弛 张 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5,弛 张 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5,间歇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6,间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6,不规则热,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7,不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7,4)伴随症状寒战 淋巴结肿大出血现象 肝、脾肿大结膜充血 单纯疱疹关节肿痛 意识障碍,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8、,28,4)伴随症状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8,2.体温过低体温低于35 常见于早产儿、全身衰竭的病人,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9,2.体温过低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9,2.体温过低,原因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受损、发育未成熟。生热减少: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甲低等。失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0,2.体温过低原因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0,2.体温过低,分度轻度:3235(89.695.0)中度:3032(86.089.6)重度:30(86.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 2325(73.477.0
9、),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1,2.体温过低分度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1,2.体温过低,症状: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2.体温过低症状:,测量体温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三 护理措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3,测量体温三 护理措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一)测量体温,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4,(一)测量体温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4,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5,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体温计种类
10、及构造,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6,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消毒液浸泡5min 冲净擦干 消毒液浸泡30min 冲净擦干备用体温计的检查法,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7,2、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护理学基础:生命体,3、体温测量,用物准备步骤:备物、解释。口温:舌下热窝。35分钟。腋温:腋窝深处夹紧。810分钟。肛温:轻插肛门3-4厘米。3分钟。擦净、读数、记录、消毒。,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8,3、体温测量用物准备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8,口温测量,护理学基础:生
11、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9,口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39,腋温测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0,腋温测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0,肛温测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1,肛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1,注意事项,检查、清点体温计,正确甩表;切忌放入热水。口温测量禁忌症。注意:进食吸烟后隔30分钟测量。腋温测量禁忌症。注意:擦干汗液,夹紧。,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2,注意事项检查、清点体温计,正确甩表;切忌放入热水。护理学基,注意事项,直肠测温禁忌症。注意:坐浴等待30分钟后测量。婴幼儿、重病人测温,守侯在旁。体温与病情不符,床旁检
12、测,对照复查。不慎咬碎体温计,及时处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3,注意事项直肠测温禁忌症。注意:坐浴等待30分钟后测量。护理,(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收集患者资料降温措施物理降温、化学降温、针灸降温。饮食调养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4,(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收集患者资料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促进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观察、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饮水量等。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5,(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促进舒适护理学基础
13、:生命体征的观察,(三)体温过低的护理,收集资料提高体温:保暖、热饮、环境温度。密切观察病情心理护理,(三)体温过低的护理收集资料,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7,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7,定义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脉搏评估护理措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8,定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8,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导致血管壁产生节律性的搏动。,定义,脉搏,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49,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导,在每个心动周期中,
14、由于心脏的舒缩,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脉搏的产生,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0,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舒缩,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1,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1,窦房结细胞兴奋冲动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压力动脉管壁扩张,心脏舒张动脉管壁回缩。这种动脉管壁随心脏的舒缩出现的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一)脉搏的形成:,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2,窦房结细胞兴奋冲动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
15、动脉,(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动,1.脉率:每分脉搏搏动次数。正常:60100次/分。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型、活动、药物等。,(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动1.脉率:每分脉搏搏动次数。,2.脉律:脉搏的节律性反映了左心室的收缩情况。均匀、间隔相等3.脉搏的强弱:每搏相同。与心搏量和脉压大小有关4.动脉壁的情况:柔软,光滑有弹性。,(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动,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4,2.脉律:脉搏的节律性反映了左心室的收缩情况。均匀、间隔相等,二、脉搏的评估,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5,二、脉搏的评估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5,1.心动过速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
16、过100次 2.心动过缓 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一)脉率异常,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6,1.心动过速(一)脉率异常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2.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之。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二)节律异常,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7,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1.洪脉: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2.丝脉: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
17、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弱而小。,(三)强弱异常,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8,1.洪脉: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3.交替脉:指一种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三)强弱异常,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9,3.交替脉:(三)强弱异常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5,(三)强弱异常,4.水冲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由于收缩压舒张压使脉压差增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0,(三)强弱异常4.水冲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三)强弱异常,5.重搏
18、脉 正常脉波在其下降期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波,但较第一波低,不能触及。某些病理情况下,此波增高可触及,称重搏脉。见于伤寒、肥厚型心肌病。,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1,(三)强弱异常5.重搏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1,(三)强弱异常,6.奇脉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2,(三)强弱异常6.奇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2,(四)动脉壁异常,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动脉迂曲或有结节,由于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所致。见于动脉硬化。,(四)动脉壁异常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动脉迂曲或有
19、结节,,三、护理措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4,三、护理措施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4,(一)测量部位,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5,(一)测量部位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5,(二)操作步骤,正常脉搏测30秒,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6,(二)操作步骤正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6,(二)操作步骤,脉搏短绌测一分钟,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7,(二)操作步骤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7,步骤:,核对、解释、询问、观察(安静)体位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按于挠动脉上(压力适中)计数(一般半分钟,异常1分钟,细
20、弱者测心尖搏动1分钟)记录。,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68,步骤:核对、解释、询问、观察(安静)体位以示指、中指、无,特殊仪器检测法,脉搏描记仪检测法血压、脉搏监护仪,特殊仪器检测法脉搏描记仪检测法,注意事项:,诊脉前病人安静,体位舒适。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脉搏混淆。为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如发现脉搏短绌,由两人同时测量,计时1分钟。,注意事项:诊脉前病人安静,体位舒适。,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1,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1,定义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血压评估护理措施,护理学基础:生
21、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2,定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2,血压 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定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3,血压定义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3,血压的形成,前提:血液充盈。心室肌收缩所做的功,一方面成为推动血液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是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侧压的能量来源。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有关。,血压的形成前提:血液充盈。心室肌收缩所做的功,一方面成为推动,(一)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动脉管壁的弹性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一、血压的生理变化,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5,(一)影响血压的因素一、血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基础 生命 体征 观察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1875.html